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2021-10-15陈青州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价值

陈青州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7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为研究對象。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腹部CT检查的认识。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检查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腹部C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准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急诊腹部CT;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01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是指由肠系膜血管功能不全和肠肌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坏死。该病急诊检查存在一定困难,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及时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开放手术由于其巨大的危害性和不良反应,不易被接受。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但对腹部CT检查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急诊部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持续性腹痛30例,初期阵发性,中期为持续性。疼痛位置:上腹部41例,全腹痛33例。部分患者伴有恶心、腹泻、血便症状。20例患者伴有压痛感、反跳痛;10例仅为腹部压痛,无反跳痛;15例患者压痛无明显症状;10例患者高热。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6.2±5.4)岁;原发性高血压9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脑梗死8例,肝硬化10例。研究组男14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47.3±5.6)岁;原发性高血压8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脑梗死11例,肝硬化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DSA检查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2)伴有刀割样疼痛、绞痛、腹胀、呕吐、排便困难等现象;(3)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性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者;(2)中途退出者;(3)依从性不高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检查前行麻醉,减缓不适确保手术有效开展。于疼痛位置做切口,观察腹膜状态,清理残留物。剖腹探查术:患者保持平卧位,确定病变位置。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D-二聚体和尿淀粉酶升高。

研究组行急诊腹部CT,患者呈仰卧位,足先进。引导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腹部薄层,由T10椎体水平至髂嵴连线。参数设定:管电压120kV,电流150mA,扫面层厚6mm,准直器宽1.5mm。造影剂:三代显碘比醇90~100mL,注射速度每秒4mL。ROI为降主动脉,自动触发阈值设置120HU。扫描后选择层厚1mm,B30fmediumsmooth重建原始横断面薄层图像上传,创建冠状面、矢状面、VR血管成像。若病变位置难以清楚展现,考虑是否需采用其他方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诊断精准率、检查时间、失血量、检查费用;(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高热、腹腔内出血;(3)比较患者及家属对腹部的CT检查认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研究组诊断精准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检查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患者及家属对腹部CT检查认识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腹部CT缺少认知,普遍认为两种诊断效果一致,无需选择腹部CT检查;研究组患者及家属认为急诊腹部CT精准性更高且机体损伤小,能为医生确诊与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因此,有必要选择腹部CT检查。表明患者选择何种检查方法70%取决于患者及家属对腹部CT的认知程度。

3 讨论

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调查,发现男性更容易患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并且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患者发病之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恶心等症状,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医院应该及时对急性持续性腹痛进行确诊,在这一背景之下,本院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分组实验,最终发现对照组患者利用剖腹探查的确诊率比实验组患者利用CT腹部检查的确诊率高,但是对照组患者检查之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概率较实验组高,由于急诊腹部CT检查不需要患者进行手术没有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治疗的复杂性,因此对于急诊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可以首先采用急诊腹部CT检查的方式,当利用这种方法无法确诊,再选择其他检查方式。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临床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并不多见,但是由于其致死率较高,进而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有效保证患者临床疗效,在其早期诊断中必须有效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另外,笔者了解到,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属于临床急腹症,因此,患者需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以保证后续质量方案的准确制定,确保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应用腹部CT越来越广泛,并且有相关资料显示,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中,使用腹部CT失血量较低,诊断时间较短,综合效果较为显著。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C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常规开腹探查、血管造影,属于有创诊断方法,尤其是前者,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随着CT技术的发展,其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价值凸显出来。已有研究指出:急诊腹部CT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确诊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CT表现主要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主要为高密度血栓影、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为:(1)受累肠壁变化。发病早期,肠壁缺血表现出薄纸样改变;随着病情的加重,肠壁水肿增厚,经CT分期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减弱。在分期增强扫描中,其特征不一,在早期发病时动脉供血正常静脉回流受阻,肠壁强化明显且持久;而随着肠壁瘀血的进展,强化可能降低,在坏死时不强化。因而又有学者提出可以将肠缺血分成三期:初期表现为肠壁的可逆性缺血,管壁水肿痉挛。中期表现为持续性缺血,出现肠壁内渗血征象。末期表现为长期缺血引起的肠壁全层坏死。(2)肠梗阻征象。在供血减少时,肠壁的张力降低,肠蠕动逐渐消失,导致肠管的扩张;而且在缺血缺氧、肠腔压力的影响下,肠壁以及肠系膜血管的渗出明显增加,导致肠腔内充满液体,出现肠梗阻,也可能表现出高密度渗血,经CT检查可见液气平面。(3)肠系膜水肿、腹水。该征象反应的是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经CT检查可见肠系膜密度升高、周边脂肪间隙界限模糊;腹水一般发生于疾病的中后期,多伴有肠壁坏死。(4)肠壁、肠系膜积气,这是由肠腔内大量积气产生高压气体,经坏死肠管黏膜进入到血管和肠壁间引起的,该征象较为少见,多发生于肠壁全层坏死后。本研究结果显示: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分期增强扫描,且CT分期增强扫描在血栓的显示上明显优于CT平扫。相较于CT平扫,CT分期增强扫描的敏感度更高,有利于观察到多种特点,如:肠壁过厚、过薄,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等,而且分期增强扫描有利于确定图像相应的分支,有利于明确病灶部位。分期增强扫描有利于准确发现血栓,确定血栓的形态、大小范围等,而CT平扫虽然也能发现血栓,但是其往往易出现低估病变程度的情况。另外,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后处理工作站,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分期增强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如:去除骨骼、血管部分,仅保留肠系膜动脉部位,立体多角度的观察病变情况。在分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中,其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一般一次屏气即可完成扫描,避免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影影响。综上所述,急诊腹部CT检查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应用价值高,分期增强扫描应用简单、安全性高,扫描时间短,且诊断准确率高,同时利于临床医师准确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传统的开腹探查和肠系膜血管造影对患者的危害很大。通常情况下,当上腹部情况不明,但情况紧急、危险时,会采取开放性探查,确定腹部病变并积极治疗。但开放性探查的风险很高(腹腔感染、麻醉意外等),无法避免。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急诊腹部CT对amvo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CT能准确诊断是否有栓子、闭塞、肿瘤浸润,判断缺血肠袢,从而确定缺血原因,观察肠缺血等脏器并发症,排除其他急腹症。二维多平面及三维血管重建的建立能清楚显示肠缺血的情况,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本病的CT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前者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血密度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后者分为变薄、增厚和膨胀。结果表明,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检查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4 结论

总之,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出率高,无出血,对机体损伤小;同时,有利于准确诊断肠系膜血管栓塞,明确栓塞部位,观察肠缺血等脏器并发症,从而排除其他急腹症。此外,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柯.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9,(5):2911-2912.

[2]张柯.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9,(5).

[3]郭丽丽.急诊腹部CT诊断结合中西医治疗应用于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128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35):98-100.

[4]徐俊喜.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9,(15):377-378.

[5]颜显杰,李文,杨桂汉.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2):1348-1349.

[6]赵燕.急诊腹部CT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9,(31):104-105.

[7]张浩亮,杜海,武轶非,等.64层螺旋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2(11):1884-1887.

[8]王良根.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9,26(6):23-24.

[9]鲁观春,杨有优.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2(2):130-132.

[10]纪昌焕,杨海南,陳绵荣,等.MSCTA与CT平扫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2(6):71-73,76.

[11]梁萍.血管、腹膜及肠系膜源性急腹症的MS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6(9):1296-1300.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给”的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