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10-16菲鲁热·依力哈木叶婧
菲鲁热·依力哈木 叶婧
【摘要】英语是培育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交流能力的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仅牵涉到学生的成绩,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本文将以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設计为切入点,分析高等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并列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以构建更加生动的现代化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公共课设计;现存问题;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菲鲁热·依力哈木(1991.03.23-),女,维吾尔族,新疆克拉玛依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叶婧,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引言
在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深度结合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显露出更加突出的作用,教学质量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教学质量向来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参考,也是许多研究学者关注的重点话题,众多科目中,大学公共英语为人们所重视。大学公共英语是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发展进程中,教学目标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和调整,不再以简单的读写能力培养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综合能力的进步。在这一态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暴露出更多的弊端和缺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变革和挑战。
一、 高等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也就倒逼高校要凸显出英语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侧重性,要保证教学内容的规划能够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成长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实现真正的迁移运用和举一反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要凸显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很多研究学者针对高等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吕景峰就针对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把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发展现状的成因归结为生源差异、教材安排、教学模式使用等方面,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和措施,例如分级教学、教材修订、教学观念改革等。叶小英也针对高等院校的公共英语听力课进行了分析,从生源基础、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角度,分析了听力课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目标模糊。尽管公共英语拥有特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但在应试教育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多种条件的限制下,教师大多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综合水平,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也以应试教育为主,企图让学生通过做题来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就与英语课堂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虽然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反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已经不再把四六级当作毕业证的获得要件,大学英语教学也慢慢走向正常的轨道。然而,四六级成绩依旧会在就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部分企业仍旧把级别考察当作求职者英语实力的衡量标杆。也就是说,即便是学校把证书和毕业证之间分隔开来,教师也仍旧会考虑到应试教育的现状,所以也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陷入了明显的误区。
2.方法模式化。当下,相当一部分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重点让学生学习词汇、语法句法结构、重点句型等知识,并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给学生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习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这种机械性的训练必然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而且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始终十分被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的单方面讲解贯穿了课堂发展的始终,学生并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会受到思想上的束缚和限制,这就更进一步消磨了他们的自信和热情。
3. 教材选用过于单一。教材是传递知识的介质和载体,也是引导师生展开探索活动的参考依据,教材的选材也直接影响到课程建设的质量。当下,市面上的英语教材种类多样,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持严谨且科学的态度。那些内容陈旧且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教材,必然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和潮流,也无法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毫无实效性可言,一旦被选用,学生会丧失阅读英语课本的兴趣和耐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衰退。
4.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师资队伍的缺口,师资力量不足不仅仅体现在人数上,更体现在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欠缺上。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的分配相对紧张,教育的不平衡现象尤为明显,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之后,师资的供需矛盾就变得更加突出。在很多情况下,一名教师需要同时兼顾许多班级,课时安排十分紧凑,他们无法认真地思考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无法保证自身课堂设计的细致性和全面性,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甚至连备课的时间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英语课堂质量的提升。
5. 成绩考核死板。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旧把终结性笔试成绩当作英语考核的核心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也不会把精力花费在能力的提升上,而是把时间集中在书面英语和做题上,那些英语运用能力一般但做题经验丰富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获得更多的认可与肯定。也就是说,以笔试成绩为唯一参考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同时,在应试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会变得更加功利,他们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笔试成绩而展开研究,并不是真正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技能。
三、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教师应当以全面且长远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发展,而且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打破思维的牢笼,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直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立足于教学大纲,紧扣教材,提炼出更多实用型元素和信息,梳理教学脉络和思维,不能让学生只是停留在语法和词汇的背诵上,更要让学生懂得迁移运用,用知识去解决日常沟通交流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播放英文广播或者英文电影,让学生获得充足的视听体验,领略更加地道的英语表达,提高口语能力和听力水平。
2. 拓展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識,而是要懂得“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点,更是要让学生懂得主动锻炼自身的技能,在实践中展现出优势和价值。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转换彼此的角色,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转移教学的关注点,从考试成绩转移到听说读写技能发展上,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发展的前沿成果,并多多浏览报刊杂志,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想,这样可以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好奇心。
3.优化教材编选。不同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的目标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要保证题材的新颖和生动,避免老套和陈旧的判断,还要保证知识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保证教材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同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况以及生源质量,根据教学目标编排适用于本校课堂的教材,作为正式教材的辅助工具。自行编写的教材往往具有更加明显的针对性特征,所以实用性也更强。
4. 构建现代化师资队伍。高校必须要壮大现有师资队伍,以雄厚的师资力量来支撑英语课堂的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对此,高校应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引导教师多多报考一些证书评审工作,参与科研项目,或者参与研究生学习班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充实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以更加包容且开放的态度去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另外,高校应当优化教师待遇,要采取鼓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执教,为教师队伍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5.完善评价体系和机制。教师必须要降低对终结性笔试考核的依赖,要提高过程性评价元素所占的比重,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参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挖掘优势和特长。也就是说,把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方法是不合理的,分数的高低不能完全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展现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足够优秀。同时,教师也应当改变一卷定音的模式,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完成认真程度,让评价体系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教师也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评价,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价值取向调整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展开互评或自评。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把评价体系的运行分成如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选题和完成初稿阶段,其次是自我反馈和同伴反馈阶段,然后是教师第一次反馈和学生第一次修订阶段,其后是第二次反馈和学生第二次修改,最后是反思阶段。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体现出评价的动态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应有之策,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目标的明确、方法的拓展、队伍的壮大、评价体系的完善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杨.学生与教师对比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0-61.
[2]崔冬梅.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 2019(1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