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方法的途径

2021-10-16李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娟

摘要:语文阅读是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思维能力、生活经验都有较高要求的活动。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在阅读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体现在对篇目内容理解的不到位、以及对表达方法把握得不准确等方面,而这也正是教师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领悟表达方法的途径展开探讨,期望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内容;表达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71

一、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途径

(一)立足课堂,有效训练

首先,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应当重视应用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快速抓住文本要点。例如教师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设问,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把握整体文本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先默读文章,把握文章在每一自然段中的写作内容,基本梳理出作者的思路[1]。例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默读中梳理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例如第一段总起全文,交代文章写作的对象;第二段讲了张择端在画面中画了哪些职业的人物形象;第三段讲了画上街市繁忙的景象、各异的人物...等等。在这样的整体把握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最后,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后,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字、词、句,推动学生展开分析,如上文所提的课文,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来来往往”、“形态各异”品读文章,把握文章表达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总之,教师应当重视立足于课堂,通过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加强指导,掌握方法

首先,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多读文章,在反复的诵读中,将字音读准、将句子读通,在这一过程中获取足量的文本信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得出阅读结论;其次,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泛读、精读、快速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量的积累下,逐渐形成高效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同时,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体裁一般比较多元化,涵盖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多个方面,教师也可分门别类地为学生传授一些针对某一体裁的特定的阅读方法,例如对于童话类的,可加强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分析,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对于寓言,则应当重点关注文章表达的主题、传达的思想,等等,以此整体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最后,教师应当督促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读后感,逐渐积累一些具有价值的字、词、句,形成深入分析文章、把握文章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强化对表达方法的领悟的途径

(一)揣摩优美的语句,领悟抒发情感的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揣摩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感受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抒发情感的思路与效果。例如《草原》这一篇课文,作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草原风情,特别是对把酒联欢、依依惜别的场面,进行了生动的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对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抒发了强烈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语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对于这种体现情感与景物的紧密交融的句子,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品读、吟诵、想象,逐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

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较为常见。教师也应当进行重点教学。以《白杨》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将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结合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教師可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行文逻辑,勾画出文章中直接描写白杨的句子,如“...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教师应引导学生联合上下文,仔细揣摩、理解,感受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感受作者运用表达方法的巧妙之处。

(三)把握修辞的手法,感受表达方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教学,也是表达方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的文章、语句,教师应当重视及时讲解,提升学生把握修辞手法、体会文章表达效果的能力。例如《桥》这篇文章中的语句:“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感受其生动形象、掷地有声的表达效果;再例如这句“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洪水疯狂、可怖的形象。教师可将这些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的部分去掉,让学生通过前后对比,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发生了什么变化,以此强化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体会。同时,教师也可将比喻句换成拟人句、将拟人句换成比喻句,让学生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以此加深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感受。总之,教师应当重视从篇目中挖掘精彩的修辞手法学习材料,丰富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同时也应当重视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学生把握作者表达方法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领悟,以此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应国.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成才之路,2021(22):108-109.

[2]林英.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1(32):55-56.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