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21-10-15龙盛斌袁仕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5期
关键词:榕江县分蘖力优质稻

龙盛斌 袁仕华

(榕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榕江 557200)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本次优质稻比较试验新品种为:A.泰优390、B.桃湘优莉晶、C.Q优5号、D.蓉18优2348、E.兆优5455、F.禾优1号。

1.2 试验设计及要求

1.2.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安排在榕江县忠诚镇忠诚村封明富家责任田进行,海拔276m,面积3.0亩,试验田块土质沙壤、疏松、肥力中上等,前作为冬闲田。

1.2.2 试验设计及过程

试验田土壤肥力必须均匀一致,试验安排在同一管理水平的田块进行,不设重复。品种按生育期相近安排相邻的大区示范,示范总面积:2000.1㎡。其中,A面积380.1㎡,B面 积333.5㎡,C面 积300㎡,D面 积365.5㎡,E面积332.5㎡,F面积288.5㎡。试验所有参试组合同期播种,同期移栽。采用无纺布旱育秧方式育秧,于5月10日浸种催芽,5月13日播种,6月13日移栽大田,秧龄32d,亩施水稻配方肥50kg作底肥,其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从不同品种大区全测产量上得知(见表1):以蓉18优2348亩产量最高为654.3kg,Q优5号居其次,亩产为640.7kg;兆优5455位第三,亩产为605.7kg;桃湘优莉晶位第四,亩产为552.7kg;泰优390排第五,亩产为527.7kg;禾优1号居末位,亩产为496.4kg。蓉18优2348排名第一比排名末位的禾优1号亩产多157.9kg。

表1 不同品种大区全测产量

2.2 生育期

参试六个品种全生育期天数为125-139d(见表2)。全生育期最长为兆优5455,139d。泰优390和桃湘优莉晶全生育期最短为125d。两者相比,相差14d。

表2 参试品种生育期

2.3 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

?

3.品种初评

参试六个品种的株高、穗长、亩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对水稻产量都起到关键作用,蓉18优2348的理论产量最高达692kg/亩,Q优5号最低510kg/亩(见表3)。

表3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

3.1 蓉18优2348:该品种亩产达654.3kg,单产居首位,全生育期天数为137d。株高120.9cm,茎秆粗壮,剑叶直立、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穗粒数316.2粒,穗实粒数为261.3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5g。该品种植株适中,茎秆粗壮,剑叶直立,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都比较高,综合性状好,米质优,增产潜力大,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预防,适宜榕江县低热地区的稻区推广种植。

3.2 Q优5号:该品种亩产达640.7kg,单产排第二,全生育期天数为133d。株高126.6cm,排第一,植株长势繁茂,剑叶偏长而直立,分蘖力中等,穗粒数280.1粒,穗实粒数243.2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4.3g。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米质优,增产潜力大,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预防,适宜榕江县低热地区的稻区推广种植。

3.3 兆优5455:该品种亩产达605.7kg,单产排第三,全生育期天数为139d,排第一。株高125.2cm,株叶形适中,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6.5万穗,穗粒数218.7粒,穗实粒数175.6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7.2g。该品种属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叶色浓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绿色,分糵力较强,剑叶较小而长,粒型较长、粒重较大,产量高米质优,国标优质2级,米饭软,柔滑爽口,口感极好,抗性好,加强稻瘟病的预防,适宜榕江县中迟熟杂交籼优质稻区种植。

3.4桃湘优莉晶:该品种亩产达552.5kg,单产排名四,全生育期天数为125d。株高126.3cm,分蘖力强,穗较短23.3cm,该品种株型较高,穗层整齐,米质优,具有禾香、谷香、米香和饭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华四香优质稻品种。该品种易倒伏,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宜榕江县中等肥力以下稻区示范种植。

3.5泰优390:该品种亩产达527.7kg,单产排名第五,全生育期天数为125d,株高118.6cm,亩有效穗18.7万穗,穗总粒数195.6粒,穗实粒数172.3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4.5克。该品种株型适中,生长势强,植株整齐度一般,叶姿平展,叶鞘绿色,稃尖秆黄色,短顶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全生育期较短,熟期早中熟,高产优质,米饭软,柔滑爽口,口感极好,是一个超越泰米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适宜榕江县稻作地区和“菜-稻-菜”模式等三熟制优质稻地区首选品种推广种植。

3.6禾优1号:该品种亩产达496.4kg,单产排名末尾,全生育期天数为133d。株高109.5cm,分蘖力适中,穗较短24.1cm,千粒重23g较小。该品种株型矮小,穗层整齐,综合性状一般,抗性较差,米质较好,产量较低,不适宜在榕江县示范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榕江县分蘖力优质稻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达州市达川区优质稻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橙香满园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主要进展
盛装的苗女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民族文化有传人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榕江县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