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离心铸管机改造及效果
2021-10-17黄新高苏柏林
黄新高,苏柏林,张 研
(河南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安阳 4 551333)
公司DN700-1 000 mm 离心机是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线的主要关键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为:将熔炼合格的铁水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成形、凝固而获得铸件。使用过程中发现:管模托轮轴承的滚珠和滚道磨损快,管模插口易振动;拔管钳拔管时摩擦力不够,钳块经常与铸管承口脱离;接管动作速度慢,生产节拍时间长;机身行走不稳,导致铸管管重误差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铸管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此经过多次分析与论证,围绕铸管管重控制,延长设备零件寿命,缩短生产节拍时间,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主题,对该机组的水冷离心铸管机托轮、拔管机、接管装置、机身行走液压系统等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通过1 年多的运行检验表明,改造效果显著,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及铸管产量和管重有了较大改善。
1 离心机技术改造项目
1.1 托轮改造
1.1.1 托轮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原托轮设计采用21320CC 调心滚子轴承,采用EMH8/H10 型机械密封,托轮安装于离心机的机身内支撑管模旋转,浸泡在压力0.3 MPa~0.35 MPa、温度25℃~60 ℃水中。使用过程中发现,原托轮结构设计不合理,轴承设计摆动偏差最大为1°,安装密封处摆动偏差为0.87 mm.机械密封要求密封安装位轴外径110 mm 时,安装机械密封的轮壳轴向窜动量≤0.3 mm,表明安装密封处摆动偏差>安装机械密封的轮壳轴向窜动量是造成托轮内腔及轴承处进水、轴承寿命短的直接原因,并且托轮易产生径跳,导致管模插口易振动,造成管子插口经常椭圆。据统计,托轮使用寿命达不到10 天。
1.1.2 托轮的改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原托轮结构的分析、论证,制定改进方法如下:原托轮密封改为JB2600-80 骨架密封,采用骨架密封+隔离油环+骨架密封相结方式,隔离油环与轴加油孔相连,并将加油孔通过油管接到机身外侧;增设托轮自动加油脂泵组,采用PLC 控制加油间隔时间及重量;托轮轴承固定套外表面采用镀硬铬,加工糙度为Ra0.8,固定套的外径与骨架密封配合,达到动密封效果,内径安装O 型圈与托轮轴配合,达到静密封效果。改造后经过测试,托轮寿命较原托轮延长了6 倍,离心机生产的管基本消除了插口椭圆等缺陷。图1 所示为托轮改造后结构。
图1 托轮改造后示意图
1.2 拔管机的改造
1.2.1 拔管机改造前存在问题
改造前拔管机结构如图2 所示。拔管机结构是影响拔管效率的影的主要因素,拔管时拔管钳块只能沿着固定在导向套筒上连杆臂作径向移动,钳块固定在三个连杆臂上,三个连杆臂和钳块一起作径向移动,张开后成圆柱状。离心浇铸后铸管内径理论应是光滑圆柱面,但是,铸管内径凹凸不平,张开后钳块与铸管内表面接触面积不好,导致拔管钳经常与铸管承口内壁滑脱,造成二次拔管及多次拔管。
图2 改造前拔管机示意图
拔管机工作特性是影响设备的一个因素,拔管机动作周期短、动作频率高、速度快,拔管时产生的冲击大,对拔管机承受轴向力零件损害较大,造成拔管机故障多。
使用维护是影响设备的另一个因素,拔管钳受拔管导向装置的限制,因导向装置动作频繁,导向杆与导向套磨损配合间隙增大,维修不及时易导致拔管钳与离心铸管中心线不同心,严重时造成导向装置的导向杆在前移或后退过程中变形弯曲,停产维修。
综上所述,改造前拔管机严重制约着铸管产量及质量的提高,并且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维修成本高。据统计,拔管率为86%.
1.2.2 拔管机改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经过现场观察分析,围绕拔管机结构、工作特性、维护方面对离心机生产的影响开展研究并进行改造。
(1)改进拔管钳结构,钳臂设计6 根,钳块改为活动式,钳块数量增为12 块,钳块根据管子内径不平部位能自动调整斜度,使钳块上合金头与管子内壁充分接触,并且将合金头材质YG6 由改为YG8,增加耐磨性,强度和冲击韧性。
(2)拔管机固定式改为小车移动式,导向装置的导向杆和导向套取消,利用小车行走V 型轮和V 轨配合导向定位,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少磨损快造成的不同心。
(3)拔管钳旋转改为托轮支撑旋转,涨紧油缸设计为外漏式,并对拔管机承受轴向力零件部件进行改进、完善,增强刚度和抗冲击能力。
改造后拔管机结构如图3 所示。改造后,拔管机结构简单,拔管张紧力明显增大,维护检修方便,故障基本取消,拔管率由86%提高到99%.
图3 改造后拔管机示意图
1.3 接管装置的改造
1.3.1 改造前存在问题
图4 所示为原接管装置示意图,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主要由支架、接管小车、升降机组成,其中接管小车和升降机联成一体。接管小车负责行走,采用电机减速机驱动;升降机负责管子升降,采用液压缸驱动;该装置接、放DN1 000 mm×6 m 管时间为85 s,是先进企业同类离心机接、管放时间的8.5 倍,严重制约着永通公司DN700-1 000 离心机产量的提高。
图4 原接管装置示意图
1.3.2 接管装置改造
结合公司现有DN400-800 mm 水冷离心铸管机滚离装置、挡管装置的结构,通过分析对比,对DN700-1 000 mm 接管装置进行了改造。主要内容包括:拆除原接管装置,运管小车设备移位建设,新增滚离装置、抬管挡管装置,并在离心机的机身侧面安装滚离装置机身撞板;其中滚离装置(见图5)的两个接管旋转臂在机身撞板外力作用下能灵活转动90°,离开了机身撞板外力能靠弹簧自动回位。调节接管旋转臂的高低,可接离心机内拔出的不同规格的铸管。接管旋转臂的一端铰接,接管的那一端装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升起时,使得接住的铸管沿着接管旋转臂滚到抬管挡管装置上,经抬管挡管装置油缸动作在落到运管小车上。
图5 滚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接管装置改造后如图6 所示。经过DN1000 铸管测试,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接管装置生产节拍由85 s 降到10 s 以内,离心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图6 接管装置改造后示意图
1.4 机身行走液压系统的改造
1.4.1 改造前存在问题
离心机机身行走液压系统油泵型号为A11VLO260DR/11R-NPD12N00,排量为260 mL/r,油缸型号为φ200/φ140-6 300 mm,电机转速为1 480 r/min;离心机机身走靠φ200/φ140-6 300 mm油缸驱动,上行走速为180 mm/s,油缸63 000 mm行程走完需35 s,走行速度慢,制约着离心机产量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离心机机身设定走速快时,机身出现走速不稳现象,对铸管管重控制影响较大。
1.4.2 改造方法
通过对离心机机身行走液压缸提速相关参数(见表1)进行了分析及计算,决定在离心机机身行走液压系统上增加1 台同型号的油泵及相关控制阀,设计两台泵同时工作流量达到796 L/min,满足了离心机机身行走提速工艺要求。经过测试,生产DN1000 管机身行走速度均匀平稳,上行运行时间较改造前缩短了15.91 s,表明铸管壁厚均匀性提高,管重偏差明显减小。
表1 机身行走液压缸提速相关参数
2 铸管机系统技术改造效果
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完成对DN700-1 000 mm水冷离心铸管机进行改造后,经过1 年多的使用表明,离心机的生产率提高、管重控制精度提高、铸管质量明显改善、托轮寿命延长、设备故障减少,取得较大的改造效果和效益。
(1)改造前后离心机生产率指标对比见表2.接管装置改造后,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接管装置生产节拍由85 s 降为10 s 以内,同时离心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3.
表2 改造前后离心机生产率指标对比
(2)改造前后离心机铸管管重控制指标对比见表3.机身行走液压系统改造后,机身行走速度均匀平稳,铸管壁厚均匀性显著,管重偏差明显减小。
表3 改造前后离心机拉管管重偏差指标对比
(3)托轮改造后,托轮平均使用寿命达到60 天较原托轮寿命延长了50 天,基本消除管模插口振动造成铸管插口椭圆等缺陷。
(4)拔管机改造后,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检修方便,设备故障大量减少,拔管效率明显提高。
3 结论
通过DN700-1 000 mm 水冷离心铸管机改造实践表明,铸管机的技术改进及使用效果良好,改造后离心机生产率提高了1/3,管重控制精度提高,托轮寿命延长,设备故障减少,铸管质量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改造效果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