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淖之歌

2021-10-15吴小龙

广西文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叶芝悲剧战争

1935年6月13日,步入晚年的叶芝七十岁生日。这一天,他收到青年诗人哈利·克里夫顿赠送的一块中国乾隆年间的天青石雕。也就是从这时起,叶芝开始酝酿,一年后写成了他本人称之为“我近年最好的作品”,一首以这件礼物为题的诗。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天青石雕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深刻唤起并映现出叶芝——一个颓颓老矣、终身打磨诗歌艺术的老诗人——自己的问题:关于死亡的问题,关于如何克服死亡情绪、迎来快乐的问题,关于艺术与文明的永恒性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关联着叶芝隐秘难知的内心,要追踪它们何其难矣!所幸的是,叶芝剥去种种芜杂和缠绕,结晶成了这首《天青石雕》。它当然是值得细读的——毋宁说,它是一首极有难度的诗,文德勒就说:《天青石雕》在测试一首“严肃的”诗里可以容纳多少怪诞的事物,频繁摇摆于古怪和严肃之间。而除了繁复炫目如万花筒一般的意象和典故外,它们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其天马行空般的跳跃性也让人迷惑……也许,作为叶芝晚年的代表作,如同任何精湛的艺术品一样,要想读懂它们,我们需要专注地倾听它——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逗点,倾听其中隐藏的回声。

一、一个战争场景:存在的泥淖与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高度关注现实与政治的诗人,时代环境引导了叶芝。叶芝写作此诗的上世纪30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战争的阴影笼罩着爱尔兰,也笼罩着叶芝。战争为叶芝提供了一个现实切入点。更为关键的是,它也让叶芝把自己关切的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它牵系着人的生死、城市与文明的存亡,在战争中,一切都可能被“夷为平地”、归于尘土;它席卷一切,是一股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可怕力量。而从效果上来说,没有什么比战争的破坏性和震动来得更直接、更有冲击力,也没有什么比它更引人关注、引发关联。因此,诗的第一节并未直接写坚硬冰冷的石雕,而是出現“偏题”,先写水深火热的战争。叶芝是希望,由此更有力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那么,叶芝是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呢?下面,我们来逐一看叶芝的诗句。

首先是提问的角度,“我听歇斯底里的女人们说”,叶芝借助于一个更容易引发关注的角色——“歇斯底里”的女人,提出问题。显然,“女人们”不同于男人,就感受力来说,她们更为敏感,更能敏锐地触发内心和外在细微的变化;就承受力来说,她们更为脆弱,也往往放大对现实的反应,易于外露的情绪常常被放大,乃至扭曲变形,变得“歇斯底里”。叶芝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提问者,最有力度地呈现、放大人们对战争的反应。

经由这样的提问者,叶芝牵出了“质问”的对象,沉思诗歌的价值、艺术的意义。“她们厌恶调色板和提琴弓,/厌恶那总是快乐的诗人”,叶芝调用象征:调色板—绘画、提琴弓—音乐、诗歌—文学——它们极凝练而极富象征性地代表了所有艺术。同时,全诗聚焦的“快乐”问题也在这里第一次被提了出来。沉湎于日常的女人们的质问,就是针对艺术以及由它带来的“快乐”,她们提出的问题是:面对战争,生命都不复存在,诗歌(艺术)何为?面对死亡带来的绝望,“快乐”从何谈起?脆弱的女人们放大了现实场景,她让战争横亘、死神逼视,向艺术提出了一个现实的生存论问题,她让艺术的“快乐”显得轻佻。显然,这种质问是有力的、不可反驳的。

这种对诗歌(艺术)的态度,后面一行从“常识”的角度进行了强化:“因为人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叶芝使用了“everybody”这个词,人人都不能例外。这一句后面没有标点,因此,在句法上它既关联着上一句,像一个常识的答案:面对战争和死亡,人能因艺术而“快乐”吗?不能。同时,它也关联着下一句,问题如何解决?不同于艺术,它给出了另一种答复:“(如果不)采取极端的手段”,在人们眼中,唯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才是解决的办法。这里重在对比:绘画、音乐和诗歌(文学),它们都于事无补,对世界、对现实没有改变,因为它们都置身事外,是一种(艺术的)观看、旁观(eye);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而言,关键是“采用手段”做些什么(done),它是行动——即使是极端的手段。通过这种“看”与“做”的对比,诗歌艺术的无力被进一步放大。

为了强调战争的毁灭性和残酷性,叶芝在后面写道,“飞机和齐柏林艇就会出动,/像比利王一样投放炸弹”,飞机和齐柏林艇都是当时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代表着毁灭和人类破坏的极致。而战争最惨烈的结局,是“(直到)这座城被夷为平地”。叶芝在这里间接提出了文明的永恒性问题。城市是现代化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战争让它们“夷为平地”,原文是“lie beaten flat”,它在强调,在战争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土地上的所有建树,文明,都将被“打败”,归于废墟和尘土。也许,这里也预示了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对于战争和灾难,不但艺术无力,人的行动(done)也于事无补,恰如《利维坦》中勾勒的复杂人性,它蠢蠢涌动的暗流让人陷入战争。

这两句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外在力量(战争)和人的力量的对比与呈现方式。外在力量——巨大的飞机和齐柏林艇临空笼罩,自上而下俯视,炸弹也是由上而下,对于大地上尘土般肉身的人而言,是一股可怕的力量;而炸弹在城市爆炸,从下向上升腾恐怖的蘑菇云,是对这种外在力量的放大,具有最大的视觉冲击力。它就像战争的炫耀,张牙舞爪,让战争和死亡的恐怖感最大化。与外在力量呼应和对照的,就是城市的“被夷为平地”,人类的努力、人类的文明被战争摧毁。最后一行中的“lie”总结了这种关系,同时也成为后面诗节的起点。Lie,它依附于土地,是人最懈怠、最无力的状态。第一行中的提问者(女人们)也呼应了这种处境,因为女人代表阴柔、驯服、妥协,对现实无能为力。

“lie”是泥土的呼唤,暗示人与土地最原初的关系,它将我们带向本文的母题——东西方神话的共同主题:在西方,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源于尘土;在东方,人也是女娲用尘土和水混合捏制而成。人并非神性、超越的存在,人是陷于泥淖之中的沉重肉身,是泥淖性存在。这一节充分展现了人陷于泥淖的无力感。这里的人并非抗争者,并非柏拉图对人的那个古老定义——“直立行走”,一种与土地构成冲突和抗争的力量,而是妥协者,妥协于尘土本身。战争,让人的这种存在变得尖锐:它让人处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带来混乱、灾难和死亡,它将人“打回原形”,它将人的所有作为——文明的象征、平地上挺立的城市,夷为平地,也让人如同万物一样,最终归于尘土。

至此,我们看到,第一节表面写战争,实则通过战争提出了叶芝关心的问题:死亡的问题,诗歌艺术的价值问题,文明的永恒性问题。叶芝理解和同情人们对于艺术的质疑,为了更好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唤起最大的关注,在技术上他做了诸多努力:借助于女人们歇斯底里的呼喊(情感的极致),通过战争毁灭性的灾难(后果的极致),通过从上到下笼罩的杀伤性武器(恐怖性的极致),通过炸弹生起的蘑菇云(视觉效果的极致)……叶芝将所有问题集中于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战争场景,他借助亲历者,借助场景化,让这个转瞬即逝、极具画面感的惨烈场景,一个血淋淋的镜头,生生横亘眼前,带给你最强烈的体验!当他放大这种灾难性场景时,他的问题也因之得到了最大凸显。

二、悲剧艺术:对现实的模仿和痛苦的纾解

上一节中所说的,人类“采取极端的手段”,似乎暗示着人类行动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就像它的原文“drastic”,字母内部清浊音的激撞、摩擦,演化为另一个词语“tragic”(悲剧)。而第二节,叶芝将从现实层面转移到艺术(悲剧)层面,开始对第一节提出的问题尝试进行回答。

在第一节中,叶芝通过战争提出了死的问题:如果说为了唤起读者注意,增强对问题的体验,第一节呈现为一个被放大的场景(scene),那么第二节则开始对它进行“聚焦”,通过“人生的落幕”建立起了与这个戏剧化“场景”的关系;而如果第一节只涉及对战争的事实性描述,那么第二节则已延伸向对战争的后果(死)的承受问题。叶芝让它落到了他曾在信中提到的“悲剧”问题上。为了让两者有效串联,叶芝将在两个有些含混的层面谈论悲剧,一是作为现实生活的“悲剧”,二是作为文学体裁的悲剧,二者通过“舞台”这一极具象征意味的形式——它既关注现实,又关联文学——建立起了关系。

在第二节中,叶芝深化了对战争毁灭性的理解,首先是承受主体的扩大。叶芝说,“悲剧”和痛苦的承受主体不仅是身处战争中的人,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在扮演各自的悲剧”。更重要的是,这一句表达了叶芝对悲剧本质的看法,悲剧引导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他重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表述——悲剧即对现实的模仿,是对命运深刻的、艺术化的表达,这种表述呼应第一节,建立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第二、第三行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的含混关系,并深化了悲剧承受主体的普遍性,“哈姆雷特在那傲然走着,李尔在那,/那是奥菲莉娅,那是考娣莉”。这一次,叶芝借用了莎士比亚的两大悲剧《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一方面,这两句诗中,“在那”“那是”,均两次重复,这种具体指称性与经典戏剧人物的搭配,造成了现实与艺术含混的魔幻效果:悲剧并非与现实生活隔绝,艺术并非虚设的桃花源,悲剧普遍适用于现实,悲剧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另一方面,在强调普遍性的同时,叶芝的镜头从第一节中的群体拉近到个体,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李尔与考娣莉,他们都是处身伦理关系中的人——父亲被杀,爱人死亡,叶芝从泛泛的人与人的关系,跳转到家庭悲剧,他突破了第一节对战争之惨烈的冷漠旁观,而介入了悲剧强烈的主观感受。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悲剧的不可抵抗性,以及与死亡问题的关联,“(可是,)若演到最后一场,/ 巨大的剧场幕布就要落下”,这就是生命的终结,是死,这种必死性,延续了第一节,它无法逃脱、无法避免,不可阻挡。

那么,令人绝望的必死性如何承受呢?叶芝转向了悲剧艺术的功能问题。“若他们无愧于这剧中的重要角色 / 就不要中断他们的台词而哭泣。/他们知道哈姆雷特和李尔是快乐的;/快乐改变着那所有的恐惧。”这里的代词“他们”是含混的,前面,为了深入现实和艺术关系,叶芝提醒,所有人都是悲剧现实的参与者、主导者,是痛苦的承受者;同时,每个人也是悲剧艺术的观看者和扮演者,是痛苦的纾解者。而这一句中,叶芝笔锋模糊一转,开始立于悲剧艺术,立于演员和观众的视角,他强调,如果表演得好,无愧于悲剧中的角色,就不要停下来哭泣,不要让现实打断艺术。戏剧艺术具有独立性。在第一节中艺术被质疑后,他试图回答人如何承受痛苦,在这里第二次提到“快乐”——他的答案立于亚里士多德,是悲剧艺术所带来的宣泄、纾解功能。“快乐改变着那所有的恐惧”,“改变”原文为transtiguring,即艺术的转化,也是对死的承受的转化。因为艺术的模仿,“死”转换了形式,死“转化”于作为艺术的悲剧中,变得可以承受;而快乐来自艺术的愉悦:表演与欣赏的愉悦!

因为舞台,叶芝将漫长的人生做了极简化的表达,“所有人都曾追求、寻获与丧失”,“死”是“灯光熄灭”,是最后的丧失。我们看到,如果说第一节将重点放到一个具体的战争场景,人因这种巨大的视觉冲击而无法承受,那么在这里,镜头逐渐拉远,时间延长,从一个场景延长到了人的一生,从“战死”延伸到“自然死”。对于死亡的态度,人们已经接受“每个人终有一死”,不同于第一节中的恐怖和震惊,这里有了释然的达观,因为时间、距离,人的情感得到了化解,就仿佛死的问题和人的痛苦可以在时间中稀释一样。悲剧艺术带来了快乐,它对于有限的人生而言,无异于天国之光,“天光照进头顶:/ 悲剧达到了它的极致”,此时,人生的谢幕是悲剧艺术的完成和圆满,天光是艺术的极致,是快乐的极致!叶芝在后面的诗行中做出总结:“即使哈姆雷特游荡,李尔狂怒,/所有的帷幕同时落在/成千上万个舞台上,/它也不会增长分毫。”叶芝是在对悲剧艺术作补充说明:现实的情感不同于艺术的情感,艺术的快乐不被悲剧人物的情感所左右;艺术的快乐是绝对的,对它的感受永远是个体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灾难力量(“同时落下”)无关,与灾难的大小(“成千上万”)无关。

细看整节诗,我们发现,第一节中那种对人构成压制的外在力量仍然贯穿这一节:第一节中的飞机、齐柏林飞艇、炸弹,它们都是自上而下,“从天而降”;而这一节中,人生的幕布落下,乃至最后“成千上万”的“所有幕布同时落下”,它所象征的“灯光的熄灭”——也就是人的死,那种比战争更为直接、更为普遍的力量,也像上帝的雷霆一样是自上而下(drop)降临。这种外在的、必然的、无法抵御的恐怖力量,贯穿了整节诗,而第二节的悲剧艺术因顺了这种力量,是对这種力量的描述和模仿,没有积极的反抗,它所带来的快乐——艺术愉悦的“天光”,也是从上到下,没有任何变化。我们也发现,因为悲剧艺术对现实的深刻模仿,上一节中提到的人深陷泥淖的存在在这一节中得到了充实,变得丰满而真切:人在泥淖中挣扎,基于肉身的爱欲而“追求,寻获,丧失”,在时间的流转和变动不居中,在生死的羁绊中,人经受人间百态的无尽变化,感受“恐惧”、“徘徊”、“愤怒”、死与“极乐”。

我们看到,第一节提出了死的问题和艺术价值的问题,而第二节既是对第一节的延续也是对第一节所提问题的辩解。叶芝将它集中在悲剧上。通过它,叶芝串联起了现实与艺术的关系,他扩大范围,延长时间,由现实战争、死的问题转化为模仿的艺术,并由悲剧艺术来回答现实问题:悲剧艺术让人得以在情感上宣泄、纾解,获得了快乐。然而,它所带来的快乐,它“转化”的乃是人的主观感受,那从上而下笼罩的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仍在。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答。

三、宗教与哲学的面向:朝向永恒的努力及其失败

第一节提出人的生死问题,第二节在解决方案上诉诸悲剧艺术的宣泄和纾解,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于是,第三节开始尝试其他的解决方案: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并开始讨论文明的永恒性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他们来了:或徒步,或乘船,/或骑骆驼,骑马,骑驴,骑骡”,在这两句中,从原始的徒步,到运用工具,到利用各种畜力,人们穷尽了不同的解决方式。连续、短促的动宾短语,如同解决问题的艰难与匆忙,如同人类执着的意志。同时,“徒步”“驾船”“骑马”等行进方式,是人类对于不同事物、工具的征服,据傅浩先生注释,代表着人类在时间之河流中所创造的不同文明,象征着不同的宗教形态。所以,这些努力都归于一种解决方式:信仰。

然而,信仰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信仰听从那自上而下的超越性(神)的召唤,是一股强大、执着的力量,但也是一股原始、非理性、盲目的力量,它把自身的力量让渡给一种超越的力量。Camel-back,horse-back, ass-back, mule-back,连续出现的“back”似乎就在提醒我们,信仰并非自身对问题的正视(face to face),而是与原初动机背道而驰。不同的信仰各行其是,而一旦他们碰撞,就是冲突的力量——不同文明的冲突。在这两行中,七个短语、七次停顿,节奏加快,就像战争中无序而纷乱的铁蹄,践踏着文明。文明的力量成了毁灭的力量。这似乎呼应了第一节,再次对人类行为进行了质疑,人类“采取的极端行动”就是战争的源头,只是,第一节让人看到了“头顶”科技的毁灭力量(飞艇和炸弹),而这两句,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脚下”原始的毁灭力量。它们都是因人类的盲目而带来的灾难,叶芝用一句诗总结:“古老的文明置于刀剑之下。”

如果信仰有着非理性和盲目性,让人类文明毁灭,努力付诸东流,那么人类的理性呢?如果人类依靠自身的认识和智慧来解决问题,结果会不会更好,这种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方向是否会不同于前两节的妥协和无力,让人获得尊严和荣耀?在西方世界,智慧是古希腊哲人的象征,希腊哲学作为一种证实自身力量的方式,震惊了世界——于是叶芝将目光转向了古希腊哲人的解决方案,以古希腊哲学代表文明与毁灭的力量进行角力。

后面几行聚焦的是雕塑艺术:古希腊伽里马科斯的大理石雕刻——不同于瘫软的色泥、缥缈的音符和纤细的诗行,似乎坚硬的大理石雕刻更能表达对于永恒的诉求。“伽里马科斯的手工艺品,/他雕刻大理石如同青铜”,伽里马科斯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雕刻家,他“发明以旋凿雕刻衣纹,曾为雅典守护神庙制作过一盏金灯及一个棕榈树形的青铜长灯罩”。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金灯代表着光明,是黑暗、蒙昧和无知的对立面,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理性的启蒙。叶芝巧妙地将古希腊的哲学和艺术融为一个具象的金灯,并只是说“灯罩”——灯罩是守护灯火的,意在强调这种“守护性”:守护人类的智慧(文明)之光。伽里马科斯的手工艺品,其实就是捍卫和保留人类文明永续所做的努力。所以,不同于第一节中炮火下归于尘土和灰烬的城市,伽里馬科斯面对的不是泥土,而是大理石;他还希望他的大理石雕塑就像青铜一样——青铜是当时人们能锻造的最坚硬的物品,代表不朽和永恒。

“当海风席卷那角落,石像上的 / 衣纹仿佛要随风飘升,没一件伫立;/他那长长的灯罩,状如/纤细的棕榈树干,只立一日。”在诗中,叶芝表现了伽里马科斯艺术的精湛,他发明的旋凿雕刻衣纹让作品栩栩如生。这是人类自身企向永恒的努力!对比前面诸节,我们来看古希腊哲人所做努力与外在力量的变化。在第一、第二节中,战争、死亡等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从上而下笼罩——飞艇、炸弹、帷幕、天光,文明的“城市”最后“被夷为平地”,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叶芝用“lie”来强调。但在第三节,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类的主体性,面对“自上而下”无可抵御的力量,人不再无力地瘫倒(lie)在地,而开始进行“自下而上”的反抗,做积极的努力:不同于“drop”、无力的“lie”,人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力量,雕塑“伫立”的原文“stand”,衣纹“飘升”的原文“rise”,都在宣示人们自下而上的反抗的力量;不同于生命的短暂(short),“长长的灯罩”(long)暗示对守护人类文明永恒性的希冀。“stand”“rise”“long”,是人类致力挣脱泥淖性,让自我挺立、文明不朽的努力。

然而,即使千回百转,这种努力的结果又如何呢?第三句做出了预示,“而他们与其智慧走向毁灭”,尽管他的艺术创造生动而精湛,尽管他雕刻大理石如同青铜,但是,面对“海风席卷”,面对摧枯拉朽、翻天覆地的狂风暴雨,面对时间的沧海桑田,他的艺术就像衣纹一样,柔软、脆弱而无力;面对海风的无所不在、席卷一切,人的所有努力都显得渺小,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同样,那守护文明之光的“灯罩”,渴望长久、永恒(long)的努力,也是“纤细的”(thin),脆弱如“棕榈树干”(而非青铜),所以,伽里马科斯希望守护人类文明获得永恒的艺术——大理石雕像,最终在历史的河流中“只立一日”“没一件伫立”,以失败告终。

人类的努力一次次付诸东流。然而,似乎本节的前两句就对此给出了回应:不同的文明形态仍在不停地“come”(到来),生活依然在继续。在叶芝的诗学观里,人类文明有着周期性的循环,人们前仆后继,文明也因之更迭。前两行与后两行刚好构成一个闭合的圆环:“万物倾倒又被重新建立,/而那重建的人们是快乐的。”没有永恒的文明,然而,文明也在不断重建。叶芝以此回避绝境:历史的重复性,“万物”的重建,那被拉长了时间线的“轮回”,在个人短暂的一生中被体验时,仍然是崭新的经验,所以,悲伤、绝望仍然可被当下的小欢喜所取代,全诗第三次出现了“快乐”——又一次“无奈”的“快乐”!

这一节值得注意的,还有时间和空间上处理的变化,三节在不断拓展,而第三节到了一个极点——相比第一、第二节,这一节在时间上,延伸为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在空间上,则跨越世界各地,涉及多种文明形态——这是诗歌发展的逻辑,当然也是模糊真实、缓解由死亡问题带来的痛苦的需要。这一节里,为了回答好人的死亡问题,对抗那自上而下笼罩的外在力量,人开始做积极的努力,努力挺立自身的主体性——信仰和自身理性的启蒙。不同于第一节、第二节中人的妥协,人希望自己的泥淖之躯能在文明史上,如青铜般留下永恒的印记。只是最终,这种努力也失败了,人类文明无法得到永恒的保存;所谓的“快乐”,完全是在一种“历史的遗忘”中“建立”,人被迫生活于自身短暂人生的小确幸之中。

四、天青石雕:一个和谐而富生意的中国场景

终于,第四节承接上一节的大理石雕刻,触及了这首诗的主题词,开始直接谈论中国的天青石雕。在这节诗中,叶芝粗略呈现了石雕上的一个场景,勾勒了石雕上的主要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就像你一眼瞥到的天青石雕的轮廓——你还没来得及看其中的细节:天然的纹理,材料的缺陷,以及时间带来的磨损和变化等。

正如我们曾提及的,在一首以天青石雕为主题、共五节的诗中,直到第四节才涉及石雕,是不是有些“偏题太远”?当然不是。让我们来细看它与全诗主题及前三节的关联:

一方面是在场景和时间上对前三节的呼应和延伸。为了回应问题,第一节的一个即时性场景,到第二节被移到了一个舞台,在时间上延长为人的一生;第三节则进一步拓展——世界不同的文明形态、整个人类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极限。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于是,这一节呼应第一节,回到了一个即时性场景,对石雕的场景进行了描摹,似乎希望在另一个场景对那困扰已久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第一节对绘画、音乐和诗歌的价值进行了质疑,而这一节表面上是对雕塑的描摹,实则让三种艺术融汇一处:石雕上的人、物,就像凝固了的立体绘画,音乐体现在仆人携带的“乐器”上,而诗歌就是叶芝的诗行本身。同时,第二、第三节所涉题材也被容纳于天青石雕:石雕上的三个人呈现出一定的戏剧性关系;而画面上的人物和长腿鸟,标记了中国道家重智慧的独特文化氛围,这是对第三节古希腊哲学的呼应。这样,我们就看到,前三节的题材不被觉察地合而为一,汇归于这一节——一个新的场景。它们相互呼应,面对同样的问题。

这一节也不同于前三节,我们来细看其中的变化。一是场景和画面性质的变化,在前三节中,尤其是第一节的现实场景,画面充满了紧张、混乱,充满了不安和歇斯底里的情绪,而这一节,雕刻美丽,画面和谐,充满了秩序感。天青石雕固然呈现了一个具体场景,但它已不同于第一节,它不再是现实场景,而是一个艺术场景;它不再是对现实的质疑,而是在对问题进行回应。二是场景呈现视角的变化,不同于第一节的放大——放大画面和人们的心理反应,而这里是缩小:空间缩小、人物缩小,也因此,细节、人物及其表情变得模糊,充满了中国写意画的特色。三是诗歌节奏的变化,不同于前面行军般的四音步,从这一节开始,内容变得简单,节奏变得舒缓,叙述有条不紊,充满了道家的悠然和从容。四是人数上的变化,前三节涉及不同的族群,他们是遭遇战争、身处混乱、朝向死亡的人,而这一节只有三个人,在道家文化中,“三”是一个“生生之数”——“三生万物”,它是创生性的,意味着新生和未来。与此关联,这一节中的“长腿鸟”,在道家文化中是“一个长生不老的象征”。

“长腿鸟”这个崭新的意象,也暗示了贯穿全诗的两股力量对比的变化。在第一、第二节中,飞艇、炸弹、帷幕,笼罩着一股自上而下不可抗拒的超越力量,人类对此力量无能为力,在第三节中人类试图“自下而上”,通过精湛的艺术“站立”“飞升”,但最后“没一件伫立”;而这一节,“长腿鸟”——仙鹤,不同于人沉重的肉身,它长着翅膀,轻盈,代表着一股决然不同的“自下而上”的力量,一个新的物种,它属于头顶的天空,意味着人成为另一种存在的可能,摆脱泥淖,羽化飞升,一种“长生不老”的希望。这样,虽然呈现的是一个缩小的场景,但它象征着无尽的宇宙视野,一种截然不同的空间观;虽然停留于一刻,但是其中意味着永续的时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时间观。

总之,第四节既承续和总结了前三节,同时又发生了重要变化——它习焉不察,不着痕迹,让这一切悄悄地在一个画面中沉淀;而我们也仿佛突然一顿,世界安静了下来,像一个在思考的空镜头,在等待一个更好的答案。

五、攀登与飞升:中国智慧及其超越的化解

如果说上一节轮廓简约、节奏舒缓,像个一晃而过的镜头,安静而超越,那么诗的第五节则是这个镜头移近、定格,在对石雕细细打量:它容纳了细微的景观,深化了其中的细节——

“石上每一块褪色斑痕,/ 每一處偶现的裂隙或凹窝 / 都像是一道激流或一场雪崩,/或依然积雪的高耸山坡”,这件艺术品上面有着“褪色斑痕”“裂隙或凹窝”,它们可能是因为天青石本身的质地,也可能是因为时间所带来的磨损,对于一件艺术品而言,它们是不完美的既成现实。然而,就是这些不完美,关联着全诗的“悲剧化场景”:斑痕、裂隙、凹窝暗含着分裂、残缺,激流、雪崩、积雪的山坡则暗含着崩塌、溃败,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就像针一样刺穿并牵引着战争和毁灭,隐射着人生的悲剧;而形容词化了的动词“偶现的”,道尽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最重要的是,正如全诗始终贯穿的无法摆脱、无可抵御的自上而下的力量,这里的激流、雪崩也因引力,它们“自上而下”倾泻——那种无可更改的压迫性力量仍在。所以,前面提出的问题,一开始就在这里被召唤了出来,成为基调和背景。

然而,它们虽然被容纳,但经石雕艺术家的处理,发生了根本的转化。这种转化,与中国山水画的结构和透视紧密相关。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每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呼应,但又负载独立的时间,因此,一幅山水画常常容纳着流动的历史和多元的空间。天青石雕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特性,一方面,斑痕、裂隙、凹窝,激流、雪崩、积雪的山坡,独立自存着,它们所象征的战争、人生悲剧等,它们承载的复杂意义还在;另一方面,在这山水画中,它们又都被缩小,斑痕、裂隙、凹窝被改造成为激流、雪崩、积雪的山坡,这些重要的意义承载单位,在这里成了“自然”以及美丽画面的一部分。在这种和谐中,历史的时间性被自然化解,成为永恒的当下。而那自上而下笼罩一切的力量,它们的毁灭性、冲击性,被减弱、被超越,它们的存在是“偶现的”存在,转化为一件艺术品的构件,成为和谐的一部分。

天青石雕的中国山水画效果已经开始回应本诗提出的问题,画面上的杏花或樱枝则更进一步,“(然而)杏花或樱枝无疑/熏香了半山腰那小房舍——”,画中的悲剧化场景,那激流和雪崩潜藏的危险和寒冷,并未让中国人“歇斯底里”,因为,画中杏花和樱枝——色彩截然不同——温暖而甜美的花香,改变了周围冷酷的环境和现实,后者被“熏香”了,因此,三个中国人虽然身处“悲剧化的场景”,仍能处之淡然与超然。而不同于前面四句中静止的画面,“高耸山坡”牵引着后几行的动态:面对险峻的大山和悲剧化场景,“半山腰”上的人迈出了“一大步”,“那些中国人正朝它攀登”,与全诗笼罩的自上而下的力量不同,与河流和雪崩流向不同,这里出现了人自下而上的努力——向上攀爬。这种攀爬,指向一种截然不同于之前的努力,在中国道家看来,山峦和天象征着超越,它与中国核心概念“道”紧密相关,中国智者的努力在于得“道”,因“道”实现永生;在道教中,道家的这种努力被进一步拓展,与上一节仙鹤的经典象征呼应,它期待修仙、飞升,以打破现实的束缚和肉身的局限,获得长寿乃至永恒。

而此时,“我”,隔了多节,在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他罕见地中断了叙述,强行介入,“而我 / 乐于想象他们在那坐定;/ 在那,他们凝视着山峦和天空,/ 凝视着一切悲剧的场景”。依靠“想象”,叶芝将石雕画面进行了延伸,他“想象”他们停了下来——“坐定”,连续两行出现 “在那”,呼应第二节连续两次出现的“在那”,不同在于:不同于悲剧人物在那里“走着”“追求、寻获与丧失”“游荡”“狂怒”,处身不安和恐惧;中国智者“坐定”“凝视”,这些词色彩淡定而安然,与世无争,毫无不安和恐惧感。中国智者“凝视着山峦和天空”,一方面,山峦和天空不同于第一节中“被夷为平地”的城市,它们高高矗立、无边无际,不可摧毁、不可超越,同时,它们恒常而稳定,代表了巨大而安稳的力量、超越的力量;另一方面,不同于自上而下笼罩的压制性力量,它们牵引着人从下向上凝望,企向山峦和天空所象征的,那无限和永恒的力量。此时,叶芝回应全诗,再次提及“悲剧”的问题:“凝视着一切悲剧的场景。”人生的一切悲剧场景,灾难和苦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和安然矗立的高山面前,都渺小如石雕上偶现的“裂隙”和“凹窝”,它们就这样被克服、被超越了。

在中国智者看来,高耸的山峦和无边的天空所象征的“道”是圆满的大欢乐,中国智者沉浸在对无限而超越的“道”的观照和追求中,对于世俗的基调是淡漠的、悲观的,眼底满是“永恒的悲伤”,因而寄情山水,“坐”而论道,音乐是排遣的方式:“其中一位请奏悲伤的曲调;/技艺纯熟的手指便开始弹奏。”中国音乐并非悲剧“模仿的艺术”,并非场景的复写,所以这里,悲伤的细节和内容被忽略、被超越,最后两句点明这种超越的“快乐”:“他们的眼周尽是皱纹,他们的眼睛,/他们古老而发光的眼睛,是快乐的。”叶芝最终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这也是七十岁的老叶芝自己的问题。皱纹,意味着年老,意味着阅尽人生的悲欢离合,它也意味着人生的尽头,人生的帷幕即将降落,这就像叶芝的处境。但是,在中国智者这里,皱纹,则意味着长寿,意味着接近“道”的世界——道不增不减,亘古长存,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提供了永恒的可能!而“死”,是消弭,更是汇入无边无际的超越性中!在年长的智者那里,那些悲剧场景已经风轻云淡。所以,叶芝并没有用“年老”(old)来形容中国智者,而是用“古老”(Ancient),指向“修道”“修仙”之永恒。

在這里,叶芝最后一次写到了“快乐”,它是在与贯穿全诗的“自上而下”笼罩的力量的对抗中,与死亡力量的角力中,人的胜利!在这里,面对“河流”和“雪崩”自上而下,中国智者企向超越性的“山岳和天空”,转而往上攀爬求索,而就在朝向超越性的无限上升的“企望”中,原本两种对抗的力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发生了和解、转化,中国智者仿佛因为这种主体的久久“凝视”转而成了那被凝视的客体本身,成了那永恒而超越的“道”本身!中国智者沉浸在“道”的绝对快乐中,如同获得了金刚不坏之身,如磐石般不能被任何恐怖的武器、被任何撕裂的情感所伤害!一如道家所见,人生若寄,死不是离去,而是朝向永恒,圆满地回归!

六、冰冷的超越:无力而无奈的泥淖之歌

叶芝的深刻性在于,虽然乞援于答案,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越性中,在貌似已经结束的诗行中,隐藏着他回环写作的艺术。

首先,我们发现,在最后短短的两行中,“眼睛”(eyes)出现了三次,而同一节中,也两次出现了“凝视”(stare),都与眼睛相关。这是在强调“观看之道”。中国智者深谙“观看”的智慧,他们仰望山峦和天空,通过它,实现对于人生的悲剧场景——死的问题的解决以及人的有限性的超越,获得大欢乐。这种观看是一种“照彻”,有着神奇的“转化”能量,叶芝在最后一行中将其表述为“发光”。但是像一个隐秘的回环,“eyes”“stare”也提醒我们回到第一节,面对“歇斯底里的女人们”的控诉和质问,因为它也意味着旁观,意味着无能为力。在这里,是现实主义而非象征主义,成了叶芝的出发点。“女人们”仿若叶芝的对立代言人、自我争辩的对象,代表着艺术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维度:自己穷尽了一生的“想象”(艺术),能经受现实的拷问么?现实是校准仪,它要求的是“行动”,而非“观看”,哲学、艺术对于现实无法改变。这对于信奉眼睛的“转化”能力(不管是肉眼,还是心灵的眼睛)、信仰“观看”艺术的人来说,是最初的也是最后的质疑。

其次,我们也注意到全诗中仅出现两次的“我”:第一次是第一节中的“我听说”,引用“歇斯底里的女人们”一抛出问题之后,“我”就隐遁了;最后一次是最后一节中的“我想象”,当天青石雕描述完成,“我”又出现了。我将这次出现称为“强行介入”,因为,全诗以天青石雕结束,完全可以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问题在中国智者这里解决了。叶芝本可以顺着智者在半山腰攀爬的画面,让它自然延伸,让他们登顶,成全他们对永恒、对超越的追求;即便无法实现,也可以在“仙鹤”等的暗示中,在画面显示的动态延伸中,给读者(也给人类)保留一个希望!但是,叶芝强行阻断了这种可能,依靠他的“想象”:在中国智者从下向上攀爬的努力中,叶芝让他们停留在了半山腰(half-way),而没有让他们登顶!这如同任何一个现实主义者的质疑:人渴望通过向上的努力,实现永恒和无限,但人终究是肉身凡胎,绝无可能挣脱泥淖之躯,羽化登天。

以上问题,似乎都源自叶芝对超越性的质疑,他似乎早早就从迷幻的信仰、超越的追求、肯定的执迷中跳脱了出来。在中国智者眼里,不再有泥淖的平地(水深火热的世俗生活),他们人生的指针只指向如如不动、超越性的“道”,他们渴望修道成仙,以渺小的自我汇入无边的“大我”;他们无所用情于世俗和现实,世间万物如一件艺术作品上的缺陷和不足,是要忽略和漠视的存在,于是他们隔离尘世,走向山林,寄情山水,不食人间烟火地乞援于山岳和天空——那通往无限的归途。但是,叶芝似乎已经判定通往绝对超越性的后果:世界变化万端的丰富性不见了——万事万物丧失了自己的色彩和温度,不再流动和变化,如如不动汇入同一,天空一无所有,山顶极度冰寒;那個有血有肉的“我”消失了——人通过超越完成了对自我的压制,人不再有爱欲,不再因之而追求、获得、丧失,不再徘徊、哭泣、愤怒、痛苦,冷漠于世界的奇迹,不再是在感受、在呼吸的活生生的生命,我归于“无我”;时空也消失了——这里与那里,此时与彼刻,没有了差异,人处身真理的贫瘠和荒芜之中!

为呈现这如石雕一般永恒而冰冷的死亡状态,叶芝用的是生命迹象的最后征兆——呼吸和脉动,在最后一节,叶芝将舒缓的节奏推至极致,它就像迈着老迈步伐的老人,毫无活力和生气,单一、静止,一片死寂,在最后两行中,围绕眼睛,破成五个没有意义推进的碎句,五处停顿,最后仿佛停在眼中柔和而欣慰的“快乐”中,安详地停止了心跳。

结 语

这首诗起于一个小小的站点:1935年6月13日,一个生日礼物。但是,这个站点,这个礼物,变成了一个刺穿时间与空间暗道的神秘机栝,推动了种种因缘和牵引的神秘感应和交响,七十岁的老叶芝像考古工作者一样,着眼于“平地”上人的泥淖性存在,在生日这天探索死亡的问题,由终点发掘着创始的神话,从自我思考整全,心怀悲悯地记录人类追寻、上升、溃败的轨迹——人类所有文明的建立以及它们的崩塌。

但它仍是一种无尽的歌唱——关于生命、关于快乐的获得,关于艺术(文明)的价值与“永恒”的穷索,它是在尘世中,血肉之躯的人无限上升的努力,一曲无力而无奈的泥淖之歌。所有人都在做这种努力,悲剧舞台上的人是,信徒和哲人是,中国智者是,叶芝也是。

*本文写作中以及完成后,先后得到周丹、傅浩、雷武铃几位老师的指点,特此鸣谢。

【吴小龙,湖南耒阳人,先后游学于河北、山东。现在广西从事出版,副编审,近年致力于大雅品牌等系列图书的策划,推动了大雅诗丛、希尼系列、沃尔科特系列、休斯系列、文德勒诗歌课等系列图书的出版。偶尔写作诗文,有零散文字发表。】

责任编辑   李路平

猜你喜欢

叶芝悲剧战争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象牙战争
近视的悲剧
当你老了
战争催生的武器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
战争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