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一流学科”建设 打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品牌

2021-10-16张男星孙继红

世界教育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信息工程一流

张男星 孙继红

编者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于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为深入了解该校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教育治理与服务社会方面的情况,本刊专访了该校校长李北群。

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不动摇,积极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规律

《世界教育信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是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

李北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学校长期坚持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学校回归全国重点大学梯队的重要里程碑。为什么说是“回归”?这要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历史说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于1960年,早在1954年时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竺可桢先生就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1959年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先生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筹办水文气象学院问题,并做出建院决定。可以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创建伴随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并适应当时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符合当时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978年,經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学校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进入全国重点高校的行列表明国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重视,也是对学校建校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学校于2000年划转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并于2012年建立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三方共建体制。61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不动摇,积极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规律,在特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这些都为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教育信息》:面对新的发展使命,学校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寻找自身的办学定位?

李北群:学校经过体制划转之后,实现了从封闭办学到开放办学、从单科性高校到多科性高校、从教学型高校到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变,促使学校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作为一所以气象为特色的高校,其发展离不开中国气象事业,应毫不动摇地紧紧依托行业,在服务行业中求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由封闭、行业办学转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开放办学,充分利用行业和地方两个优势。特别是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后,学校坚定了“一流学科”建设与坚持行业特色发展是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此,学校确立了两大发展任务,一是冲击世界“一流学科”,二是面向服务国家、地方、行业发展;提出了“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继续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进行开拓,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协同发展共同体;深化特色发展,充分彰显行业特色、学科特色、管理特色、文化特色,推进学校进一步实现转型;同时提出“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

《世界教育信息》: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发展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应该如何协调“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与学校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

李北群: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结构,分层次进行学科定位,鼓励所有学科在服务依托行业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学校于2006年提出建设“大气科学学科特区”的措施;2018年,提出“信息工科特区”。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上提前谋划进行了顶层战略布局,构建“一体两翼三维”的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格局:以大气科学学科群建成世界一流为主体,以环境生态和信息工科学科群建成国内一流为两翼,形成基础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一流学科群的三维学科生态体系,服务气象行业国家战略和江苏地方产业发展,形成主体为高峰、两翼为高原、基础学科为高地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同时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自主设置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应用气象学、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雷电科学与技术3S集成与气象应用、空间天气学、地表圈层与过程、气象信息技术以及环境气象学科方向;培育人工智能、新材料、应急减灾等一批新工科专业。

二、推进“合纵联横、共建拓展”的

共建体制创新,打造全方位的

“行业、校企、校地、校所”格局

《世界教育信息》:面向行业需求,学校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李北群:2017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推进“合纵联横、共建拓展”的共建体制创新,打造全方位的行业、校企、校地、校所等共建体制格局。在行业共建上,与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及各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拓展科教资源;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海洋环境预报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建资料同化研究和应用联合中心等,共同开展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科学研究。在院所共建上,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全面合作,每年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300人;开展“一院对接一所”活动,校内各二级学院均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形成实质合作。在国际共建上,促成世界气象组织和教育部签署《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协议》;与耶鲁大学合作成立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在校地共建上,与南京江北新区、无锡、苏州等建立校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在校企共建上,与墨迹、象辑、航天宏图等行业独角兽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气象产业服务;与华为技术公司共建华为学院等。共建体制的创新进一步为学校拓展了办学空间,集聚了办学资源。

三、实施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与发展方向

《世界教育信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请您谈谈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北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我国气象行业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占全年气象行业引进人才的50%左右。学校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出发点,着力实施分类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兴趣与发展方向。第一,设立荣誉学院,实体运行长望学院,培养一流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强化数理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院95%以上学生升学或出国留学。第二,设立龙山书院,实施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大类专业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培养。第三,设立雷丁学院,引进雷丁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85%以上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攻读研究生。第四,设立藕舫学院,统筹多部门联动协同双创教育工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高水平竞赛中屡创佳绩。

四、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促進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科学研究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学校在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对接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北群:产教融合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科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校区、园区、景区、社区一体化的“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中国气象谷”,探索政府、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围绕气象装备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孵化,商业气象服务,气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遥感与测绘,环保监测与环境治理服务六大产业方向,汇聚一批世界一流的行业领军人才,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气象科技成果,吸引一批高科技气象、环境、信息类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形成教育、科技、产业、服务相互融合的气象产业高地,将中国气象谷打造成教育与产业联动的“中国样本”。

五、以“气象文化”作为学科文化建设方向,培养有情怀、有格局的气象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在将学科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北群:学校以“气象文化”作为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方向,传承我国老一辈气象事业建设者“艰苦朴素、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将培养有情怀、有格局的气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让未来的气象事业建设者了解并传承气象文化,由校领导组织牵头深入挖掘学校建校与办学历史,并通过“信大史话”的课程形式对本科生进行讲授;强化立德树人,着力打造专业与思政紧密结合的育人体系,培养坚守行业使命的一流人才。通识课安排校内外的名师大家授课,如秦大河院士的“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许建民院士的“大气科学导论”等,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定期召开气象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气象印记·美丽中国”主题活动、“323”世界气象日等,将行业特色文化深入渗透到人才培养中,将气象精神和文化融入专业思政教育,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

六、积极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世界教育信息》:学校在完善内部治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北群:高校运行与发展的本质是一个基层凝聚的过程,只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开言路、坦诚探讨的文化氛围,才能克服作为“巨型组织”的高等教育机构在运行中产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分歧、困境。学校在内部治理方面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专家咨询、党委决策、行政执行、效率优先”的科学治理模式,通过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不断推动内部治理创新,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原有管理体制机制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以校院二级分权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将下放部分资源权、人事权、财务权,由学院对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师资队伍、国际化工作等各方面制定合理的指标进行目标管理,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切实激发学院的内生动力,实现从校办院到院办校管理的转变。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娜迪拉·阿不拉江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信息工程一流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探析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