APP下载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优化分析

2021-10-18尹松鹃

新农民 2021年27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优化策略技术

尹松鹃

摘要:近年来,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逐年加大对林业工程建设力度,着力突出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将加速推进林业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优化创新作为林业工程的发展重点,强调及早恢复生态脆弱区域的系统功能与生态承载能力。在这一工程背景下,对林业种苗繁育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优化成为加快林业事业发展步伐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林业种苗繁育技术开展分析,提出种苗繁育技术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种苗繁育;技术;优化策略

1  林木种苗繁育技术

1.1  选种

在应用选种技术时,工作人员重点观察所选种子外观造型、饱满程度与颜色,筛除饱满程度不达标与颜色晦暗的种子。随后,采取TTC染色法抑或是剥胚法来判断种子活力。以TTC染色法为例,准备单面刀片、培养皿与恒温箱等设备工具,使用氧化还原色素来制备无色溶液,将所选种子在无色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凭借这类无色溶液在还原后形成红色三本甲腙物质的特性,观察种子在与染色液充分接触时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种子活力,在种子活力较差或无活力时,种胚不会发生明显的着色情况。最后,对种子年份和贮藏情况加以检查,重点观察是否存在种子失去油脂和失水问题,从中选择表现好的种子进行培育,以获取高质量林木种苗。

1.2  种子采集与加工

首先,为避免因技术选择不当而影响到种苗产量与生长状态,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合理选择采集技术与工具,确定母树的采种期。例如,针对七叶树、油桐、栎树等品种的林木种子,考虑到这类种子的粒径较大,不易被风吹散,工作人员可以在种子自然脱落后采集地面上的种子。而针对杨树、马尾树、榆树、落叶松等品种林木种子,由于其具有种粒小与易被风吹散的特征,则需要在种子脱落前由人工自母树植株上收集种子,或是采取钩镰、杆打、齿梳等方式采收种子。

其次,在种子加工环节,可选择采取湿藏法或是干藏法,其中,湿藏法是将种子在湿润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种子在保持较多水分条件下顺利发芽。而干藏法则是将种子在保持干燥状态的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此项技术主要用于加工处理成熟度较高以及水分过多的林木种子,根据种子成熟度与含水率来设定储藏时间,并预先做好仪器清理工作,避免因储藏时间不合理、仪器中进入未知化学成分致使林木种子出现氧化、发霉现象。

1.3  苗圃选择与整理

首先,在苗圃选择环节,做好工程现场考察工作,全面掌握各处预定苗圃的地质水文条件、交通条件与日照情况,从中选择具有良好日照条件且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为育苗场地,在苗圃中设置标准钢架大棚、遮阳网、防虫网、排水设施等配套设施,为林木幼苗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出现强降雨气候导致幼苗根部长期浸泡水中而出现腐烂现象等问题。

其次,做好苗圃整理工作,在棚内纵向排列多排育苗盘,保持育苗盘等同间隔距离,在苗床表面覆盖薄膜起到阻挡营养液下渗、保湿和预防种苗串根的作用,在育苗盘内填入处理后的基质,对苗床中的土块进行破碎处理,添加适量的巨力星激活生根分散剂等药剂来提高林木种苗移栽成活率,并在林木种苗生长期间定期向苗床喷洒营养液。

2  种苗繁育

2.1  嫁接技术

工作人员将所选用枝条剪截为适当长度与保留一定数量芽的长接穗,将接穗嫁接至砧木上,砧木为林木根段抑或是枝段,将二者固定连接,依托细胞增生作用,在一段时间后长接穗与砧木逐渐形成全新的植物体,由砧木作为植物体根系。对嫁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林木种苗的经济价值或是保持其优良性状,如全面增强林木种苗抗病能力、抗旱能力与抗寒能力,但需要根据林木种苗的品种来合理选择砧木,要求砧木与种苗保持较高亲和力,这也是控制林木种苗成活率的关键。

2.2  播种技术

与其他种苗繁育技术相比,播种技术的操作步骤较为简单,工作人员仅需将预先准备的林木种子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将种子清水洗净后播入苗床即可。同时,合理选择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点播与条播三种,撒播是在苗床中采取手工操作方式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土层中,点播是在苗床中预先挖设若干数量种植穴,在穴内播种林木种子并一同撒入除草剂,条播是将林木种子以特定行列播于苗床中,有着土地利用率高和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

3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的优化策略

3.1  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根据林木种苗繁育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传统技术体系中,并未对苗期管理工作加以充分重视,相关技术手段较少,致使林木种苗的繁育效果受到外部环境与技术要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重点优化林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中的苗期管理技术,具体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排水、追加施肥等方面。例如,在松土除草方面,预先将土层中分布的土块打碎,开展土壤中耕作业,改善土壤環境的透水性与透气性,并在林木幼苗播种和每年7月初分别开展苗床除草作业,可选择使用浓度为40%的除草醚作为除草剂,将一次除草与二次除草时的除草剂用量控制在1.5~2.0g/m2与1.2~2.0g/m2。而在灌溉排水方面,遵循“少量多次”的浇水原则,既要将苗床表面保持湿润状态,还需要预防苗床积水与种苗根系缺氧问题的出现。例如,在现场环境空气湿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考虑到水分蒸腾作用较小,可选择将灌水量缩减至一半,以保持苗木水分平衡。

3.2  合理选择育苗技术

考虑到不同林业工程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所选林木品种等要素存在差异性,致使扦插、嫁接等繁育技术在不同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不一致。因此,在制定种苗繁育技术方案时,需要预先开展育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选择最佳的育苗技术。

例如,在某林业工程中,林区立地条件较差,主要分布滩涂地块与盐碱侵蚀沟道,在方案中初步选定采取嫩枝扦插、嫁接与硬枝扦插三项育苗技术,为论证不同技术的苗木成活率及生长效果,分别选育紫叶稠李、紫叶矮樱、河北杨作为参试树种,对应开展嫩枝、嫁接与硬枝扦插试验。首先,预先在现场搭设日光温室与拱棚设施,同时采取营养钵与高床覆膜等多种繁育方式,将所选定半成品林木移植至营养钵和高床内。其次,在嫩枝扦插试验中将紫叶稠李枝条剪切至10cm左右,在顶芽部位预留2~3片叶片,将嫩枝预先在浓度为50%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60s起到消毒作用,使用ABT2生根粉对嫩枝加以激素处理。在嫁接试验中,预先使用地径值超过8mm山毛桃树来制作砧木,或是取杏树与山毛桃树枝干装入营养袋内,使用1年生枝条剪切制为保留2个芽与长度在5cm的长接穗,待生枝条剪截完毕后在低温环境中加以封蜡储藏,在预定时间选取劈接法完成嫁接育苗作业。在硬枝扦插试验中,使用1年生的河北杨枝条进行剪截处理形成基部马蹄形插枝,采取沙藏法,将插枝在低温环境中贮藏一个月,并在扦插前于适当浓度ABT2溶液中浸泡60s用以消毒,采取覆膜扦插法完成河北杨育苗作业。再次,根据试验结果来看,在嫩枝扦插试验中,使用浓度为200mg/kg的ABT2溶液浸泡后的紫叶稠李生根率高达92%,未经过激素处理时的生根率仅为48%。在嫁接育苗试验中,紫叶矮樱的成活率为84%,1年树龄紫叶矮樱的树高与新枝长均为40cm,地径为0.5cm,在盐碱地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硬枝扦插试验中,未经激素处理的河北杨扦插愈合率与成活率分别为62%与60%,将1年生枝条在200mg/kg浓度ABT2溶液中浸泡60s时,可以将愈合率与成活率提升至90%与87%。最终,根据试验结果,论证了三种育苗技术均具备可操作性,切实满足了林业工程的建设要求,为从中选择最优的育苗技术,工作人员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选择采取嫁接育苗方法来培育紫叶矮樱,其每公顷产值远超过河北杨与紫叶稠李。

3.3  种苗繁育优化方案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为选择最佳的种苗繁育优化技术,需要同时对拟定的种苗繁育优化方案开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比,选择综合评分最高的作为最终的种苗繁育技术方案。例如,在上述提及的嫩枝扦插、嫁接与硬枝扦插繁育试验项目中,根据试验结果得知,在采取嫁接法时的紫叶矮樱存活率与生长状态综合评比最佳,紫叶矮樱可以在嫁接完毕后的极短时间内恢复营养吸收能力,在嫁接当年生长出5~6个分枝,树枝生长高度超过1m,在多数林业工程中均取得显著的繁育效果。

同时,可选择应用嫁接技术体系中的枝接法或是芽接法。枝接法是在接穗下芽2.5cm处切削成斜面,在种苗皮厚处劈口,在劈口处插入接穗,与传统种苗繁育技术相比,有着伤口愈合速度快的优势,在使用山杏木作为砧木时,紫叶矮樱在枝接后的伤口愈合时间在13~20d不等,平均成活率超过95%,而在采取传统繁育技术时的伤口愈合时间过长,且成活率会受到移植、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影响,在特殊情况下苗木成活率仅保持在35%~65%。而在采取芽接法时,以中上段枝条为接穗,将其减去叶片浸泡于清水中,在芽上35mm处横切一道,于芽下1cm处朝上切削,挑开砧皮插入芽片叶柄,将接口绑紧即可。此项技术可以通过观察所接芽叶的色泽脱落情况来判断紫叶矮樱是否嫁接存活,及时开展补接作业,而在应用传统技术时,将会因无法判断嫁接情况而错过芽接最佳时期,在来年春季或夏季重新开展枝接与芽接作业。但是,芽接法的紫叶矮樱成活率稍低于枝接法,需要优先在林业工程中采取改进后的枝接法嫁接技术来繁育紫叶矮樱这一树种。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林业事业发展需求,为林业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因此,从业人员与主管部门既要加大对林业种苗繁育技术的关注度与应用力度,同时,还应正视技术应用期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局限性,采纳上述优化措施,持续提高林业种苗繁育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志芳.试析林业种苗繁育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2):2.

[2] 宋書平.林业种苗繁育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49.

[3] 杨平,梁全宝,刘云鹏,等,耐盐碱园林绿化树种繁育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4(12):27-28.

[4] 朱悦明.长白落叶松种苗繁育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9,449(8):87-87.

[5] 高敬泽.林木种苗繁育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9(16):61.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优化策略技术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