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1-10-16肖梅芳

文理导航 2021年28期
关键词:八年级以生为本初中语文

肖梅芳

【摘 要】当前,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正逐渐得到认可并走向实践。为学生语文高阶能力的形成,教师需紧贴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结合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阅读教学。本文尝试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科学指导的科学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八年级;整本書阅读;以生为本

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源自叶圣陶先生的《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当前这一理念正被中学语文教师所关注。通过科学选择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文本,深化认识并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发展。基于这一理念,笔者选择部编教材八上必读书目《红星照耀的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来探索实现八年级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红星照耀的中国》内容梗概及学生现状简述

本次选取的整本书阅读对象《红星照耀的中国》记录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种种疑惑,历时4个多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世人解开谜团,揭开真相。作者真实细致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以及优秀的红军领袖,将领的成长经历,探索革命道路,坚定革命信仰。这是一部不朽名著的名著,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在实际阅读时,部分学生因对书中提及的诸多历史情况了解较少,学生只了解大概,开篇有太多的疑惑,复杂的路线变化,对涉及的时代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同时一些无法理解的理论,大量陌生的人物,所以开篇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作为实现学生学科高阶能力发展的关键途径,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课堂评价等方面凸显学生的课堂参与,重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考、困难及教师介入时机与方式。

(一)根据学生情况,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

阅读是愉悦的精神享受,这种愉悦感源自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新知的喜悦及情感上的共鸣。让中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应走进文本,体悟情感,形成一定的个人感受。而此书的阅读,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为历史知识的匮乏,在第一次推荐阅读时,学生反映阅读时存在一定障碍,教师可先暂停文本阅读,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走向共和》和《复兴之路》,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两部记录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简单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他们的选择利于实现祖国的独立与繁荣?抑或有背国家民族的利益?接下来,师生一起阅读《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了解抗日的时代背景,抗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长征》了解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的艰辛岁月,以及国民党凶残围堵,使中华民族的振兴梦想蒙上阴影。时隔一年,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破译了时代密码后,此作品定会勾起他们强烈地好奇心,阅读的意识被唤醒,阅读的激情被点燃,再安排阅读《红星照耀的中国》时,能很快走进书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次安排活动,对即将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有初步把握,便于学生提升对文本中所提及事件的理解程度,学生方能在阅读后有更多的新获得。

(二)细化阅读指导,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的指导自然就极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设计时,部分教师受制于中考题型,考什么就讲什么,与考试无关的能不讲就不讲;部分教师觉得整本书阅读教学会消耗相对简单的教学时间,短时间又难以看到教学效果,不愿意投入精力思考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碎片化处理阅读内容,整本书的逻辑关联被忽视,一部生动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被肢解得面目全非,学生在老师枯燥琐碎地讲析中,把人物、情节或写作对象从整本书中抽离出来反复咀嚼,知识碎片无法有机整合,逻辑关系无法建立。这些观念与行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跃升。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作者写作意图,难以融入情境去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知识迁移、阅读视角等更无法兼顾。还有部分教师满足于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精妙语段,然后花大量时间背诵整理的知识点,往往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仍然记不清情节,讲不清故事,更难以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这些现象通常在初三年级表现更为突出,低年级升学压力相对略小,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课内外阅读教学。教师转变观念,摒弃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以读为本”,重视对阅读策略的整体思考,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文本。在阅读内容上,点面结合形成辐射,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有机勾连。广泛自主阅读与专题阅读相结合,重知识的整合,重个性的突破,更重视知识的迁移,世界观的完善。既要重视阅读的整体感知与技巧训练,也要注意读明逻辑,读清意图,读出感悟。

教师的指导能尽快实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思维深度的提升。在教师的帮助下,师生、生生对正在阅读的书籍进行思维碰撞,存在的疑惑一起解决。教师还可依据学生发展的阶段与继续提升的需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强化阅读的节奏,纠正错误认知。

(三)确定阅读方式,激励学生完整把握文本

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对文本把握的实际需要确定适当的阅读方式。阅读首先关注情节,其次关注时代背景,细节更不能忽视。从细微处窥探人物,揣摩人物,从宏观处审视人物,继而客观全面的认识人物。而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的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在对《红星照耀的中国》一书阅读时,具体阅读方式分为:

1.速读。读序言(作者概要),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得出以下初步认识:采访时间,采访路线,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感受。理出简单的思维图。

2.精读。对整本书阅读有了一定了解后,有目的有计划的重点阅读,读时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来龙去脉,依据情节的前因后果,理清逻辑关系。可以追问:作品为什么写这群人?他们各自经历如何?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道路?他们彼此人生际遇,信仰的形成,努力的方向有无关联?可以边读边整理资料,形成思维图。也可以按地点转移绘制人物轨迹图,还可以按时间顺序对应当时国内外大事制作时代大事表,按核心人物辐射人物关系图。这样能很快理清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了解人物的成长变化。当然阅读要深入文本了解故事,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高度,客观冷清地阅读,而不是单纯地跟着感觉走,既要立足文本,又要高于文本。阅读把握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他想用事实讲述何种故事,想表达什么。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有所考量的,作者的个人倾向性显而易见。

猜你喜欢

八年级以生为本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八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探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于提高八年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