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历史情景教学研究
2021-10-16张小钢
张小钢
【摘 要】当建构主义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相互碰撞,建构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开放性特点必将在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新的价值。合理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借助核心思想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历史教学活动服务,有助于教师重新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入手,探究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如何完成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历史;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策略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强调感知、实践等工作在教学环节的互相配合,在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作出反应的同时,并不会有意开发课程的科学知识。在“接受性学习”背景下,历史教学以技能练习、强化训练为主要目标。借助建构主义思想重新规划历史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经验重组与规划,可帮助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如何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情境教学新模式,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建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逐渐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流行开来。在当代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建构主义以“无中生有”为核心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能力、学习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希望借由学习者的独立反馈来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来说,其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强调情境与教学活动的配合,建构主义思想则针对“如何教学”的问题建构核心教学框架。通过建构主义思想构建问题情境,将问题转化为带动教学的第一要素,能够使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发起较为深入的探讨。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兴亡》的教学为例,在影视作品与历史故事中,学生已经对东汉的历史、兴亡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个人能力上,其已经具备了“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可配合建构主义理论落实教学活动,在建构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文景之治”等历史盛况,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东汉兴亡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学生结合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东汉的兴,兴于对百姓的体恤、兴于国家治理的明智,东汉统治者对国家、人民抱有十分的爱戴,人民与统治者的思想高度统一,这便是“兴”的根本原因。而东汉的“亡”,则与末代皇帝的昏庸、东汉王朝的穷兵黩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因素与国家因素交相作用,导致东汉王朝由盛转衰。在分析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思考,将所掌握的的历史知识带入到课堂当中,构建了历史教学的全新模式。在建构主义思想下,这一活动是发生在教学工作之前的,“建构”的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将问题情境中的问题重新提取出来,对历史现象、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分析,补充自己的答案。在“建构”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效率更高。
二、建构互动情境,交流历史智慧
互动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开发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建构主义思想下,围绕“互动”构建教学情境,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表达、思考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往的历史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单向的教学灌输比较明显,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在建构主义思想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借助情境参与表达活动,然后结合情境重新学习、归纳历史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构建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多元互动情境,在互动的过程中建构教学基本框架,借助情境完成互动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历史智慧与学习灵感。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的教学为例,这一板块中的“对外关系”,需要从国家内部的民族对外关系、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对外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归纳。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开展互动,对“明朝的对外关系”进行整理、分析。学生对于锦衣卫、文字狱、明成祖等关键词较为熟悉,在搜索信息之后,会给出如下结论:大明朝是我国数个王朝中,唯一没有对外割地赔款、下嫁求和的国家。这是对外交政策的归纳,虽然片面,但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作用。在学生答复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追问:除了不赔款、不求和之外,大明朝的对外关系还表现出了哪些特点?在互动的过程中,“内部的统治关系”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学生开始结合民族政策、外交政策两大关键知识点开展讨论活动,并在教材中搜集可用的论点。在梳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帮助学生理解“学什么”的难题,情境则进一步升华建构主义的教学价值。
三、建构探究情境,解读教学材料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当前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逐步开发学生的历史观与人文观。在教学环节,探究活动表现出了更强的自由性、互动性特点,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与学习能力的表现。在建构主义思想下,教师可尝试配合情境构建相应的探究教学模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分析历史知识与历史情感,依靠探究,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构建探究情境,帮助学生解读教学素材。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展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美国是较早使用吗啡类精神成瘾性药物进行止痛治疗的国家,但在后来,精神成瘾性药物成了商品,大肆毒害我国同胞的身体、心灵,请结合综合因素进行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要看穿这一问题的本质,学生必须学会从国际环境、民族政策等角度进行思考,建构相应的探究情境。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引导下,问题、原因、结论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学生对于历史的掌握逐渐趋于深刻。在历史互动过程中,学生给出如下答案: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一种手段,但由于大清国“闭关锁国”政策的推出,西方的“交易”本質逐渐发生了变化,侵略的野心开始暴露出来。随着“瘾君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大清甚至推行了“禁粮种鸦片”的荒唐提议,希望借由本土鸦片的供给来打断西方的鸦片输送。观念上的腐朽与统治上的败落导致“鸦片战争”愈演愈烈,但在鸦片战争开始以前,西方与我国精神上、国土上的战争便已经爆发了。建构主义思想强调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历史素材的“建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学会“从现实入手”,配合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完成教学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