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的可行性研究
2021-10-18郑龙
郑 龙
(徐州仁慈医院功能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指屈肌腱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肢体外伤,具有部位浅表、结构细小的特点,在肌腱损伤以后大多患者会因为手指部位粘连,导致主动活动受限。采用金标准即核磁共振检查具有价格昂贵的缺点,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一般凭借自身临床经验以及症状进行手部肌腱粘连程度的判定,诊断结果不够精准,容易延误患者病情,对治疗效果具有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肌腱检查中采用超声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明确显现肌腱细微结构,充分显示肌腱断裂部位以及具体程度,因此将其认定为肌腱病变诊断的有效措施,这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1]。为此本文展开研究分析,判定超声诊断在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诊断中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指屈肌腱损伤后存在粘连现象的患者,共计71 例(126 指),其中男性患者39 例,女性32 例,年龄18 ~70 岁,年龄均值为(42.86±3.68)岁,患者受伤时间为2 h ~2 个月,平均受伤时间为(28.35±3.71)d。确保所有受检者在展开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图像诊断时由同一医生进行操作诊断,要求操作医生长期从事肌骨超声工作,临床经验充足,以期降低超声诊断期间存在的误诊率。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型号:百盛class_C;三星XW80A),探头为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调整为5 MHz ~12 MHz,对患者损伤后的手指背侧、腹侧展开超声检查,要求患者将患指伸直,沿着肌腱走向展开横、纵多方面扫查,叮嘱患者展开肌肉舒缩训练,以便于展开动态检查,明确肌腱活动状态,和健侧位置的肌腱部位形成对比。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应用超声检查,先使用灰阶超声,将其调整为合适深度,确保患者检查期间指屈肌腱位于图像中央位置处,以便于充分显示纤维层状分布的束带样呈现为高回声,然后调整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检查期间从多方面探查创面,探查患者肌腱断裂情况以及损伤程度,同时明确周围软组织的具体损伤情况,同样展开多角度探查,确保检查期间所得图像清晰,吻合术结束以后在超声引导下指导患者保持手指和腕部屈曲,全面观察肌腱的活动情况以及局部血液运行状态。
需要借助于水囊衬垫作为延迟系统,以期获取浅表位置的肌腱满意图像,促使肌腱处于探头的最佳位置处。
1.2.2 传统肌力评价标准 应用TAM 即手部肌腱修复后活动度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表示为各个关节曲度、关节伸直受限度差值,评价标准:关节伸直计为0°,过伸部分不计。如患者活动范围正常记作优;如患侧主动活动度表现为大于健侧的75%将其记作良好,如果患侧主动活动度小于健侧位置的50%将其记作差;尚可则表示为患者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位置的50%[2]。
1.2.3 超声检查评价标准 将患处充分暴露,沿着肌腱展开多切面扫查,明确断裂肌腱在康复期间声像图的变化情况,同时和健侧对应部位的肌腱展开对比。在肌腱粘连时明确记录粘连的范围、部位,根据粘连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吻合处可见回声、厚度和正常肌腱接近、组织分层清晰、运动状态和正常肌腱相接近,在运动后存在轻度黏滞)、中度(吻合处回声接近正常、周围包绕乱回声,肌腱增厚、黏滞明显、滑动度受限)以及重度(厚度增加明显、组织分界不清楚、滑动距离较短、粘连严重时会在原地做变形运动)[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s),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表示为率(%),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P<0.05 即研究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
此次研究所纳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探查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检查准确率为100%。其中肌腱完全断裂以及不完全断裂的患者分别为22 例(41 指)、49 例(85 指)。
2.2 肌腱粘连程度分析
在患者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进行肌腱粘连程度的评价,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 不同治疗阶段传统肌力评估结果 单位:例
表2 不同治疗阶段超声诊断评估结果 单位:例
3 讨论
肌腱是肌肉组织的延续部分,主要组成成分为粗大、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相较于脂肪、肌肉类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密度,且声阻抗值、声速比较高。在肌腱断裂以后一般会采用手术缝合,将受损或者断裂的肌腱采用针线进行缝合,但是缝合后的肌腱并没有生长连接,即便采用手术治疗后缝合肌腱组织,关节弯曲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指屈肌腱损伤可以划分为部分撕裂、完全撕裂、急性肌腱炎、慢性肌腱炎以及陈旧性肌腱撕裂。以往手部肌腱损伤评估时以临床症状、经验以及体格检查为依据[4]。肌腱闭合性、开放性损伤在临床实践中比较常见,一般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对损伤程度、肌腱损伤部位进行判定,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对患者后续治疗效果以及预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已有临床经验证实超声图像变化能够充分反应肌腱吻合修复期间的组织学改变情况。
此次研究充分证实,在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评估时采用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比不同治疗阶段内超声诊断以及传统肌力的评估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高频超声应用在肌肉软组织检查之前可以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对肌腱断裂作为有效判定,判定内容仅仅涉及到活动受限、疼痛以及肿胀,采用核磁共振诊断措施能够明确肌腱病变情况,但是应用期间价格相对比较昂贵,且只能采用静态检查的方式,在应用期间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证,为此其临床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软组织损伤中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在肌腱粘连部位判断时采用超声技术取得了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数据,能够有效弥补在手外专科评估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5]。首先,在肌腱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的主要价值在于明确诊断,能够充分显示肌腱断端以及断端之间的瘢痕形成情况和血肿状态。特别是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评估中可以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评估肌腱粘连、皮下组织以及皮肤瘢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更好地完善康复评估。此外在肌腱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在床旁实施,有利于展开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6]。关于指屈肌腱超声诊断的相关内容研究时间较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频探头的临床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其临床应用优势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反复检查的优势,能够辨别软组织病变形式,通过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方式能够呈现患者具体肌腱状态,展开舒缩训练时肌腱、皮肤组织以及皮下组织均呈现为相对运,对鉴别受损肌腱和正常肌腱具有重要意义。高频超声诊断具有动态观察、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操作以及费用较低的优势,能够明确肌腱撕裂程度,对肌腱损伤后的随访具有突出优势,在手术前落实超声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肌腱断裂情况以及断端所在位置,为闭合性肌腱损伤提供诊断依据的同时也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患者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措施也具有差异,在术后展开超声检查能够动态观察肌腱愈合情况,为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指导其展开功能锻炼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总之,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方式能够有效鉴别患者肌腱损伤情况以及采取手术治疗后的具体情况,能够准确定位肌腱断端位置以及受损肌腱纤维细胞的具体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在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评估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诊断准确性比较高,能够动态观察肌腱运动状态以及粘连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