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 与MRI诊断临床效果

2021-10-18陈文洁蒋晶晶黄清海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半月板软骨影像学

陈文洁,蒋晶晶,黄清海,陈 雷(通讯作者)

(厦门市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 福建 厦门 361100)

膝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软骨损伤是比较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类型,容易发生在剧烈运动后,会造成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永久性损伤,导致患者残疾,危害较大[1]。对于膝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在损伤刚刚发生的时候做出准确诊断,可以根据患者损伤的程度制定科保守治疗方案,有效缓解关节损伤的疾病症状,促进损伤改善,治愈的概率很高[2]。对于复杂、严重的关节损伤患者而言,做好早期诊断有助于准确评估损伤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改善预后[3]。目前,临床上针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以膝关节镜为“金标准”,其诊断准确性高,但是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在儿童以及老年患者、身体虚弱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CT、MRI 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综合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7 月—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5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CT 组与MRI 组,各25 例,CT 组患者接受CT 检查,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27 ~78 岁,平均(57.36±2.46)岁,膝半月板损伤14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11 例;MRI 组患者接受MRI 检查,其中男性16 例,女性9 例,年龄27 ~78 岁,平均(57.42±2.38)岁,膝半月板损伤13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检查后确诊;②患者对研究知情,且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和研究;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关节或骨骼损伤、骨折等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

损伤程度分期标准(以膝关节镜为准)[4]:①膝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内可见球状、点状信号影,未到达关节面、关节缘为Ⅰ期;可见线状、条状强信号,未到达关节缘为Ⅱ期;异常信号到达关节面为Ⅲ期。②膝关节软骨损伤:软骨出现肿胀并可自行消除为Ⅰ期;软骨表面粗糙、存在囊状样变为Ⅱ期;软骨组织变薄但未到达钙化层为Ⅲ期;不见关节软骨信号为Ⅳ期。

1.2 方法

1.2.1 CT 组 本组患者接受CT 检查,使用美国GE64 排ligh Speed VCT 螺旋CT 诊断仪,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着重介绍CT 检查的流程、目的、作用,征得患者同意,嘱咐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开始后协助患者取舒服仰卧位,调节CT 诊断仪运行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210 mA,矩阵512×512,层厚5 mm,扫描范围包括股骨髁上至胫骨髁下,进行多角度连续扫描。检查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CT 医生分析讨论,得出统一诊断结论,如果出现意见分歧需邀请第三名医生加入,采取投票方式少数服从多数,给出最终诊断结论。

1.2.2 MRI 组 本组采用MRI 检查,检查前准备工作和宣教工作同CT 组。使用联影UMR770 3.0T 超导MRI系统对患者进行全面扫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向外旋转15°,应用表面接收线圈进行扫描。分别进行矢状面、斜矢状面等扫描,其中矢状面扫描参数:TR 25 ms,TE 8.3 ms,FA 40°,矩阵256×180,层厚4 mm。斜矢状面扫描参数:TR 2 900 ms,TE 118 ms,TI 90 ms,FA 180°,矩阵256×200,层厚4 mm。然后进行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仔细观察损伤位置、严重程度等。检查结果讨论方式同CT 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观察影像学图像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

MRI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CT组(P<0.05);特异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n/m)]

2.2 损伤分期诊断

CT 组膝半月板损伤14 例,分期:Ⅰ期7 例、Ⅱ期5 例、Ⅲ期2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11 例,Ⅰ期5 例、Ⅱ期4 例、Ⅲ期2 例,CT 诊断准确19 例(76.00%)。MRI 组膝半月板损伤13 例,分期:Ⅰ期7 例、Ⅱ期4 例、Ⅲ期2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12 例,Ⅰ期6 例、Ⅱ期5 例、Ⅲ期1 例,MRI诊断准确25 例(100.00%)。MRI 组膝关节损伤分期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组的76.00%(χ2=6.818,P=0.009<0.05)。

2.3 影像学图像结果

两组影像学图像结果,CT 图像可见关节面骨质不规整,软骨下低密度骨损伤,见图1a。MRI PDWIFS 图像显示软骨毛糙变薄且信号不均匀,及软骨下骨骨髓水肿,见图1b。MRI PDWIFS 图像显示半月板后角未累及关节面的Ⅱ级信号,见图1c。MRI PDWIFS 图像显示半月板后角累及关节面的Ⅲ级信号,见图1d。

图1 影像学图像结果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构成,包括了半月板、软骨等组织结构,保证了关节正常活动与承重[5]。在剧烈运动或者受到外力撞击时,膝关节十分容易受到损伤,特别是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发生损伤的概率比较高[6]。做好早期诊断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影响患者膝关节损伤治疗,导致病情进展,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留下残疾[7]。膝关节镜是临床上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金标准”,可以直接对损伤部位的组织形态、损伤类型及程度进行观察,诊断准确率达到100%[8]。但是关节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在一些损伤不明确、老年患者的检查中具有应用局限性,创伤不易愈合,影响预后[9]。CT 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关节轮廓边缘不整齐,且在半月板损伤处可见低密度影,软骨组织存在肿胀、积液现象[10]。由于半月板是软骨薄层组织,与邻近组织密度相当,所以在发生细微损伤上难以通过CT 检查观察到,容易漏诊[11]。MRI 检查的分辨率更高,并且可以多方位成像,通过观察损伤部位的信号变化明确诊断,弥补了CT 在细微病变中诊断的缺陷,适用范围更广,诊断率更高[12]。

本研究中MRI 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诊断特异度与CT 组相当,说明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应用MRI 检查的价值高于CT,在损伤检出和诊断准确率方面均有优势。

综上所述,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应用MRI 诊断准确率高于应用CT,应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猜你喜欢

半月板软骨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