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同伴そ煌能力的提高策略

2021-10-18俞铃曹烽霞沈玉萍倪蓓君

科技风 2021年28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儿童

俞铃 曹烽霞 沈玉萍 倪蓓君

摘 要:3~6岁独生儿童与非独生儿童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同伴交往能力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提高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家长应为儿童创造交往机会,扩大儿童交往范围,也应针对儿童不同特点,适时进行重点引导;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提升自身交往意识与能力,也应适当提高对儿童生活自理与同伴交往的要求;家长需调整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同伴冲突,并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提升亲子交往质量,从而为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独生;非独生;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高策略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从儿童成长环境看,3岁之前以家庭为主,交往对象更多的是父母或祖辈。而3岁以后,大部分儿童进入幼儿园,到了一个拥有很多同龄伙伴的环境中,他们需学会同伴交往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然而,一方面,城市化的生活对儿童同伴交往的机会与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实行二胎政策,但独生子女儿童仍占很大比例。相关研究表明,3~6岁独生子女儿童在同伴交往的社交主动性、语言非语言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等方面都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儿童。[1]3~6岁儿童家长,尤其是独生儿童家长,应积极为儿童探索同伴交往途径,提高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为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

一、创造交往机会,扩大儿童交往范围

由于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3~6岁儿童普遍存在同伴交往机会不足、交往程度不深等现象。如果独生儿童家长不主动给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那么独生儿童的怕生、不主动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难以改善。家长应该为儿童寻求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儿童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并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巧,使同伴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一)鼓励家庭生育二孩

虽然拥有兄弟姐妹会分享头生子的很多物质和心理资源,但是从提高同伴交往能力的因素看,拥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更有利。首先,家中拥有兄弟姐妹能弥补同伴交往机会不足的现象,交往机会的增多使得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在适应弟弟或妹妹进入家庭的过程中,儿童得到很多成长的机会。年长的儿童学会逐渐脱离父母,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得到增强。在充当代理父母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学会照看和指挥年幼的儿童,能获得自信心、责任心和领导力,因此在同伴交往也显得更加主动。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会慢慢学会为他人考虑,学会分享、谦让、同情、友爱,这些都有助于去自我中心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其次,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与争辩能锻炼儿童的语言非语言交往能力。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弟弟妹妹通过观察哥哥姐姐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带来的后果来学习行为规范。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年长儿童的作用如同成人,年幼的儿童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排行靠后的儿童在很多交往技能方面都明显优于同龄独生子女。此外,相比于独生子女家长而言,非独生子女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相对不会过度担心和干涉孩子,对孩子的期望不会过高,不过度焦虑,这有利于亲子交往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的增加,进而促进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扩展儿童同伴交往场所

儿童同伴交往的场所除了幼儿园以外,通常还有小区的公共健身场所、游乐场、公园等。然而这些场所的同伴相对不固定,因此交往不会很深入。为了使得交往质量更高,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走亲访友,或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旅行,孩子和同伴相互邀请到家做客,帮孩子报个培训班、鼓励孩子参加比赛等。此外,家长可以利用好社区资源,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其他公共场所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让附近的家长带着孩子们来参加,可以由专业老师带领,也可以妈妈们轮流组织,聚拢社区儿童资源,让孩子在同伴互动中学习、交换经验,在言語中学会聆听,在交往中学会分享。

(三)扩展儿童同伴交往对象

家长在为儿童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同龄伙伴,年长的儿童对年幼的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会有显著的促进提高作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年长的儿童会作为年幼儿童的榜样,让年幼的儿童在观察、模仿中学到新的行为方式,也会让年幼的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得到认知方面的提高。而与年幼的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年长的儿童又能学会关心、分享、谦让以及领导、指挥等,增强他的责任意识与自信心。因此,家长可以扩大儿童的同伴交往对象,让儿童跟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玩耍,这能更快提高儿童的社交主动性、语言非语言能力,增加亲社会行为以及减少社交障碍。

二、针对儿童不同特点,适时进行重点引导

不同儿童有不同的气质、个性特点。内向、胆小、好静的儿童容易被同伴忽视,外向、冲动、易怒的儿童则容易被同伴拒绝。对于被忽视儿童与被拒绝儿童,家长更应该关注其同伴交往,使其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外向、情绪稳定,从而受到同伴的欢迎,同伴交往能力得以提升。

对于入园前的儿童,家长应有目的地带着儿童社交,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新环境,为后续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培养其独立性,让他们生活上自我服务,不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这样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欢迎,增强社交主动性。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不太容易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他们不愿分享,不懂轮流,攻击性行为可能相对较多。家长和教师若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同伴交往机会,则能让他们在交往中得到锻炼,学会技巧、学会移情,让他们尽早地去自我中心,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三、注重言传身教,提升家长的交往意识与能力

家长在与人交往中的言传身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和态度。家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越强,孩子得到的同伴交往机会和学习的机会就越多,越有利于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反之,就越不利于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提高青海牧区物理教学水平的思考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