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明情境任务 生成真实之文

2021-10-16朱利超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

摘要: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紧扣时代主题、注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高考以文化人的目标。在试题的设置上,命题者注重聚焦情境,强调真实思辨,着眼于审美表达。以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为例,谈一谈“情境化”写作考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写作情境;真实之文;高考作文

“情境”是语文学习和测评的重要载体,它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知识迁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化写作是命题者预先设定一个场景或是某一件事物,让考生从这一情境出发写出文章。

一、2021年高考语文情境化作文特点

综观2021年8道高考语文作文题,注重贴近时代和生活,培植家国情怀,真正落实以文化人、写文育人的作用。其中,“青年成长”“家国情怀”“文化传统”等仍然是主旋律。从整体上来看,命题秉承新课标的理念,依据真实情境,要求学生完成一定任务的写作。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设置学科认知情境。语文学科素养包含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查,基于学生语文学科思维设置题目。从选材上看,作文题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思辨式思维能力。2.注重设置个人体验情境。在作文设置上,文字表述虽然简短,但注重提供给考生一个宏观的背景、事件。如全国甲卷作文题在引导语上注重让学生在考场上产生一定的“代入感”。3.注重设置现实生活情境。作文题多角度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联。作文语料的选择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如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试题以有关“人”写法的漫画引导学生将抽象情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真情境”。依据这些作文题特点,学生在写作中需要把握情境特点,尽显个性本真。

二、辨明情境任务,写出真我之文的策略

情境化作文要有一定的情境意识。考生在考场需要准确地进入语料,辨明情境,明确任务,做到立意精准,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一)在明确情境任务中写出“真情”

首先,明确情境,寻找“代入感”。在高考语文作文题中,命题人一般会创设内容、交际、文体三种情境。学生需要清晰地辨明这三种情境,选准角度,明确任务,准确立意。比如,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引入宏大的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其中,命题者设置真实的情境,要求学生以英烈和榜样作为价值引领,从而展开思考。在阅读作文语料过程中,考生需要条分缕析地梳理出语料的情境,生发出自己对情境的思考。具体如下: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红色节日、红色歌曲——中国革命文化;革命烈士、学习榜样——前辈、先进精神的激励;大有作为的时代——时代青年的生活背景。由此可知,这道作文题在简短的语言中共设置了四个情境,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之一展开联想和思考,然后进行立意。四个情境给予考生自由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确定以下的立意: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责任担当,在“我”;为国捐躯,死而后已;心中有星光,脚下有正道;丹心不自欺,有为于家国。由此,考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依据自己对情境的感知,生发联想,写出“个体”的有为,进行横向写作;也可以联系相关历史、现实,关联人物,进行纵向思考。

其次,落实“内隐”和“外显”的任务,写出“现场感”。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一改往年的应用文体要求。8道题的写作要求均为“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这一要求看似回到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实则与其有所不同。其中“选准角度”与以前的“自选角度”有本质区别,“选准角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考生回到语料的情境,进行仔细体悟。同时,在作文的引导语中有“结合材料”的限制,这就要求考生需要关联命题材料的内容,对主题进行论述。材料中的情境必须在行文中使用,绝对不能漠视材料语境,空谈观点。比如,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可为和有为”为主题进行写作,命题的任务落实在“可为”和“有为”这两个“外显”的任务点上,实际隐含了当代青年“大有可为”和“应该有为”的“内隐”价值取向。从这点上看,考生在考场上需要仔细辨析“内隐”和“外显”的任务,明确命题导向,精准立意。

(二)在辩证思考中写出“真意”

首先,学会概念分析,多角度思考。在写作中,学生需要在读清文题的基础上,提取出材料的“灵魂”。学生只有读出语料中的核心,提取出灵魂的关键点,才能生成自己的写作内容和路径。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中都有这样的要求“根据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这就需要学生在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触发自己写作的“神经元”。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I卷作文题为例,材料中的核心是有关“人”字的写法,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漫画,弄清“逆锋”“中锋”“停滞”这些关键词的概念内涵。具体为:“逆锋”为迎难而上,沉稳内敛;“中锋”中不偏不倚,顺境中坚守;“停滞”中善于蓄力,不事张扬,方可厚积薄发。同时,考生需要结合这三个关键词学会适当鉴别、取舍,从而以其中一个作为核心关键词,展开发散性思考。

其次,注重纵深开掘,写出时代感。写作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表达自我。情境化作文往往覆盖广阔社会,对社会中现象、事件、理论进行叙述,进而揭示事件本质。学生需要提取情境中有效基因,学会纵深挖掘,表达对时代、社会的看法,从而让表达更有时效性。比如,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作文题为例,学生需要通读材料提取出”体育之效,强化之变”这一关键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联系时代,阐释自己对“强”“弱”的看法。选取学生的写作片段:

时代楷模张桂梅用宽宽的板凳稳住了山乡孩子们的心;排雷英雄杜富国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边境民众的美好家园;扶贫干部黄文秀用爱心照亮了贫苦山民走出大山的路……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拒绝“躺平”,需要任兴国之责,担吾辈之肩,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三)在情境添加中写出“真我”

注重添加情境,写出“真情”。近年高考作文题多在设置情境中注重引入宏大的叙事主题,考生如何让宏大主题成为自己言说的对象,有效地把自己置身于宏大情境之中?笔者认为考生不妨给宏大的主题添加自己独有的情境,從而写出真实的自我。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可为和有为”,学生如果仅仅唱红色歌曲表达对时代英雄的赞美,往往会犯空喊口号的毛病。学生不妨给“可为和有为”增加一些特殊的情境,从而让宏大的主题更具血肉,更具针对性。考生可以添加情境,将文章变为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或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书信。学生可以假定自己是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面对一群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学生,或是一所乡村中学的学生,结合他们的学习实际,谈一谈“在新时代如何做到有为”。写作中也可以针对学校封闭式的教育、传统文化、历史精神的传承等等,由表及里,展开思考,谈“有为”和“可为”。

总之,在考场写作中,考生需要在材料中读出情境,辨明写作方向。同时,写作中细致描摹情境,转虚为实,方可写出真实之文。

作者简介:朱利超(1986— ),女,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5年高考作文趋势分析和备考建议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2019年高考作文必背30篇范文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2018年高考作文必背30篇范文
2016年高考作文必背50篇范文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读者〉高考作文素材》《〈读者〉高考作文OK》上市
《〈读者〉高考作文素材》《〈读者〉高考作文OK》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