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讓深合區成為澳門年輕人的大舞臺

2021-10-16海潮

澳门月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橫琴產業企業

海潮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出臺是“一國兩制”事業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在《總體方案》下,粵澳兩地在深合區建設“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為粵澳深度合作和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注入新動能。

深合區給澳門一方足夠的地位

在深合區中,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並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澳門方並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與此同時,合作區的開發執行機構——執行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區政府委派,突出了澳門特區參與橫琴開發、開放的主導權,並顯著加快了橫琴與澳門一體化發展的進程。特區政府主導橫琴發展,為澳門居民、澳門企業在橫琴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提供了必要的頂層制度建設與保障。

《總體方案》的成功落成執行,是橫琴深合區成功的必要關鍵。目前,執委會下設九個工作單位,分工明確,分管不同職責。下一步,澳門方需要派駐熟知內地、澳門兩地事務的公務員團隊入駐深合區執行機關,當中既要包括資深公務員,也要包括肯創新、有拼勁、有能力的青年公務員。團隊要具有極強的執行力,應盡快為《總體方案》提到的各項工作製訂施行細則,為合作區的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令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盡早運作暢順。

引澳門年輕人深合區尋發展

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擺脫澳門經濟“一業獨大”的現況是社會的廣泛共識。在疫情之下,澳門產業單一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賴性尤為突出,經濟表現受外圍環境變化而急劇轉差,利用橫琴的土地和產業資源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迫在眉睫。

橫琴深合區發展計劃的落實,不能單夠政府的單方面投入,而是需要全澳市民、企業共同參與,共同把握國家給予澳門的機遇。橫琴拓展了澳門市民的生活和就業空間,對於年輕人而言,更是生活、學習、就業、創業的新天地。

橫琴近年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已經擁有較佳的產業和生活配套,但仍然缺乏人氣。我們要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讓澳門的年輕人明白橫琴的發展機遇,主動願意投入橫琴發展的事業,到橫琴居住、到橫琴生活、到橫琴工作。

特區政府必須做好政策普及的工作,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體系至橫琴,讓年輕人對橫琴發展有信心,讓橫琴聚人氣,聚人心。年輕人有拼勁、敢創新、肯承擔,相信澳門的年輕人和青年企業家,必然能夠在橫琴創出一片新天地。

變被動引才為主動引才

與此同時,《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橫琴要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個新產業,而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和優秀企業的投入。過去經驗表明,澳門在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以及招商引資的工作上仍存有較大的優化空間。在全球人才戰的今天,澳門要對人才擁有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將思維從“被動引才”改為“主動引才”,主動在全球人才市場上積極佈局,吸引人才到澳門和深合區發展,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除了政府要優化工作外,澳門市民也要走出“人才搶飯碗”的誤區,讓社會凝聚“人才造飯碗”的共識,讓人才走進深合區,推動產業發展。

細化深合區金融及稅收政策

為維護資本市場的秩序,中央政府對境內的資本和外匯實施一定程度的管制。在《總體方案》中,中央支持在合作區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並支持合作區對澳門擴大服務領域開放,降低澳資金融機構設立銀行、保險機構的準入門檻。與此同時,國家將按照統籌規劃、服務實體、風險可控、分步推進原則,在合作區內探索跨境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這個背景下,未來深合區在資金流資訊可核實、資金體量可控制的前提下,應進一步開放合作區內的跨境金融市場。參照上海自貿區、海南自貿區的實踐經驗,用好設立“自由貿易帳戶”(FT帳戶)等政策和金融工具,為實現深合區的跨境金融創新提供基礎。

可以預視,未來澳門乃至其他境外企業進入橫琴投資時,會有大量跨境資本進出、外匯流通的實際案例和場景。大量資本流通和兩地稅務問題,是大型企業乃至中小微企進駐橫琴的重要實務考量。企業主普遍關心幾個問題,如澳資橫琴企業如何享受政策便利,在澳門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澳門企業在橫琴所得的合法利潤所得怎樣流回澳門?未來澳門企業在橫琴的利潤會否涉及雙重徵稅(澳門及內地)?這一系列企業主關心的問題,需要政府作更多清晰解說。資本進出和稅務在深合區的特殊安排,也成為了澳門居民和澳門企業積極融入橫琴深合區發展的重要制度建設。

中醫藥健康產業是重要抓手

《總體方案》明確了深合區發展的四大產業方向,其中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備受澳門社會關注。2011年,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成為《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在橫琴的首個落地項目。充分發揮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作用,是多屆特區政府的重要工作。同時,產業園也是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澳門的中醫藥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澳門也具有條件承擔讓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使命。在國家的支持下,澳門建立了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總體方案》中,明確在橫琴著眼建設世界一流的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中醫藥產業鏈長、產業面寬,澳門要發揮好自己優勢,重點發展產品研發、高端製造等附加值較高的產業鏈環節,並逐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吸引優質藥企和研發機構落戶橫琴,延展和豐富在橫琴的上下游產業鏈。

允許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及保健品“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也是《總體方案》的一次重大創新。澳門擁有多年服務內地居民和企業的經驗,澳門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受到內地市民的信任,是澳門中成藥走進內地的突出優勢。今年,澳門立法會通過了《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並建議成立藥監局規管藥物的生產使用。註冊制度、監管部門和專業人員構成的監管體系,將為“澳門註冊的中成藥”帶來更大的品牌效應,讓消費者買得安心。

當然,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產學研缺一不可,琴澳中醫業產業和學術機構的聯動至關重要。深合區的中醫藥產業已經得到國家政策的全力支援,然而所有的願景都需要執行落地。橫琴要服務好中醫藥人才和中醫藥企業,對該類企業、人才推出傾斜性援持政策,讓橫琴成為中醫藥產業各類要素的集聚地,讓中醫藥文化由澳門、由橫琴走向世界。

現代金融產業是澳門另一個具有擁強發展基礎的新興產業。目前,已經有許多注冊金融機構,以不同方式參與橫琴發展。未來,橫琴深合區將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現時已進入橫琴的資本,不乏有優質、良好的資本,我們要有的放矢,做好篩選,配合國家發展所需和整體金融戰略部署,盤活橫琴的現代金融生態圈。

要有更開放態度接納人才

所有的產業發展,最終離不開人才的投入和發展,制定吸引和集聚國際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必不可少。澳門的人才引進政策目前仍然保守,在全國乃至全球人才爭奪戰中,在引才配套政策上未見突出。澳門要捉住橫琴深合區的機遇,就必須優化引才政策,用更開放的態度接納人才,為澳門的產業發展獻力。

產業的蓬勃發展會帶來優質企業,優質企業會帶來傑出人才,人員的集聚帶來社區經濟。在《總體方案》下,頂層政策和制度建設已經做好,下一步是透過企業進駐和稅收、人才優惠政策,拉動澳門、內地及國際人才到深合區發展。與此同時,橫琴拓展了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讓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環境與澳門趨同,亦是令深合區聚人氣、謀發展的重要工作。

實幹興邦,起而行之。橫琴深合區能否成功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擺脫產業單一困局,關鍵在於特區政府的執行力,和全體澳門市民的積極參與和鼎力支持。深合區的執行機關,要盡快盡早盡力完善具體政策施行細則的撰寫和落地,多從“用戶思維”出發,吸引企業和人才落戶,為深合區的長遠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欢

橫琴產業企業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世界経済立て直しけん引を両国の企業は第三国協力の道探れ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貴州 エコで発展を加速——世界のハイテク企業が注目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