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工程思想视角下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的路径

2021-10-17王超蒋芹琴李超

民族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产融合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王超 蒋芹琴 李超

[摘要]农村三产融合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研究基于对贵州花溪区批林村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批林村对三产融合进行探索的电农融合、工农融合和文旅融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具体包括发展资金较为匮乏,基础设施难以建设;技术渗透能力不强,新型产业难以发展;村落建设人才短缺,项目规划难以推进;三产融合程度较浅,产业增值难以实现;利益联结机制欠缺,农民利益难以保障等。针对批林村现实存在的典型问题,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研究为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构建出以下发展路径:一是完善系统顶层设计,统筹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二是精准定位发展要素,抓住三产融合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布局结构关系,优化三产融合整体功能;四是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实现三产融合系统升级;五是加强后续保障机制,促进三产融合稳步运营。

[关键词]系统工程思想;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6-0027-11

基金项目: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十四五时期贵州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GZZD18)、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贵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研究”(2021Z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超(1986-),男,汉族,重庆南岸人,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旅游反贫困;蒋芹琴(1996-),女,汉族,重庆丰都人,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旅游减贫;李超(1987-),男,汉族,山东淄博人,贵州财经大学教师,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与反贫困。贵州贵阳 550025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称“农村三产融合”)的战略要求以来,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要求作出了明确指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农村三产融合是一个由一二三产业及其结构关系组成的系统,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必须清晰认识到各系统要素及其结构关系,促进各系统要素协调发展,才能使系统功能实现“1+1>2”的效果。第一个将系统(System)作为重要科学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冯·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 L.)指出,系统是相互作用着的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组织管理的技术,即组织管理某个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3]。系统工程思想是根据系统所具有的结构性、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四大特点,强调通过科学的系统分析,调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整体功能最大化的一种宏观的战略规划思想[4]。因此,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理念与国外的“六次产业”发展方式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辰(1996)提出了“六次产业”的概念,即: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渗透,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六次产业”则为一二三产业的乘积效应[5]。这不仅体现了各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强调了农业作为一次产业的基础作用。在此基础上,韩国、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也开始对“六次产业”的理论机制、发展模式、支持政策等进行了研究,例如Chaniotakis I. E. (2017)通过对农村“六次产业”功能的研究,指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贫困,还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6]。Namil K.和Hyeokseong L.等(2015)通过对农村各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水平多元化、垂直多元化和工商一体化的“六次产业”发展模式 [7]。Donaubauer J.和Meyer B.等(2016)指出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投资环境将直接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效益,因此政府應加大对改善农村相关领域的财政投入[8]。此外,Enkel E.和Gassmann O.(2010)[9],Knutson R.D. 和Cropp R.A.等(2013)[10]也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而我国国内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在中国知网以“三产融合”为关键词进行期刊论文的检索,发现相关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2015~2020年,并呈逐年递增的状态和趋势,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农村三产融合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农村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之间通过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肖卫东、杜志雄,2019)[11],其通过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各产业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范围的扩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赵霞、韩一军等,2017)[12]。农村三产融合的本质特征是交易成本内部化(李治、王东阳,2017)[13],是以农业为依托,建立服务于“三农”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姜晶、崔雁冰,2018)[14]。通过对农村三产融合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农村三产融合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在50%以上(李云新等,2017)[15],且三产融合程度越高,农民增收效应越明显(王丽纳、李玉山,2019)[16]。

二是关于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现实问题的相关研究。当前,我国农村的三产融合模式主要包括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王乐君、寇广增,2017)[17],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姜涛,2019)[18]、农业功能拓展型(熊爱华、张涵,2019)[19]、农旅一体化带动型(王睦欣、庞德良,2019)[20]、电商平台助推型(欧阳胜,2017)[21]等,从多个方面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我国农村在推进三产融合的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例如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环境滞后(程莉,2019)[22],农业功能开发不足、要素支撑能力较弱(姜天龙、舒坤良,2020)[23],农村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欠缺、风险利益匹配的联结机制不健全(黄庆华、李亚美等,2020)[24]等,导致许多农村的产业融合难以形成支柱产业,无法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程序、朱万斌,2020)[25]。

三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三产融合机制和融合路徑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多维度的价值趋同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在于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出路在于三产融合发展(孔祥利、夏金梅,2019)[26]。农村三产融合机制需要在发展理念、空间布局、发展途径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陈学云、程长明,2018)[27],加强公共领域的政策支持,从不同学科、不同尺度出发,协调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的共同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陈秧分、王国刚,2020)[28]。在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路径方面,要通过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吕岩威、刘洋,2017)[29],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李乾、芦千文等,2018)[30],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刘国斌、李博,2019)[31],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刘永焕,2020)[32]等,从而提升产业融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对国外和国内关于农村三产融合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国外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较早,主要围绕“六次产业”的发展理论对各个国家的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而国内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农村三产融合的概念内涵、效益评价、发展模式、现实问题等方面。总体而言,国外和国内当前的研究成果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缺口,主要包括:一方面,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三产融合理论层面,而对于实践过程中具体应该如何推进相关的案例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探索农村三产融合的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工程思想视角出发,基于贵州花溪区批林村的案例分析,构建三产融合振兴乡村的系统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奠定理论基础。

二、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的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选择

研究案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乡西南部的批林村,由批摆寨和林道寨合并而成,是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批林村行政区面积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和6个自然寨,有265户居民,合计1370人(截止2020年7月30日)。批林村山体自然风貌保护良好,有着优质的水质条件和空气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村耕地面积715亩,林地2145亩,秧田面积17.5公顷,森林覆盖率较高。村内民族构成为苗族和汉族,其中苗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0%,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批林村作为保存较完好的传统村落,如今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模式,村民的生计模式以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内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村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案例地选取的具体依据为:一是批林村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在中国西部山地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村落本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交通条件的不便,导致村内大量村民为了维持生计外出打工,村内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二是批林村具备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性,即:虽然有三产融合发展的项目规划,但由于各方面发展条件不足,导致实施进度缓慢,发展效率低下,这也是当前很多民族村落在三产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三是批林村距离研究者所在地贵阳市花溪区地理位置较近,交通便捷且研究资料可获取性较高。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取的方法为田野调查法,研究团队于2020年7月23~31日深入案例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首先,研究团队深入案例地,对批林村村落的整体风貌、自然环境、居民生活、村落产业、传统习俗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对案例地产生了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进一步的访谈奠定了基础。其次,研究团队对批林村的部分乡政府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和普通村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批林村的发展条件、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影响和效益、村民对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的态度和建议等,合计访谈50人,单次访谈时间为30-40分钟,从而得到了50份用于研究的主要分析资料,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三、批林村三产融合发展振兴村落的项目探索

批林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指导思想,在《批林村2015-2025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战略,尝试以三产融合推动村内产业经济的发展。根据规划,批林村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打造高坡乡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和“苗族文化旅游村”,以农业为依托,通过发展电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等产业融合项目,从而推动批林村产业兴旺和村民增收。通过对批林村三产融合发展规划的分析和对批林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批林村三产融合振兴村落的项目发展情况如下:

(一)电农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电农融合是批林村针对其特色农产品销售提出的一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优化农产品质量、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等,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服务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打破外界市场的壁垒,促进批林村生态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根据规划,批林村的电农融合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规范农产品生产环节。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通过深入考察,确定了批林村主要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为红米、小茨菇和柿子。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各村民小组系统学习关于生态农产品种植的理念和技术,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红米、小茨菇和柿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指导,采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规范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和操作流程,种植出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产品。其次,完善农产品销售环节。在批林村村两委的带领下,批林村成立了“批林电商服务站”,专门为村内生产的红米、小茨菇和柿子等农产品提供销售平台,通过与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等多个互联网平台合作,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同时,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批林村还成立专门的送货团队,为花溪区内的顾客提供快捷的送货服务。最后,拓展农事体验环节。农事体验环节主要是通过举办一些以农事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以电商平台为渠道,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批林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或收获过程,从而提升批林村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农事体验环节不仅可以为村民销售农产品创造市场机会,还可以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为批林村产品做出宣传和推广,对于打造批林村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自从我们村成立了电商服务站,我们的種植的农产品就能够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卖给顾客了,我们只需要把农产品送到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做好登记,然后等着收钱就可以了,电商服务站专门有人负责接网上的订单和发货,我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要自己把产品运到镇上去卖,还担心东西卖不出去的问题了”。(村民LKF)

“我们村做的最好的农事体验活动是柿子采摘活动,我们这里的柿子香甜可口,又好看又好吃,每年都很受游客欢迎,游客来品尝了都会买几斤回去,有些游客还会顺便买一些其他的农产品,比如红米、小茨菇这些的,因为比较有特色。来的人越多,我们卖出去的东西就越多,还是能挣不少钱呢。不过唯一不好的就是很多游客素质不高,柿子果皮乱扔,给我们村里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村民LYX)

通过对批林村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访谈,发现当前批林村的电农融合产业发展项目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规划中的发展措施大部分已经顺利实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例如,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环节还存在欠缺、产品营销推广渠道还有待扩展、农事体验活动形式还有待丰富等。但总体而言,批林村电农融合产业发展项目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且未来发展态势良好。

(二)工农融合:打造农村加工产业

“工农融合”是指加工制造业与农业的融合,是批林村为了实现一、二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中的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基础,通过在村内建立产品加工基地,对种植的农作物和养殖的畜牧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供给,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从而双渠道保障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批林村的工农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充分利用村内良好的耕地条件和林地条件,发展以红米、小茨菇为主的种植业和以草地鸡、黑毛猪为主的养殖业,坚持严格的生态种植过程和养殖过程,以畜牧化肥促进农作物生长,以天然农作物喂养畜牧,从而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融合、循环发展,为市场提供真正的绿色食品。其次,成立批林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种养殖技术、防疫抗灾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相关服务,对种植和养殖过程进行监督以保障产品质量,并对种植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利益矛盾等进行调节,促进种养殖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绿色化发展。最后,与相关企业合作,在村内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供给,支持村民以土地、技术、资源等形式入股,优先聘用本地村民,从而促进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民就业和实现农民增收。

之前村里种养殖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村委鼓励我们发展养猪产业,大部分村民都参加了合作社,养殖黑毛猪,刚开始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发展得挺好的,但是后来由于出现了猪瘟,好多猪的染病死了,村里既没有兽医,也不懂防控方法,最后养殖的猪都只能低价出售,没能赚到钱。(村民WLX)

我们村现在有产品,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但是规划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还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缺乏资金,没有资金,厂房、设备、技术这些都没办法解决,之前我们也找过几家企业,请他们投资或者来村里建设加工基地,但是后来因为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分歧,合作就没谈得拢。所以现在这个项目就没管了,种养殖合作社也关了。(村干部LZZ)

通过对批林村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访谈,发现当前批林村的工农融合产业发展项目正在逐渐走向衰败。过去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领发展起来的养猪项目,由于各种阻碍因素如今已不再继续发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计划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也尚未建成。可见,批林村要发展工农融合项目,实现打造农村加工产业的目标,必须加快完善各方面发展条件,找准产业融合难以推进的问题关键,从而有效推动工农融合项目规划的实施。

(三)文旅融合:开发农村服务产业

文旅融合是苗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批林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农村服务产业而提出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批林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包括传统建筑、古树、古井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射背牌、杀牛祭祖、芦笙制作、银饰加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形成了批林村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为批林村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规划,批林村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打造节日庆典参与旅游。批林村是高坡苗族的典型聚居地,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包括苗年、“四月八”、吃新节、赶秋节等。因此,规划指出,批林村可以基于其丰富的苗族节庆活动,发展民族节庆旅游,以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与和旅游,让游客感受苗族节日的欢乐,品尝高坡苗族的传统美食,从而促进批林村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打造传统技艺研学旅游。批林村的芦笙制作技艺和银饰加工技艺均已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根据规划,批林村计划对芦笙制作和银饰加工两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批林村苗族传统工艺展览馆,用于陈列村内自制的芦笙工艺品和银饰工艺品,供外来游客参观和游览。二是开设芦笙制作教学班和银饰制作教学班,为游客提供体验和教学服务。三是打造优质的传统工艺旅游商品,将银饰和芦笙进行创意加工,融入地方元素,形成地方特色。最后,打造传统仪式体验旅游。批林村的传统仪式除了出生、婚嫁、丧葬等人生仪式外,还包括射背牌、敲牛祭祖等独特的村落仪式。为在旅游发展中凸显批林村地方文化特色,规划提出了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在村内培育一批地方导游,向外地游客讲解原始真实的当地传统仪式及习俗。二是在村内建立小型电影院,将传统仪式的举行过程拍摄成微电影,为游客提供真实记录的观影服务。三是让游客切身参与,对于苗族婚礼、射背牌和敲牛祭祖等活动,在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允许游客作为客人亲身参与仪式过程。

“传统工艺展览馆之前是准备要建的,但是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开工。芦笙教学班倒是有一个,由LCG负责教学,他每周会去村里的‘儿童服务站免费教孩子们吹芦笙,但不是教制作。传统工艺旅游商品也还没有发展起来,因为现在来的游客太少了,就算开起来了生意也不好”。(村干部WRT)

“我们村现在没有导游,也没有小型电影院,旅游这方面发展比较滞后,平时没有什么外地游客过来,只有每年射背牌、敲牛祭祖或者举行重大节日庆典的时候,有零星几个游客会赶过来观看”。(村民WDZ)

通过对批林村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访谈,发现当前批林村的文旅融合项目还处于停滞状态,各种旅游发展规划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未建立,旅游产品未开发,旅游人才未培养,旅游资源未宣传等,总体而言,批林村对文旅融合项目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规划阶段。可见,批林村要实现文旅融合,开发农村服务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批林村三产融合发展振兴村落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批林村的三产融合规划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发现批林村虽然有良好的三产融合发展规划,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阻碍,导致批林村三产融合项目发展进程缓慢、效率不足,其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资金较为匮乏,基础设施难以建设

资金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水平有限,融资渠道单一等原因,导致其发展资金较为匮乏,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依赖于资金的支持,是发展农村产业的基础。如今的批林村虽然在生活条件方面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基础设施依然处于匮乏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设施的落后。据调查,批林村大部分公共场所和村民家还没有安装宽带等互联网设施,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匮乏。用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游客中心、公共厕所、娱乐设施、交通道路等都还未开始修建。三是基础设施维修不到位。研究团队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批林村有很多基础设施已经老化或损坏已久,但一直没有对其进行维修,例如路灯、篮球场等。

(二)村落建设人才短缺,项目规划难以推进

人才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必要条件。由于批林村缺乏就业机会,大量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导致批林村空心化较为严重,留在村内的村民大多为老人和小孩,村落建设人才极为匮乏,项目规划难以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引领型人才。留在批林村内的村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发展思想保守,同时缺乏产业发展经验,为规避风险,不敢轻易发展新型产业。二是缺乏技术服务型人才。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包括生态种植技术人才、生态养殖技术人才、电商运营技术人才、加工制作技术人才和营销推广技术人才等。三是缺乏管理协调型人才。农村管理协调型人才对于促进政府政策落实,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农村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批林村三产融合项目规划之所以难以推进,一部分原因正是在于管理协调型人才的不足。

(三)技术渗透能力不强,新型产业难以发展

技术融合是农村三产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融合一般要经历技术的融合,产品与业务的融合,市场融合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融合的发生源于技术的进步和革新。而批林村在对农村三产融合的项目探索中,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农业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贵阳作为大数据发展城市,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已经做出了良好的成绩,而批林村在三产融合项目规划中忽略了对大数据的应用。二是未能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机械种养、温室暖棚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与更多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催生产业融合新业态。三是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技术。当前,快手、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已经成为产品推广和创造新产业的重要渠道,而批林村的生态农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等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产业,未能利用这些营销手段对其进行推广。

(四)三产融合程度较浅,产业增值难以实现

农村三产融合程度的深浅是决定融合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批林村三产融合探索项目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三产融合程度较浅,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融合价值链不完善。批林村的产业融合项目主要是一二产业或一三产业的融合,缺乏一二三产业的完整融合,且二、三产业的交叉渗透程度较低。二是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单一。批林村的产业发展中,没有龙头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仅仅靠村两委的带动和农户自身的发展无法促进三产融合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农业功能开发不足。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农产品的功能,还具有观光、休闲、教育、科研、康养等多种功能,然而目前批林村在发展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对农业功能的利用较为单一,仅仅实现了农业的生产功能,对农业的其他功能利用较少。

(五)利益联结机制欠缺,农民利益难以保障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批林村在推动工农融合和文旅融合实施过程中,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并不十分高,其原因之一便是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民看不到利益的可获得性,且由于产业项目发展存在亏损风险,所以农民对其的投入也较为保守。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参与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等,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程度将直接影响三产融合的效率,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积极性,实现经济成果的共建共享。

五、系统工程思想视角下三产融合振兴村落的路径构建

针对批林村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综合考虑各系统要素的功能和价值,科学布局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构建出以下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的发展路径,如图4所示。

(一)完善系统顶层设计,统筹三产融合发展思路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有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顶层设计应从系统整体的效益出发,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通過科学的发展思路统筹三产融合系统,促进系统的有序运转,使整个系统实现“1+1>2”的效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传统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功能多样、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形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农村产业格局。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科学选择村落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沟通对接,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精准选择主导产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彰显优势、凸显特色,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打造高质量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制定三产融合规划。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项目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三产融合之前,应对当地的资源条件、市场环境等要素进行考察和评估,并对预发展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划,提高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效率。

(二)精准定位发展要素,抓住三产融合关键环节

要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必须精准定位系统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作用,实现各要素功能和价值的最大化。在农村三产融合的系统发展中,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制度、环境等方面,只有精准定位这些要素,才能抓住三产融合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使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向农村三产融合领域转移。二是留住乡土人才。实施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的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加大返乡创业宣传、建立返乡创业园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优化返乡创业服务、落实财政优惠政策等,形成农村人员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三是引入先进技术。加大农业技术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入先进的节水灌溉、机械种养、温室暖棚、生态养殖等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产业融合科技水平。四是完善产业制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的原则,建立农民与企业互利共赢的产业融合制度,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带动和项目引导,建立科学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式。五是保护村落环境。不仅要保护村落的生态环境,还要保护村落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在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决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合理布局结构关系,优化三产融合整体功能

系统工程思想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强调通过优化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关系,来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农村三产融合的系统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各参与主体能否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协同合作,关系着产业融合的成效。因此,应合理布局以下五类参与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一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村两委”是党和政府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干部队伍质量,深入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做好产业发展带头人,切实为人民服务。二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要建立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合作社重组要素资源、拓展经营范围、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农村三产有机融合。三是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驻村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在农村三产融合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资源等优势,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带动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四是加强落实行业协会监督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的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提供咨询、管理等服务,对农村三产融合项目中的产品质量、企业信用等进行评估和监督,加强对农村市场不良竞争关系的管理,保护各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五是积极发挥产业联盟推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所等成立产业联盟,使各方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品牌营销、人才供给等方面实现信息互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在农村三产融合中形成强大的推动合力。

(四)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实现三产融合系统升级

三产融合不是各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各产业要素的优化重组,实现三产融合的系统升级。创新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方式,应按照“横向扩张、纵向延伸、侧向拓展”的发展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各要素的协同发展和各主体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农村三产融合系统的优化升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扩张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三产横向融合。深入挖掘和开发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科研、养生等功能,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研学旅游、康养基地等,打破各产业之间的壁垒,塑造功能多样、优势突出的特色村落,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三产纵向融合。完善农产品技术研发、加工制造、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运作,通过订单生产、统购统销、股份合作等方式,将空间上分离的各产业紧密相连,促进资源、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三是培育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三产侧向拓展。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推动科技、艺术、文化、商务等要素融入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智慧农业、艺术农业、节庆农业、会展农业等,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和民族风俗等独特优势,打造集农事体验、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农村产业新业态。

(五)加强后续保障机制,促进三产融合稳步运营

后续保障机制是维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后续保障机制,确保各系统要素能够长效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系统的稳步运营。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交通、电力、水利、信息、通讯、物流等基础条件,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维修和养护机制,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其次,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角度出发,出台支持农村三产融合的优惠政策,提高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物流业、餐饮娱乐业等各行企业参与农村三产融合的积极性。最后,完善农村多渠道产业融合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价格信息公开、电子商务教学和優惠政策查询等服务。二是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首先,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其次,支持农民以土地、林地的经营权入股,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民共享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收益。最后,鼓励企业为农民提供生产性就业岗位以及技术培训、产品包装和品牌打造等服务,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互利共赢、包容互促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建立自然风险预案措施,通过高新科技增强农产品抗灾能力,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农业再保险、巨灾基金、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其次,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契约意识,制定农村产业发展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合同履约监督,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和恶意违约等不良行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市场监管,稳定产品价格,统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质量监督,确保产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

六、结束语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在农村找准产业融合点、培育融合支撑点、把握政策着力点、扎牢利益联结点,从而提升整个农村三产融合的系统功能,让三产融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将成为新时代农村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2-06(010).

[2][奥]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5-16.

[3]钱学森. 论系统工程[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6-28.

[4]康继鼎. 教育系统工程简明教程[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66-67.

[5]今村奈良辰.把六次产业的创造力作为21世纪农业产业[J].地域制作,1996(1):89.

[6]Chaniotakis I. E. Innovative Agri-Food Value Chain Financing in Greece[M].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12):31-35.

[7]Namil K, Hyeokseong L, Wonjoon K, Hyunjong L. Dynamic pattern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Evidence from a large amount of un-structured data[J].Research Policy,2015,44(09):67-72.

[8]Donaubauer J,Meyer B,Nun-nenkamp P.Aid,Infrastructure, and FDI:Assessing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with a New Index of Infrastructure [J].World Development,2016,78(02):56-62.

[9]Enkel E, Gassmann O.Creative imitation:exploring the case of cross-industry innovation [J].R & D Management,2010,40(03):55-65.

[10]Knutson R.D, Cropp R.A.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Through  Cooperatives  and  Contract Integration[J].2013(08):103-136.

[11]肖衛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120-129.

[12]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4):49-57.

[13]李治,王东阳.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7(09):54-59.

[14]姜晶,崔雁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8(07):39-45.

[15]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37-44.

[16]王丽纳,李玉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分析[J].改革,2019(12):104-114.

[17]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6):82-88.

[18]姜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模式和对策[J].中州学刊,2019(10):46-52.

[19]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理论学刊,2019(01):72-79.

[20]王睦欣,庞德良.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及其推进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9(12):116-123.

[21]欧阳胜.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区的案例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7(10):156-161.

[22]程莉.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2):37-47.

[23]姜天龙,舒坤良.农村“三产融合”的模式、困境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2020(05):57-61.

[24]黄庆华,李亚美,潘欣欣.重庆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选择及多维效果评价[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2):10-19.

[25]程序,朱万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第二农业”[J].科技导报,2020,38(09):6-12.

[26]孔祥利,夏金梅.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02):10-18.

[27]陈学云,程长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91-100.

[28]陈秧分,王国刚.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脉络与政策思考[J].经济地理,2020,40(09):145-151.

[29]吕岩威,刘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30]李乾,芦千文,王玉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04):96-101.

[31]刘国斌,李博.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4):621-628.

[32]刘永焕.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108-110.

收稿日期:2021-04-05责任编辑:杨新宇

猜你喜欢

三产融合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