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扬州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2021-10-18戴翔宇李小琴姚庆兵解晔张开月巫晶晶叶涛金武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用具扬州市公共场所

戴翔宇,李小琴,姚庆兵,解晔,张开月,巫晶晶,叶涛,金武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7)

公共场所是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购物的区域,因人群比较密集,人员流动性大,场所内设备、物品重复使用率高,健康人群与非健康人群混杂等原因,容易引起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已成为城市文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而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状况主要体现在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现通过对扬州市2019年部分公共场所的健康危害因素(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公共场所卫生基本现状,掌握重点和高风险公共场所主要健康危害因素,评估健康风险,为进一步完善扬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分别为宾馆(酒店)类场所36家、沐浴类场所16家、理发店类场所16家、美容店类场所16家、候车室类场所4家,共计88家,共采样1 630份。

1.2 监测项目

1.2.1 空气质量监测项目

物理项目:温度、湿度、噪声和风速;化学项目: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微生物项目:细菌总数。

1.2.2 公共用品用具监测项目

毛巾、浴衣、杯具、床单、理发工具和美容工具监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扶梯与扶手监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拖鞋监测项目为真菌总数。

1.3 监测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204.6—2013)[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 2—2014)[5]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 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 18204.4—2013)进行监测[6]。

1.4 评价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7]进行评价,监测项目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限值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Excel 202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监测结果概况

2019年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监测空气质量样本216份,184份为合格,合格率为84.26%。其中,沐浴类场所合格率最高,达到97.37%;美容店类场所合格率最低,为68.75%。5类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5)。监测公共用品用具样本1 414份,1 364份为合格,合格率为96.46%。其中,候车室类场所合格率最高,达到98.81%,理发店类场所最低,为85.00%。5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5)。

表1 2019年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2.2 不同项目类型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019年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在不同类型的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化学项目合格率最高,达到95.83%,物理项目合格率最低,为72.92%,3类不同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87,P<0.05)。

表2 2019年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3 不同类型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

2019年扬州市5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监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用品用具监测项目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为100%,细菌总数的合格率较低,为96.68%,而真菌的合格率最低,为93.75%。所有项目合格率均在90%以上,总体情况良好。

表3 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

各类不同公共用品用具监测结果中,床单合格率最高,为99.70%,扶梯与扶手合格率次之,为99.40%,拖鞋合格率最低,为91.67%。所有类型的公共用品用具的细菌总数合格率均未达到100%,除拖鞋为89.58%外,其余均在90%以上,总体情况良好。毛巾、浴衣以及美容工具大肠菌群不合格,所有类型的公共用品用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均达到100%,拖鞋的真菌总数不合格。

3 讨论和建议

3.1 讨论

2019年对扬州市88家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扬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与国内其他城市或地区报道的结果一致[8-10]。主要是因为扬州市自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继续巩固已有成果,制度化推进文明创建,强化“五小行业”(小理发店、小宾馆、小浴室等)督促指导,提高了扬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和管理水平。

2019年扬州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微生物项目与物理项目的合格率较低,影响了总体合格率。这2类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物理项目中温度、湿度以及风速指标不合格,可能引起空气中菌落总数不合格。微生物学理论表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相对湿度不合格既不利于汗液蒸发,更会提高呼吸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病率,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11]。因此应该重视改善公共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等微小气候以提高空气质量。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细菌总数可以反映公共用品被污染的程度以及作为其消毒清洗效果的评价标准。在本研究中,不同种类的公共用品用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总数超标现象,毛巾、浴衣和拖鞋甚至存在大肠菌群不合格的现象,这可能由于部分规模较小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更换频繁,因为职业培训不到位,导致卫生观念和意识缺乏,造成公共用品用具消毒不规范。

3.2 建议

针对本次公共场所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卫生健康意识。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业者进行有效的培训。(2)经营管理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落实消毒制度,确保“一客一换一消毒”,确保公共用品用具符合各项卫生标准。(3)加强卫生监管力度,强化卫生执法建设[12]。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应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制度,对已取得资质的公共场所继续加强监管,对发现有问题的责令整改或进行行政处罚,树立执法威信。(4)加强舆论监督,形成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2,13]。对于卫生状况不合格的场所,应联合新闻媒体等部门进行曝光,让消费者进行评判和选择,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

猜你喜欢

用具扬州市公共场所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暑假结束啦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男女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