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画艺术中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应用

2021-10-15刘泉

棉纺织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插画服饰传统

中国传统服饰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素有“衣冠上国”的美誉。作为中国国粹、服饰代表,人类共同财富的中国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是相传起源于黄帝时代的上衣下裳制,另一种是衣裳连属制。中国传统服饰不仅承载了汉民族精妙绝伦的染、织、绣等多种工艺和服装服饰文化美学观念,还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新提供了优秀蓝本和有效路径。

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从传统服饰文化中汲取灵感和相关元素,在工艺、技法、美学上也常常借鉴中国传统服饰,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服装设计理论体系和方法。《图说中国传统服饰》一书认为中国的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中国古代服饰方面的大量图文资料,对抽象画艺术在我国传统服饰设计中应用的探讨,能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进而对我们解读祖先的穿衣戴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从服装设计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角度出发,多角度、全方位深刻剖析插画艺术中抽象元素与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契合性,对于推动现代服饰设计理念、方法创新,提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服装设计作品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助力现代高校服装设计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一、我国插画艺术

我国插画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纹饰和帛画已经呈现了较高的插画艺术水平;近代则出现了商业插画和“月份牌”,改革开放后,连环画、商业插画广泛流行。时至今日,插画艺术已经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手机系统到广告营销,从书籍插画到游戏CG,无不可见插画艺术的身影。

中华民族传统服装服饰与绘画、书法艺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审美风格还是创作理念,都有着极高的一致性,这源于华夏民族自古推崇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思想的淬炼和沉淀。国画、书法讲究“以意取胜”,不强调事物的简单复刻,而是讲究对事物形神的提炼、升华。例如八大山人的鸟兽花草往往睥睨斜视、傲骨丛生,《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大小、比例、装饰、姿态都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实际状况,而是依照人物的地位、性格等多种因素酌情呈现,张旭、怀素的书法近乎失去汉字本来的面目,然飘逸意境跃然纸上,引人入胜。简而言之,中国插画艺术重抽象而非具象。

二、外国插画艺术及现代插画艺术发展趋势

了解外国插画艺术及现代插画艺术发展趋势,对于研究、探索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应用实践有着一定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 外国插画艺术

外国插画艺术最早来源于手抄本和古埃及的“死者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丢勒、霍尔拜因等人将插画艺术推向新台阶,后来插画艺术经历了巴洛克时代、日本浮世绘、洛可可时代、浪漫主义时代等多个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繁荣的艺术体系。当代外国插画艺术则从题材到色彩,从设计意图到设计功能,都呈现更加多元、丰富、写实的特征。

(二) 现代插画艺术发展趋势

现代插画分为商业插画、书籍插画、游戏插画、动漫插画、儿童插画、时尚插画、装饰插画、涂鸦插画等多种类别。随着印刷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不断上升,现代插画艺术逐渐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其一,VR 技术,插画艺术与VR 技术融合碰撞实现动画行业与插画行业的绝妙火花,也为插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形式;其二,抽象艺术,新时期插画作品呈现出人与世界脱节的感觉;其三,低保真处理;其四,拼贴画,富有创意、别具一格的拼贴画是插画艺术一大流行趋势。

三、插画艺术中的抽象元素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不同文化形式都讲究“海纳百川”,书法可以与歌舞,诗词同欢,久而久之,多种艺术形式往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趣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也愈加丰富多元、底蕴厚重。爱美之心自古有之,我们的先祖早在史前人类早期活动中就学会用独特、美丽的图案和纹饰装点居所或自己,以达到震慑猎物和对手、标志地位、美化自身、记录事件、寄托信仰等多种功能。这些“半抽象艺术”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图案和纹饰甚至符号往往出现在岩壁、瓦片上。从哲学角度来看,插画艺术中的抽象元素是人类思维理性的产物,它指向的是人类思维自觉生长的方向。

不同于外国绘画艺术注重形似,中国插画艺术从艺术选材到创作手法都注重“意”的表达,即是否传神。中国插画艺术作品不仅有多样的事物形态,更重要的是有创作者独一无二的自我想象。

中国绘画艺术极为注重线条的表达,著名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插画艺术都是如此。在插画艺术作品中,事物的轮廓线不再重要,线条的构成仅为表达作者对这些事物客观形象的主观理解,这些线条也成为连接作者、客观事物的关键纽带。这些插画艺术中用于表达作者情绪、意境的抽象线条,或者构图方式、作品神韵,就是抽象元素。

四、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奇妙再现

(一) 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了解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是研究抽象元素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表现和应用的重要前提。插画艺术是一种表现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即使有的作品很难让人将它们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归根结底,它们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经过作者主观处理、艺术处理后的产物,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插画艺术抽象元素尤为如此。传统服饰中的图案、纹饰往往是作者在观察生活之后,进一步掌握具体事务的基本形态、形体美的规律,再结合服装的多样化应用场合,加强形式美感而得。如果作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过程,便不会具备提炼现实生活中具象事物并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由此可见,插画艺术中的抽象元素实际上是具象描绘为基础的。

同时,传统服饰中的抽象元素并非是绝对独立的,相反,这些抽象元素不仅与现实生活中的具象事物联系紧密,也与具象绘画相互交融。前文已经说过,中国传统服饰中插画艺术的抽象元素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传统服饰中的抽象元素表现实为现实生活具象事物的影子,这些影子则表现为传统服饰图案、纹饰、形制的气韵和意境。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抽象元素表现往往呈现语言形式化、表现抽象化的表达。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纹样的线条“绘制”语言和形式规范丰富多样,有的通过大小、明暗的对比要制造一定的节奏感,有的“静中生动”,正是由于传统服装服饰的形式语言多元丰富、变化繁多,才让其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灵感来源。数千年来,人们通过服装形制、图案纹样表达着集体智慧和集体情感,这种兼顾整体和细节的服装文化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历史演变,原有的表现技法、语言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再加上颜料来源的丰富,传统服饰中插画艺术的抽象元素愈加鲜活有力、多姿多彩。

在传统服饰中的插画艺术抽象元素表达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在功能性较为明显的服装服饰上往往以特殊的抽象元素符号来强调情感的表达,例如古代帝王及上公的“衮服”、皇后的“翟衣”,其抽象元素的呈现也落脚在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表达。

(二) 传统服饰中插画艺术的抽象元素

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包括冠冕、上下衣、鞋。古人认为“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道”无处不在,人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道”,因而用以包裹人躯体的服装服饰也要遵从“和”的“道”。在漫长的时光岁月中,先民们对“头”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们认为“头”是身体的主宰,确保“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舒适尤为重要,于是不同形制、功能、材质的冠冕出现。 古人还认为服“冠冕巾”是有礼仪、修养的象征,故有犯错者、悔罪者“跣足披发、袒身负荆”。冠冕上则饰以祥瑞纹图,如云纹、万字纹,富贵者还饰以珠玉。

人的躯体占据整体的绝大部分,因而上下衣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服饰的上下衣形制讲究、风格类型多样,以帝王的服饰为例,其服饰以“十二章纹”,即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以及黼、黻。帝王“十二章纹”的服饰内涵丰富、寓意祥和,或照临,或神异,或稳重,或孝养。可以发现,这些章纹无不抽象神似,且大部分具有对称、统一的和谐美感。

古代由于经济水平不发达,很多底层劳动者大部分时间是不穿制作考究精良、费时的履或靴,他们多穿草鞋、木屐或赤足。于是着靴、履成为富有的一大象征。履的穿着不分男女,履的式样丰富,有凤头、履头上翘成笏头、翘尖、平头和圆头。履可分为舄、屦、鞋。同样,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鞋履靴也饰以图案纹饰,也是在这里,靴履有了男女的差别。男性的靴履多以显示勇猛、才识及地位的纹饰为主,例如水波纹、云纹、虎纹、几何纹。女性的靴履多以显示温婉贤淑、和美祥瑞的纹饰图案为主,例如缠枝牡丹纹、五福万字纹,以及鸾凤、莲花、蝴蝶、金鱼等图案,贵族妇女还会在靴履上饰以珠宝珍玉。

猜你喜欢

插画服饰传统
就要紧紧粘住你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