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晋国博物馆藏青铜器介绍
2021-10-17胡春良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夏县 044402)
天马-曲村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晋文化遗存,也是三晋文化源头的珍贵文化遗存,位于曲沃、翼城两县境内,是西周时期晋国的早期晋侯墓地。年代为距今2800~3000 年。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遗址总面积约10 平方公里,目前已发掘面积达2 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已发现9 组19 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陪葬墓4 座、祭祀坑数十座,并探明车马坑5 座。出土有华丽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等随葬品,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万余件。晋国博物馆就是依托“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
本文选取部分馆藏青铜器予以介绍。
1 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1.1 晋侯墓M114 出土的青铜器
114 号墓,是侯燮父之墓,2000 年-2001 年发掘。晋侯燮(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燮(一作燮父),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子,唐叔虞死后,晋侯燮继任君位。晋侯燮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
晋国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青铜器晋侯“鸟尊”的复制品,如图1 所示。原文物藏于山西博物院,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2000 年出土,高39 厘米,长30.5 厘米,宽17.5 厘米。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咋向太宝尊彝”,说明是晋侯宗庙彞器。
图1 鸟尊(复制品)
1.2 晋侯墓M113 出土的青铜器
M113 号墓,即晋侯燮父夫人之墓,2000 年-2001 年发掘。作为君侯夫人之墓,出土的青铜器在数量上、形制种类上均非常可观,制作精美,如图2~图14 所示。其中猪尊是罕见的器形,作为礼器使用,猪体硕壮,神态平和,制作精美。覆盖与器腹有铭文“晋侯乍旅飤”。
图2 方鼎
图3 猪尊(复制品)
图4 鼎
图5 鼎
图6 簋
图7 簋(组合)
图8 提梁卣
图9 壶
图10 温鼎
图11 琮形器
图12 三足瓮
图13 觯
图14 提梁卣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温鼎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一件方鼎,器腹分为两层,下层有一扇可以翻启的小门,应该是最早的温鼎。西周早期以后,温鼎出土稍多,但扁足温鼎的器腹,一般是浅腹圜底的式样,晋侯墓M113出土的这件温鼎器腹较深是扁足温鼎中的一种新式样。1992 年晋侯墓地M13 号墓也出土了精美的温鼎,藏于山西博物院。
作为晋侯夫人墓,墓中出土了极具女性化的青铜琮形器,应该是根据玉琮的造型制作。
展出的文物均出土于2000 年。
1.3 晋侯墓M8 出土的青铜器
M8 号墓是第七代晋侯酥之墓。晋侯酥(见图15),公元前822 年-公元前812 年在位。晋侯酥鼎于1992 年出土,共5 件,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国博物馆。
图15 晋侯酥鼎
腹部两侧有附耳,并有小铜棍与口沿相接,三蹄足部明显,足根粗大,足内侧较平,腹内壁铸铭文三行13 字:“晋侯酥作;宝尊鼎其;万年永宝用。”是晋侯墓地中所出晋侯诸器铭文唯一与史书记载对应的人物,属厉王时器。
另外晋侯酥墓出土的兔尊和兔形尊,也是青铜器中罕见的器形,弥足珍贵。兔尊,西周时期,高22.2 厘米,长31.8 厘米。盛酒之用。尊造型独特,形象生动逼真,是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兔作爬伏状,前肢点地,后腿弯曲,犹如跳跃之前一瞬间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兔子胆怯而又机警的特点。兔身两侧饰圆形的火纹、四目相间的雷纹和勾连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另一种兔形尊,高13.8 厘米,长20.4 厘米,共两件,形制、纹饰均相同,唯一大一小。兔作爬行状,前肢点地,后腿弯曲,犹如跳跃前之一瞬间。兔腹中空,背上开有圆角长方形口,并覆以与兔身浑然一体的盖,盖上有扁圆形钮。兔身两侧依次饰圆形的火纹、四目相同的雷纹和勾连雷纹。
1.4 晋侯墓M31 出土的青铜器
M31 号墓是晋献侯夫人墓,献侯即晋侯酥。M31号墓出土的青铜器有鼎、盘、簋、壶等。均出土于1993 年。鼎和簋的组合均为列鼎、列簋礼制组合,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
图16 簋
图17 盉
图18 兔尊
图19 兔形尊
图20 盨
图21 壶
图22 盘
图23 鼎
1.5 晋侯墓M64 出土的青铜器
M64 号墓是晋国第八代国君晋穆侯的墓,其在位时间:公元前811 年-公元前785 年。该墓葬1993 年发掘。出土青铜器为西周时期。造型精巧,纹饰华丽。特别是其中青铜盘,龙耳、人足、虎流,非常生动,技艺高超。
1.6 晋侯墓M62 出土的青铜器
M62 号墓是晋穆侯夫人墓。1993 年发掘。晋国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有匜、盘、鼎、爵等器物。
1.7 晋侯墓M63 出土的青铜器
M63 号墓也是晋穆侯夫人的墓。1993 年发掘。特别是出土的龙耳人足方盒,高9.3 厘米,口长19.2厘米,口宽8.8 厘米。此器长方形、龙形四耳,顶部有两扇可启的小盖,其中一盖设卧虎形钮。周身满布纹饰,以4 个裸身跽坐背负手抬的人形为足,或以为鼎。反映了西周的等级制度。是西周时期女性用品的典型代表。最近在垣曲北白鹅墓地也出土了西周时期形似的化妆盒,反映了西周时期女性的生活和审美。
2 原藏于曲沃县博物馆的青铜器
晋国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有一部分是原藏于曲沃县博物馆的。时期多为西周和春秋。
图24 簋
图25 鼎
图26 壶
图27 盘
图28 鼎
图29 匜
图30 盘
图31 鼎
图32 爵
图33 鼎
图34 鼎
图35 簋
图36 簋
图37 龙耳人足方盒
图38 畓·春秋时期
图39 鼎·西周时期
图40 簋·西周时期
图41 盨·西周时期
图42 鼎·西周时期
图43 盘·春秋时期
图44 舟·春秋时期
图45 鬲·西周时期
图46 鼎·西周中期
图47 豆·春秋时期
图48 罐·战国早期
图49 虎形器座·战国早期
图50 鬲鼎·战国早期
3 曲沃县望绛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望绛墓地,位于曲沃县史村镇望绛村北200 米的浍河北岸二级台地上,东西400 米,南北400 米,分布面积约16 万平方米,是一处东周士大夫一级的大型墓葬。1998—1999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在墓地西部发掘,共发掘东周竖穴土圹墓葬38 座,马坑1 座,东汉砖室墓1 座,出土大量青铜、陶器、玉器等珍贵遗物。2004 年6 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国博物馆藏有三件望绛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其中虎形器座,狞厉威猛,纹饰精美,反映出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4 邦墓出土的青铜器
侯马上马墓地是中国古代“邦墓”的典型代表。墓地共发掘1 383 座墓,其年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根据墓葬的空间分布,上马墓地又可划分为六个大的群块;各大群块中又可按墓葬方向、随葬品情况以及小空隙等分成若干小墓群。有的小墓群中,又存在着若干个年代相当、性别相同或相异的并列墓。上马墓地存在着随葬青铜礼器墓和随葬陶器墓交错杂处的现象。晋国博物馆藏邦墓青铜器既有侯马上马邦墓出土的青铜器,也有曲沃曲村邦墓群出土的青铜器。曲沃和侯马均属于晋国文化的核心区,出土的青铜器在形制、纹饰、功能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
图51~图56 为侯马上马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图57~图59 为曲沃曲村出土的青铜器。
图51 匜·春秋·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1015 墓出土
图52 三足盘·春秋时期·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1004 墓出土
图53 壶·春秋时期·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5218 墓出土
图54 舟·春秋时期·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1026 墓出土
图55 鼎·春秋时期·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1284 墓出土
图56 盖豆·春秋时期·1973 年侯马上马墓地M1004墓出土
图57 簋·西周·1986 年曲沃县曲村邦墓区M6384 墓出土
图58 盘·西周·1986 年曲沃县曲村邦墓区M6384 墓出土
图59 畓·西周·1980 年曲沃县曲村邦墓区M6081 墓出土
5 其他青铜器
鈴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原由香港一个私人收藏家收藏,现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07 年被公诸于世,通高12 厘米,口径18 厘米,两耳之间宽21.6 厘米,显然并不大,装的饭刚好够一个人吃。该器的腹内有22 字铭文,文为:“鈴公作妻姚簋,遘于王令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五。”
“令某(人名)侯于某(地名)”是金文和简帛书中周天子册命诸侯的固定语,“侯”做动词。铭文大意为:鈴公为姚姓妻子做了一个簋,恰逢大王命令唐伯到晋地做诸侯,这是在大王二十八年时。五(族徽)。
原来这个簋,是丈夫专门为妻子做的一件“爱心碗”,看样子这个鈴公对妻子充满深深的感情。唐伯也即晋侯的臣子,大约是个侯,是晋国的大夫。
图60 鈴公簋(复制品)
6 结语
公元前1020 年前后,叔虞故,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自号晋君,于晋水入浍之处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县与翼城县接壤地带),这是晋国的起源;从公元前633 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 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 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 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王室,史称“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前后600 余年。晋国博物馆藏青铜器是晋国历史的物质反映,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