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评价

2021-10-18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肾镜尿路弹道

郭 帅,黄 兴(通讯作者)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一种常见且高发性的疾病,其结石的具体发生部位在肾脏或输尿管,疾病进一步加重会对患者正常的泌尿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致使上尿路结石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依托医疗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逐渐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措施,为分析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20 年1 月—12 月收治的1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观察组(61 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0 例,年龄23 ~65 岁,平均(48.33±11.45)岁;结石部位:左、右分别有31、27 例。观察组中男性43 例,女性18 例,年龄21 ~69 岁,平均(50.41±11.06)岁;结石部位:左、右分别有33、2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完善包括心电图、腹部平片、泌尿系结石CT、血常规、尿常规、凝血组合等在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严格以检查结果为基准,借助X 线(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HF50-R20)和B 超(深圳市特维克科技有限公司,C3-7ED-N)进行双定位,后通过西门子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JC-ESWL-B-I)进行碎石。术前清洁并灌肠,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增加饮水量,若患者存在剧烈绞痛,给予双氯芬酸钠肛塞或肌注曲马多行止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起始能级从0.1 开始,逐级增加,肾结石最高增至1.0,输尿管结石最高增至1.5,冲击次数控制在2 000 ~2 500 次,直至有效击碎患者体内结石;术后遵医嘱进行抗感染、解痉、止血等常规治疗,复查血常规、腹部平片等评估效果。

观察组: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截石位膀胱镜下将F5 输尿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患侧输尿管,留置气囊尿管,将导尿管与输尿管导管借助胶带或薄膜固定在一起,防止输尿管导管脱出,输尿管导管连接注射器。患者改俯卧位,下腹部垫高,成功后通过超声仪扫描患者11 肋间或12 肋缘下肩胛角线,准确定位并观察结石具体情况后制定针对性的方案,选取目标肾盏。注射器推入生理盐水制造人工肾脏积水,B 超引导下用穿刺针(18G)对目标部位进行穿刺,直至尿液流出时表示穿刺成功。后将安全导丝放入作为引导,借助筋膜扩张器从F10 逐渐扩张至F18,带剥皮鞘扩张至F20 形成通道,后通过超声气压弹道系统进行碎石并利用高压灌注液冲出碎石。完毕后留置肾造瘘管、双J 管,常规复查时间持续到术后3 ~7d,复查无大块结石后可将肾造瘘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①术中、术后指标;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③术后1 d 和30 d 两组结石清除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且用χ2检验,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 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指标

观察组(n=61):碎石时间(50.68±5.19)min,住院时间(5.25±1.38)d,术中出血(40.16±15.24)mL,Hb 水平下降值(9.52±3.49)g/L;对照组(n=58)碎石时间为(48.25±6.98)min、住院时间0 d、术中出血0 mL、Hb 水平下降值为(3.91±3.08)g/L。数据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碎石时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及Hb 水平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1 d 和30 d 两组结石清除率

数据显示,行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术后1 d、30 d 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0.33%、85.25%,对照组为31.03%、4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1 d 和30 d 两组结石清除率[n(%)]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7%(P<0.05)。见表2。观察组1 例患者术中碎石冲入输尿管,形成小段石街,后自行排出;2 例患者术后发热,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 例患者术后血尿颜色较深,膀胱持续冲洗、药物止血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技术,因该术式具备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势,加之该技术属于非侵入操作,所以临床应用范围较广[3]。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较低,且患者术后复查时间加长,无形中会大幅增加后期治疗费用,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肾包膜下血肿等诸多不良反应,所以体外冲击碎石术远期疗效欠佳。

经皮肾镜取石术最早于1976 年被临床应用,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经皮通道越来越小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越来越轻,尤其是碎石、清石设备的改良,致使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更具优势,因此也就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术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4]。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整体包括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以及腔内碎石取石三步骤,其中该术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B 超引导下建立肾穿刺造瘘通道。本研究观察组中,仅有1 例患者严重血尿,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大出血及肾周血肿需动脉栓塞病例。5 例患者因结石多发及负荷较大,行双通道碎石。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Hb水平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d、30 d 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0.32%、85.24%,对照组为31.03%、48.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5%,对照组高达18.9%,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观察组患者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结石,效果直观、清石率高,随之而来住院时间、术中出血、Hb 水平下降值稍高,但未产生严重影响。对照组体外震波碎石,可门诊完成,损伤较小,出血少,但是需自行排石,受结石硬度、输尿管条件、积水程度等限制,清石率相对较低。观察组因通道较粗,绝大部分碎石均可借助高压灌注冲出,结石残留及形成石街可能性较小,而由于开放的通道限制了其腔内压力上升,侧面降低了其严重感染的风险。而对照组在结石负荷相对较大的患者中,石街形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结石梗阻,肾盂压力增高,细菌通过震波碎石带来的黏膜血管损伤入血,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5]。其中对照组1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肾包膜下血肿,我们分析可能由于结石急性梗阻引起肾包膜张力增加,焦点移位情况下常规的震波碎石能级对其来说强度太大,导致了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这些都证实了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价值。

因此,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高效方法,其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猜你喜欢

肾镜尿路弹道
弹道——打胜仗的奥秘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血清NGAL水平的影响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空投航行体入水弹道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MF-1飞行试验弹道差异分析及弹道重建研究
一维弹道修正弹无线通信系统研制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