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踇趾腓侧皮瓣在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21-10-16吕廷斌谌智灵杨秋生温家堂梁欢心

智慧健康 2021年25期
关键词:指腹手部皮瓣

吕廷斌,谌智灵,杨秋生,温家堂,梁欢心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最近几年,交通运输业以及工农业的迅猛发展,手外伤发生率与来越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常伴随肌腱外露以及骨关节缺损,由于指腹功能较为特殊,患者对其外形以及功能要求较高,因此怎样对其进行及时修复在当前已经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指腹缺损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损伤,通常伴随骨、肌腱外露,其修复方法包括指动脉岛状皮瓣、邻指皮瓣、推进皮瓣、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大鱼际皮瓣等,这些方式的手术风险相对较低,但是手指皮瓣供区属于暴露区,虽然可以对创面进行覆盖,但是在修复之后其感觉、外形以及功能恢复效果并不明显[1]。有学者建议通过各种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不仅可以对手部活性组织进行保护,避免出血以及继发性感染,与此同时对于促进手部功能重建、恢复都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降低截指以及致残风险,治疗效果显著[2]。因此本文针对足踇趾腓侧皮瓣在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本院2016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的50 例指腹缺损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 例。参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20~41 岁,平均(42.15±2.55)岁。观察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2~42 岁,平均(42.69±2.48)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指腹缺损相关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其依从性良好,可以配合临床治疗工作。排除标准:将严重精神障碍以及沟通困难患者排除;排除手术依从性较差以及中途退出患者;排除拒绝本次研究患者以及临床基本资料缺乏患者。

1.3 方法

(1)参照组。该组实行手部带蒂皮瓣修复,按照创面大小以及缺损情况实行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瓣、邻指皮瓣、大鱼际皮瓣以及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对创面进行修复,并选取上臂皮肤对供区进行植皮处理。对于肌腱缺损患者,则取掌长腱移植肌腱。

(2)观察组。该组实行足踇趾腓侧皮瓣修复。对患者实行臂丛神经组织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平放于手术台,上下肢扎气囊止血带,手术之前使用四肢多普勒探测仪对第1 跖背动脉以及足背动脉走形进行严密探测,并进行标记。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第一组对受区进行清创处理或剔除贴骨瘢痕,纠正勾角畸形等,末节指骨骨折时用克氏针固定。并做好止血处理,对可供游离皮瓣吻合的指神经、指背静脉以及固有动脉进行游离,第二组即根据指腹缺损形状,大小等选取供足并对皮瓣进行设计,皮瓣大小约大于受区创面的15%。皮瓣中需包含踇趾腓侧趾底动脉、神经,并使用标记笔对其进行标记。将第一跖背动脉-踇趾侧趾底动脉走行的体表投影当做轴线,皮瓣远近端可达踇趾趾端和趾蹼处,两侧可达踇趾趾背中线。将近端皮肤切开,注意对皮瓣内静脉进行保留,对无关血管分支切断并实行结扎处理。向近端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以及神经实行解剖和游离处理,在神经、血管进入到皮瓣之后,则将皮瓣边缘切开,在深筋膜下将其掀起。按照受区情况分离神经蒂及血管长度。游离结束后将止血带松开;观察皮瓣血运正常之后将其断蒂移至受区,在对受区创面实行止血处理之后对其进行缝合、固定,并在显微镜下吻合神经以及血管。对于供区创面,要对其实行移植全厚皮片覆盖或者直接缝合,并实行加压包扎处理。手术后实行抗凝、抗感染以及抗血管痉挛治疗,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使用烤灯行局部保温处理;同时对患者血运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血管危象,则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皮瓣成活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1.5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 20.0 分析统计值,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百分号描述,开展t和χ2检验;组间值P<0.05 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皮瓣成活率

参照组的皮瓣成活率为92.00%,观察组为96.00%(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皮瓣成活率(n,%)

2.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来,在交通运输业以及农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手外伤患者逐渐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指腹缺损,常伴随肌腱、关节缺损和外露[4]。手指指腹主要位于指端外露部位,其感觉小体以及神经末梢丰富。手部功能具有复杂性和精细性,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所以,对指腹缺损进行及时有效地修复是非常重要的。手外伤后,其很容易伴随骨外露、血管、神经以及肌腱缺损或者外露,不管是对患者的手部感觉、外观还是功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其常见并且多发于青壮年。由于指腹功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对其美观度以及功能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怎样选择合理方式对其进行修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6]。指动脉带蒂岛状皮瓣、腹部带蒂皮瓣以及邻指皮瓣等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重要方式,其中指动脉皮瓣和邻指皮瓣会损伤手部创面以外区域,其会产生手术瘢痕,会对患者的手部功能以及美观度产生影响,腹部皮瓣,邻指皮瓣和鱼际皮瓣需要实行二次手术治疗,其感觉恢复较差,外观美观度低[7]。和手掌以及其他部位不同,手指指腹感觉小体以及游离神经末梢较为丰富,其感觉较为灵敏,因此及时修复指腹缺损就显得非常关键,能够促进患者感觉功能的尽快恢复,与此同时需要及时对患者实行感觉功能重建。虽然传统治疗方式能够对创面进行覆盖,对指体长度进行有效保留,但是在修复之后指体的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并不明显,无法使患者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需要对患者实行再次手术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还增加了其痛苦,延长了病程时间。所以对于指腹缺损,不管其深部组织是否存在外露现象,都可以修复感觉皮瓣。

踇趾腓侧皮瓣的神经解剖以及皮瓣血管稳定,位置较浅,切取难度小,不需要对肌肉组织进行分离;并且其接近于指腹质地和组织结构,在修复之后,手指外形美观,皮下组织相对较少,有利于精细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尽快恢复[8]。此外,其血运良好,供区隐蔽性高,在切取之后能够直接实行植皮修复或者是缝合,不会对供足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减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以及减轻患者痛苦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需要实行两处麻醉,切取范围较小,不适合应用于宽大创面,否则则会影响供足。足踇趾腓侧皮瓣皮肤外观、质地都接近于手部掌侧皮肤,适合应用于手指、拇指指腹、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但是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皮瓣静脉解剖游离和血管的精细吻合是手术成功的重点所在。因为切取皮瓣较小,切取过程中很容易偏离神经、血管轴线,进而影响手术效果。首先,在手术之前需要通过多普勒对血管分布、走行等进行探测,并据此制定出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较高的手术方案;不驱血上止血带,能够使浅静脉保持在充盈状态,能够为切取和显露提供便利[9]。其次,要先对趾背静脉进行解剖,沿着趾背静脉分支对皮瓣进行追踪解剖,之后最大程度朝向近端对进行解剖,增加吻合口管径。最后,受区应该尽可能选择血管相对较粗的指动脉,拇指则选择拇主要动脉,食指选择尺侧指动脉,中指选择桡侧指动脉[10]。在皮瓣血管蒂四周,需要携带相应的筋膜组织,不要过分暴露血管蒂,并对其长度进行控制。对于皮瓣血管蒂周围,特别是静脉蒂,无需携带皮下筋膜组织,避免对蒂部缝合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过多皮下筋膜的影响而无法对皮肤进行有效缝合;如果动脉蒂的长度在2 厘米以内,则可以携带踇指腓侧趾底动脉,也可以对踇横动脉和第二趾固有动脉进行保留;对于供区皮瓣宽度小于1.5cm 的创面,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缝合[11]。由于皮瓣静脉的切取难度较高,一般都是在显微镜辅助下实行精细解剖,首先,要对趾背静脉进行解剖,如果解剖条件不够显著,则对其趾腹皮下浅静脉实行解剖处理,这样一来不会损伤血管,血管吻合以及静脉解剖情况会对手术成败产生直接性的影响[12]。通过该方法对患者进行修复,患者的指腹有螺纹,外观饱满,弹性良好并且皮肤耐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精细功能和感觉,无需实行反复手术治疗,患者的耐受性较高。其次,供区较为隐蔽,不会对患者带来严重创伤,能够直接展开皮瓣修复和缝合,不会对供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患者缺损面积过大,则需要对该方式进行思考,最好选择其他方式进行治疗。最后,在对皮瓣静脉进行切取的过程中,其难度较高,需要在显微镜辅助下对趾背静脉进行解剖,如果效果并不显著,则需要对趾腹皮下浅静脉进行解剖,进而避免对血管带来损伤。对比手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踇趾腓侧皮瓣修复对于提高外观美观度以及缩短患者手功能恢复时间都是非常有利的,安全性较高,并且该治疗方式有着操作便捷、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临床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较高,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对于指腹缺损患者来说,通过对其实行足踇趾腓侧皮瓣修复,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皮瓣成活率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并且安全性高,其有着皮瓣可携带神经、供区隐蔽、二次手术风险低、外形美观度高等优势,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相比于手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踇趾腓侧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外观美观度,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治疗有效率以及皮瓣成活率都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指腹手部皮瓣
指腹泡水起皱的奥秘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两种皮瓣修复食中指中节以远指腹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