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全澳之力推動深合區建設

2021-10-16海潮

澳门月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橫琴大灣區產業

海潮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戰略定位之一,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而當中提及到的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則包括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促進境內外人才集聚六個目標。

橫琴讓澳門多元發展有了落腳點

澳門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份子,亦是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主要持份者之一,積極參與琴澳深度合作區的工作,落實方案戰略定位,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從琴澳深度合作區彰顯“兩制”優勢,是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的目標,而在其中澳門必須要有充份的準備。是次月刊主題為“琴澳一體化下的融合發展澳門準備好了嗎?”,故將針對澳門經濟情況,琴澳深度合作區的準備工作,以及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進行討論。

就澳門目前的經濟狀況,主要是傾向單元為主,多年前已提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方向,並推動博企增加非博彩元素比例,但由於旅遊博彩業獨大的問題涉及到經濟、就業等問題,倘若轉變太快,社會及居民或出現無法適從的情況,加上新的經濟產業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和人資培訓,亦需冒著風險來嘗試,要政府進行支援外,最終未必能夠成功。

過去澳門一直在推動相關工作,例如中醫藥、科技等等項目,但礙於土地、人力資源等多種因素,成效一直參半,而進一步促使澳門社會執行,關鍵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2019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澳門成為大灣區的一份子,是國家發展藍圖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目標為“到2022年,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大灣區內市場實現高水準互聯互通”。可見澳門的經濟發展,將不再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而是成為互相支撐、支持的局面。

澳門土地資源短缺,可以善用灣區的資源;人力資源不足,相關專才短缺,可以藉灣區互相補充,讓就職不會錯配的同時,又能夠加強不同產業發展;甚至能夠拓展貿易平臺,推動貿易跨區、跨洲、跨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讓澳門有多元經濟發展機遇,讓澳門的產業在灣區落實發展。這亦是現時實現琴澳一體化下的產業多元發展,長久以來一直進行的工作之一。

除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外,去年的新冠疫情,讓社會意識到經濟多元發展的重要性,促進了全澳社會關注問題外,亦加快了推動相關工作。新冠疫情對澳門的旅遊博彩業造成嚴重衝擊,失業率有所增加的同時,特區政府的財政更出現赤字,雖然澳門已“積穀防饑”做好準備,但面對著反覆的疫情,澳門不能夠單純期望疫情儘快結束,而是需要加快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擺脫澳門財政赤字、失率業高的問題,亦是以防未來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時,對澳門出現嚴重二次衝擊。

因此,在疫情後政府加快了推動產業多元發展的同時,社會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亦明顯增加了,同時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十四五規劃》,澳門的產業機遇又進一步增加,令到澳門更有可能地落實目標。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公佈,是繼大灣區和疫情之後,進一步推動澳門透過灣區開拓多元產業。大灣區給予澳門機遇,而琴澳深合區則透過區域共同管理形式,給予澳門更多的土地源資,意味著產業多元可直接在琴澳深合區落實,落實澳門土地內建設多元產業基地,是“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將澳門的優勢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澳門適度多元發展蓄勢待發

事實上,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的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不論是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產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都是過去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推動,不斷開展的工作範疇。倘若方案提出的新產業是澳門政府從未開展過的,政府或需要從零做起,然而有關產業既然澳門已經有在開展,並有一定基礎,如果要問“實現琴澳一體化下的產業多元發展澳門準備好了嗎?”可以肯定回答的是“有所準備”。

澳門推動多元產業的工作過去已經一直在進行,只是由於受到種種局限,因此未能充份發揮,而琴澳深合區將能給予澳門更好機遇,將過去的局限打破,因此對於澳門而言,絕對已經是有所準備的。但要強調的是,“有所準備”並非表示“完全準備好”,畢竟深合區才剛公佈,橫琴粵澳深合區管理機構才剛揭牌,工作才剛剛啟動,因此即使澳門“有所準備”,但仍要將這些工作移至深合區,因此實際上仍有不少的問題需要考慮,要充份落實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有更好的準備工作去推動產業多元發展。

加快互連互通促進同城化

要推動深合區產業多元發展,就必須提高深合區的交通網絡,交通網絡又可以分成通關方面,以及深合區的問題。通關是指由橫琴出入深合區,以及由於澳門出入深合區的便捷性問題,因此要強化兩地之間前往關口的交通網絡之外,又要考慮到通關所需的時間,以及透過深合區通過琴澳兩地的便捷性的問題。

澳門政府將延伸輕軌至橫琴口岸,然而輕軌覆蓋率依然只集中在氹仔,因此必須加快東線的興建,從而方便澳門居民透過輕軌前往橫琴。另一方面,橫琴的道路網絡亦必須加快完善,才能夠加快物流和運輸,從而提升深合區內的基建興建工作,推動更多公司和企業在區內發展,為未來的多元經濟發展鋪路。另外,物流又涉及到車輛過關的問題,隨著深合區的發展,必須進一步開放澳門車輛駕往深合區,才能夠有效推動區內的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鏈,為深合區帶來便捷發展的優勢。

完善法律與發展規劃並行

除了交通網絡外,法律制定亦將成為深合區的關鍵性工作之一。深合區為橫琴與澳門政府共同享有,而橫琴與澳門的法律體不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已正式啟動,因此未來必須加快落實深合區的法律,尤其不同產業都有不同的法律需求,需要透過仔細研究進行調整,以迎合深合區的需要。這需要時間進行,因此完善法律,將成為深合區的發展,以及吸引企業前來參與的重要元素之一。

與此同時,即使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亦需要有相關產業的建築和配套,才能夠使產業園得以順利開展。產業區的建設速度,亦成為推動深合區六個目標的重要一環。方案中已要求按照合作區發展新要求,修編《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因此橫琴粵澳深合區管理機構應儘早針對深合區制定區域佈局和總體規劃,讓硬體配套能夠儘早落成,同步地進行完善法律的工作,使“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這個目標得以及早在深合區落實。

推資金自由流動增民往來意願

深合區在基建、法律完善後,面對的問題就是資金的問題,現時將澳門資金匯進、匯出橫琴都屬於境外匯進、匯出。試想想在深合區工作和發展,如果也是這種模式,將會阻礙澳門企業和居民進駐。

發展必須要有資金,企業和居民倘若無法便捷地在琴澳深合區進行資金流動,必定會影響到他們進入區內發展、生活的意願。深合區作為橫琴與澳門共用區域,要讓兩方的資金都能夠方便地流入和流出,才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然而在有效發揮作用的同時,又要確保制度不會被濫用,就成為了十分重要的課題,亦是管理機構必須討論面對的重要問題。

提高民生福祉增強合作區吸引力

除了在文中提及到的交通和資金外,亦必須思考民生基建,以及稅務優惠等問題。雖然深合區的戰略定位之一是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但隨著深合區的區域發展,除了澳門居民會在區內居住外,亦會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士前來,倘若這些專才為長時間在深合區工作,生活不會離開深合區,即會引伸人才留在深合居住的問題。未來深合區必須落實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提出的堅持民生優先,這樣才能讓澳門居民能夠在優質的環境下生活外,更有效地吸引外地專才前往灣區作出貢獻。

另一方面,給予企業及專才稅務優惠,亦是發展多元經濟中重要一環。由於“一國兩制”的關係,澳門稅制比較特別,並非沿用我國的制度,因此在深合區的稅制,將會影響到雙方企業及專才前往區內發展的積極性。簡括現時雙方的稅制,澳門稅制較低,因此倘若在區域內沿用國家稅務制度,將影響到澳門居民前往該處創業、就業和生活的積極性。

根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在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方面,方案已針對稅務問題進行提及,包括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企業符合條件的資本性支出,允許在支出發生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對在合作區設立的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同時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並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征。

種種稅務的優惠政策,不只是澳門居民,對於其他地區甚至海外的專才和企業,都是極具吸引力的,從中亦可見到我國對於深合區的高度重視,希望藉種種友善的政策,加速深合區的發展。然而澳門近年都會出現職業稅退稅,這並非在澳門特區的稅務當中,而是特區政府在每年施政報告中公佈的惠民措施之一,因此,未來特區政府會否進一步給予深合區工作的澳門居民進行退稅優惠,將是未來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亦是對於深合區管理機構必須論討的項目之一。

增強信心 擁抱發展

總結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前景,可預見是較為樂觀的,澳門過去已有就深合區即將推動的多元產業進行討論,並嘗試去發展,因此對於實現琴澳一體化下的產業多元發展澳門,是“有所準備”的。然而即使是有所準備,對於要完全落實仍有一段較長的道路,除了通關的問題外,亦涉及到區域內的交通基建,以及區域外的交通接駁。同時資金如何有效地進出、區域內的產業規劃及興建進度,以及種種法律問題,則與管理機構相關,即使稅務問題雖然已在方案中有所提及,但細緻的部份仍需要管理機構進一步進行細化,故此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編制《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所需的時間,將會影響到區域發展的整體進度。

最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戰略定位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意味著這是針對澳門經濟、民生優先的重要項目,同時亦是創造更多“一國兩制”成功經驗,推動灣區融合的重要考驗,特區政府應積極推動工作,盡早完成修編《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讓深合區有一個完整的規劃框架,同時應持續鼓勵企業和居民參與,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的重要動力,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橫琴大灣區產業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