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16赵艳艳庞明明
赵艳艳,庞明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部,河南 洛阳 471000)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损伤所致,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治疗,可提高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1-2]。去大骨瓣减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常用方式,可有效清除颅脑血肿组织,挽救患者生命[3],但术后仍可能会出现对侧迟发性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对侧迟发性血肿预防及后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7.47±3.62)岁。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5];②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③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脑外伤、动脉瘤等因素导致脑出血;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分。
1.3 方法对侧迟发性血肿评估:术后24 h内行头颅CT复查,将手术对侧血管壁发生破裂出血、形成迟发性血肿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手术对侧血管壁未发生破裂出血患者纳入未发生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及对侧颅骨骨折、对侧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异位情况等一般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状况CT检查结果显示,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后,有9例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占12.86%;61例未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占87.14%。
2.2 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对侧颅骨骨折、对侧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异位有关(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单因素分析[±s,n(%)]
表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单因素分析[±s,n(%)]
因素 发生组(n=9)未发生组(n=61)t/χ2 P年龄(岁)67.85±3.57 67.39±3.46 0.371 0.712性别 男 5(55.56)33(54.10)0.007 0.935女 4(44.44)28(45.90)对侧颅骨骨折 有 6(66.67)13(21.31)8.158 0.004无 3(33.33)48(78.69)对侧脑挫裂伤 有 8(88.89)16(26.23)13.667 0.000无 1(11.11)45(73.77)中线结构异位 ≤10mm 2(22.22)43(70.49)7.959 0.005>10mm 7(77.78)18(29.5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对侧颅骨骨折、有对侧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异位>10 mm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多认为可能与填塞效应解除、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去大骨瓣减压术解除血肿填塞后,受压脑组织迅速回位,可反复牵拉原有受损血管,致使其破裂出血,加之术后提供一定颅内空间,促使新血肿形成[6-7]。此外,去大骨瓣减压术可对脑部组织产生一定损伤,致使部分脑部血管调节机制障碍,局部蓄积酸性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扩张脑部血管,升高血管通透性,血管周围出血,导致小血肿形成,从而增加病情复杂性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尽早找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因素并加以积极干预至关重要。
本研究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对侧颅骨骨折、有对侧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异位>10 mm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对侧颅骨骨折会对大脑血管产生损伤,是血肿形成的基础[8]。因此,术前一旦发现对侧骨折线,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防止迟发性血肿造成严重后果。②对侧脑挫裂伤以脑组织糜烂坏死、水肿、局部片状出血灶、脑表面瘀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可快速解除脑部填塞效应,引起脑部组织结构反向移位,增加脑挫裂伤发生风险,进而增加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率[9]。③存在中线结构偏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术后,其中线结构可迅速回位,从而引起切应力,增加脑桥静脉等血管破裂风险,进而形成血肿[10]。中线结构偏移越明显,对侧迟发性血肿尤其是硬膜下血肿发生率越高。针对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风险较高患者,建议复查CT或在术中用超声明确诊断,对早期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率较高,对侧颅骨骨折、对侧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异位是影响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影响因素,临床需早发现、早关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期降低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