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体育意识

2021-10-16何幸儒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初中体育培养

何幸儒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转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不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难以完成学业。因此,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体育意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205

引言

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开展任何活动的基础。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对学生的要求。然而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仅仅将体育看作是一项悠闲娱乐的活动,在脱离了教师的监督之后很难自己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新要求。

一、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此时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明白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的作用,培养他们的体育学习习惯,形成体育意识,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热潮当中。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高强度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此阶段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体育教学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增强国家体育竞争实力。因此,要培养体育人才,就要重视体育教学。在学校不乏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他们怀有为国争光的理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激发学生体育动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在开展乒乓球、篮球、足球等运动时,教师可挖掘学生的爱好和长处,拓宽学生体育运动视野。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体育教学内涵

在教学中,可以用德育丰富体育教学内涵,使体育课程更加充实,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缓解学生对单一体育知识讲解、体育训练产生的倦怠问题,增强德育渗透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基于课程内容,从完成课程目标的角度来找准德育内容渗透切入点,合理、流畅地融入相应的德育教学环节、内容,由此运用德育来丰富体育教学内涵,强化体育教学效用。以足球练习课程为例,虽然足球属于竞技性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但足球运动知识的学习掌握,需要高强度的运动练习支持,导致其很容易产生倦怠感,此时,即可练习足球运动技巧,作为德育渗透了切入点,并采取思想教育措施,让学生了解足球练习对养成个人体育意识、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基于足球这类集体竞技类运动的团队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个人能力的成长对集体发展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团队意识,由此实现德育,而且也能借此鼓励学生将高强度的锻炼坚持下来,顺利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丰富体育教学的德育内涵。

(二)加强思想引导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为学生讲述体育的重要性。如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如果身体垮了,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子虚乌有;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放松自己的心理压力,定期进行心理的放松更有利于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学业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讲述相关的体育技巧,让学生明白当前进行的各项体育活动是为了锻炼自己身体的哪一部分,对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学生可以一点点地开始练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点点地感受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益处。当学生明白并且体会到体育运动带给自己多么强大的力量之后,便会不自觉地坚持下去,从而培养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优化体育学习和锻炼环境

新时代的初中体育教育教学需要将落脚点放在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初中生必须正确认识体育的价值,注重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体育设施,确保学生处于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这样就可以使他们的体育素质进入持续发展的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学校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结合初中生体育学习和锻炼诉求,做好科学研判,确保体育设施朝着更加完备的方向发展,增加此方面的投入,确保学生可以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下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其二,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确保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慢慢爱上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发展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实现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

学生处于非常活泼以及好动的时期,而且有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都非常热爱,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虽然学生对于体育教学非常感兴趣,但是因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不足,有可能会给自己的自信心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尽量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相互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且提出一些正确的课堂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学生应该具备充足的自信心,学生大多都非常在意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尽量端正自己的价值,肯定以及表扬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体育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开展体育教学能增强学生体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教师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桑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8):73-74.

[2]刘珍芬.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48.

[3]李祥操.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0(08):48.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初中体育培养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