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传情 金石达意
——论紫砂壶“八方提梁”的造型特点和陶刻蕴意
2021-10-15周勋
周 勋
江南宜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置,在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等大城市的包围之中,却是茂林修竹、茶陶飘香的一方休闲旅游胜地。宜兴丁蜀镇作为紫砂发源地,在今天依然能够看到“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盛景,紫砂自明代进士吴颐山的小书童供春在金沙寺智静和尚的指点之下,根据千年银杏树树瘿的形态制作而成,受到了文人雅士们的推崇和追捧,但是传世作品稀少,难得一见真容,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紫砂圆器、方器和仿生器。与此同时,紫砂陶刻也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艺手法,装饰在各种不同器型之上,成为了凸显作者情感、展示艺术审美和文化水准的常见形式,也是延续紫砂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八方提梁壶》采用了传统的方器形态,设计得横平竖直,刚正不阿,结合提梁的造型,把我们对传统紫砂器的那种怀念和情感表现出来,作为最为古老的紫砂器,提梁应该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壶壶身由八面镶接而成,棱线清晰,壶底置足,层次分明,端庄稳重,壶嘴弯流,出水非常爽利,壶颈部和肩部的衔接也颇具匠心,过渡自然,细节满满,让我们能够领悟到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准。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每一条棱线都上下贯通,气韵流畅,同时提梁的设计也是和明式家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延续着江南文化的一脉相承。此壶的引人注目之处还在于壶身的陶刻装饰,采用了琢砂的工艺,正面刻“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反面刻“闭门读奇书,开门延高客,出门寻山水”,都是非常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题材,在许多的书法、篆刻作品之中能够看到。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八方提梁壶》,凸显出了作者高超的紫砂方器制作工艺,八方的设计其实在方器之中非常的难得,再结合非常具有辨识度的金石镌刻,呈现出紫砂艺术无穷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着我们广大的紫砂壶友不断地探寻下去。
紫砂陶刻装饰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很简洁流畅,让我们揣摩其中的味道,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可以很繁复,细节的处理纤毫毕现,从而更好地把我们熟悉的画面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具有金石篆刻的味道。众所周知,金石学在我国古代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除了具有一定的书法技艺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考古的学问,才能够把青铜器、石碑、建筑等等上面的文字弄懂,所以是一门综合的学术,通过金石学,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书法的造诣方面,是我们东方文明的独创,直到今天,金石学最为引人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可以临摹古人的书法,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领会到古人的创作意境。紫砂和金石的结合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紫砂良好的质地和纹理用来陶刻装饰非常合适,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载体,同时还可以提高紫砂的艺术审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八方提梁壶》就是用方器的造型和陶刻装饰来展示出其中的金石味道,特别是琢砂工艺的运用,把篆刻的那种质感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还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把玩之后,宛如从历史之中穿越而来的文物一般,向我们展示陶刻艺术之寓意,传递着东方美学的迷人魅力。
结语:紫砂器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之中,逐渐的从原来的实用器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玩雅器,特别是宜兴开放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画家等艺术家来共同参与到紫砂的设计制作和装饰之中来,使其更加具有一种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气象,为紫砂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