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针对性护理在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0-16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分泌物探析呼吸机

张 艳

(开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云南 红河 661699)

伴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机械通气技术逐渐成熟及完善,在急危重症治疗放向取得较大进展[1]。机械通气治疗在临床重症患者中应用范围较广,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误吸、分泌物滞留等原因影响,使患者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病情严重容易引发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需要注重对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干预[2]。本次对于重症患者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及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2例。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本研究,需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者;排除标准:临床一般资料不完整、通气时间小于48 h者。按抽签法分组,分为一般组、探析组,探析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0.42±1.41)岁;一般组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0.36±1.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探析组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治疗:应用瑞思迈单水平全自动S9 Escape Auto呼吸机为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将气管导管的吸引管腔与一次性痰液收集器相连,同时将收集器另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设定恒定负压为150 mmHg,为患者实施分泌物、负压吸引处理。将痰液实施引流在收集器内,每4小时对患者实施一次声门下冲洗,冲洗前需要对气囊压压力进行测量,利用5 mL注射器抽取灭菌注射用水2 mL,注入到气管导管吸引管腔当中,随后进行负压吸出,反复操作2次,操作结束后继续接负压进行吸引,每日对于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质进行记录。

一般组应用常规人工气道治疗及常规护理:(1)常规人工气道治疗对于患者气管导管吸引管腔及吸引管腔实施关闭,在入院当天后每两天进行一次声门下气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并实现真菌及细菌培养实施检查。

(2)常规心理护理,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使患者提高认知度,并及时为患者进行分泌物处理。

探析组在一般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声门下吸引护理。在操作前,护理人员需要实现测压操作,同时对于气囊气压进行合理控制,有效保证气管及气囊间隙中能够有效封闭,注入冲洗液过程中控制在2 mL左右,需要缓慢进行推入,避免速度过快使患者产生呛咳,吸引力控制在150 mmHg,预防负压过大使患者黏膜受到损伤。同时由于气管插管上引流管开口会被气管痰痂及气管黏膜堵塞,会对于分泌物的吸出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对于每日分泌物量进行严格记录。如无分泌物吸引,需要定向在腹腔内实施0.9%氯化钠溶液注射,保证畅通性,同时协助患者清除痰痂及更换体位,保证引流畅通。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吸痰,预防对患者气道黏膜产生损害,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式,需要注重避免冷凝水进入雾化吸入器及气管插管中,如患者使用镇定剂,每日需要对其意识状况及镇静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对于镇定剂使用量、维持时间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病原学检查结果(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患者需要为护理人员的服务及专业水平实施评分,不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满意:分数61~80分;很满意:分数81~100分。总满意度=(患者总数-不满意总数)/组间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原学检查结果比较

干预后探析组患者细菌检出率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原学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两组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探析组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s,d)

表2 两组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s,d)

组别 例数 ICU留住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探析组 41 12.93±2.88 7.61±1.52 22.45±2.44一般组 41 20.24±2.93 15.63±1.72 32.21±3.62 t 11.3928 22.3722 14.3153 P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

护理满意度比较中,探析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n(%)]

3.讨论

机械通气为重症监护室中为患者抢救的重要操作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但此种方式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为获得性肺炎。据相关研究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9%~70%,此病致死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此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口咽部位出现屏障损害,鼻胃管的应用使患者食管括约肌及吞咽反应功能减弱,对于胃部反射产生抑制,影响胃肠张力。容易引发误吸,会导致气管导管、气囊上大量滞留真菌及细菌。患者吸入呼吸道后会引发呼吸系统感染。此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4]。

为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患者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方式实施治疗,同时,通过恒定负压为患者实现气囊分泌物吸引,可将气囊中的分泌物有效清除,避免吸引间隙引发气囊短时间内产生滞留,同时有效预防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减少患者不适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合临床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缩短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病情,帮助患者减轻社会负担及家庭负担[5]。

本文研究显示,探析组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均低于一般组(P<0.05);对比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探析组时间均较短(P<0.05);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于一般组较高(P<0.05)。说明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治疗及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续声门下吸引治疗及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帮助机械通气患者缩短ICU留住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使机械通气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分泌物探析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VR阅读探析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