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造型基础课程中的思维方式训练*
2021-10-15陈孟伟
陈孟伟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
“拼贴”一词源于法文,译为作拼贴,即将布料、纸片、照片或其他材料贴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作品。拼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起源于绘画艺术形式,最早是由20世纪立体主义艺术家提出,经历各种艺术流派的不断探索和演变。现在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学、设计、摄影、音乐、电影和动画等诸多领域。拼贴手法是将无关的原始素材拼合在一起形成的全新概念并赋予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拼贴从一种艺术手法提升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艺术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视觉感受也愈加丰富,现代艺术创作者更加需要使用新的手段、新的语言去反映出它的艺术演变特征。拼贴艺术相比传统艺术,不需要深厚的造型基础,但是它更加注重思维创意的过程,摆脱造型艺术基础的限制,体现一些更大胆新奇的创意想法,大大提高了艺术家的创作效率和多元丰富的艺术呈现。因此,拼贴手法被广泛用来表达个体艺术者的理念表达,并在不断创新迭代中被赋予更多深刻的内涵。
从国内艺术教育现状来看,艺术生在美术高考前经历长时间单一的技法训练,形成了技法套路和思维固化,特别需要通过思维方式训练来拉伸和拓展学生在艺术创作的维度。在这个数字信息爆炸、技术更新迭代的时代,艺术形态跨界融合的速度远超过我们想象。然而,现阶段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问题在于偏重传统的技法训练,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探索出符合专业特色和未来发展的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那么,拼贴作为一种自由度、包容度非常大的艺术载体,不论创作者使用何种材料,是否掌握绘画技巧,采用这种艺术手法都能创作出视觉丰富的创意作品。这种创作方式不仅便捷有效,操作性极强,还能很大程度挖掘学生独特的思维创意。另外,拼贴把原本不相干的事物拼合在一起重新构建出创新意义,可以反哺大脑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与基础课程中拓展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可以为当下艺术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开拓出一种新思路。并且,拼贴作为一种思维训练方式被国内外艺术类学校广泛运用。如今,将它运用在造型基础课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目的:
一是拓展学生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创作的启蒙;二是突破学生思维禁锢,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一、拼贴在造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拓展艺术语言
从词性上来看,拼贴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从意义上来看,拼贴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技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拼贴基本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是内容、主题、技巧、构图、材料,只要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拼贴通通接纳。这就是拼贴提供给创作者的无限可能性。”拼贴艺术通过将布料、纸片、照片等元素进行重组拼合,将摄影、绘画等多种媒介语言融合重构陌生感,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式的艺术作品,提升了艺术语言的“词汇量”和“语法”。
积累艺术语言的“词汇量”——材料拓展。作为拼贴画媒介的材料语言是造型语言的基础。拼贴画用的材料非常宽泛,有纸张类、塑料类、布料类、金属类、植物类等等,包罗万象。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介质,特性多样,有硬的、柔的、尖的、糙的、滑的等,每一特性都会呈现材料本身的肌理美感,是艺术创意的载体。材料拓展的教学方式也是循序渐进的,基础阶段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材料,结合不同的工具,对一个形态进行多种语言的表达,利用多重媒介特质交叉融合来探索艺术语言。课程内容主要从物料的感知、解析、编辑三方面入手,对不同材质、不同肌理效果的开发是初级阶段练习的重点。同时,将材料置入艺术语言的历史坐标系统中,结合拼贴艺术家的个案进行解读,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掘艺术家风格化的形式语言、技术方法及媒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艺术性思维能力和观念性美学意识,让学生对艺术语言有一个基本的图谱概念。
构架艺术语言的“语法”——表现形式。“一个审美的视觉形式必然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为形式美反映了视觉艺术的普遍法则。”形式美法则是我们在创作美的过程中对形式规律的抽象概括和关系处理。主要包括:统一与变化、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律动、对比与调和等。在拼贴艺术作品中,运用多种物性材料的混搭和融合很好地诠释了一种新的美学范式。材料自身的形态、材质、色彩和触感是一种以冲突为基调的美,往往可以突破传统艺术的审美界限。拼贴教学则以视知觉训练为主体,从空间、媒介和形式入手,通过美的原则将毫不关联的事物进行嫁接。这种碰撞会产生别出心裁的荒诞感和奇异感,带有超现实主义的基调。重组画面也会产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创意也就在这些事物的形式转换之中实现了。如今,拼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法和工具越来越多,大大拓宽了拼贴的叙述路径,诞生了“数字拼贴”,采用计算机代替剪刀和胶水,衍生了很多动态的视觉形态,用新技术的赋能拓宽了艺术语言的边界。
可以说,拼贴提升了对艺术语言的认知,极大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边界,最终实现艺术语言的“跨界”。在“跨界”转换过程中重视各阶段造型因素的认知和把握,探寻现代艺术造型语言的可能性。
2.重构叙事形式
毕加索认为“艺术是破坏的总和。”创造者处理艺术作品的关系需要有分解和重构的过程。分解和重构是人类最早、最基本的造物方式。拼贴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不同造型、材质、色彩的素材通过想象力创意,将多种素材选取、分解、重组,变成艺术作品。拼贴艺术常见的元素包括人物、人脸、五官、花草、建筑、汽车、器械、冰山、星河等等。拼贴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迸发灵光一现的想法,将不同类型、不能相融的图像或材质重新拼贴在一个全新的空间中,进而得到一种偶然性的形式美。它打破了线性叙事结构,解构了时间和空间的序列,在原来的环境或条件中的意象重构出一种新的叙事意义。这一过程是“故事线”的一种拼贴与交错,从固定的单一视角得到多元的画面集合,这跟电影蒙太奇非常相似,通过结构重组去讲述一个故事。每一个拼贴元素都是故事的一个部分,进而产生荒诞的、幽默的、戏剧化的视觉感受,呈现一个个奇异的空间蒙太奇。简而言之,拼贴艺术是碰撞出来的灵感。
在课程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分解构成的基本造型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加减过程。首先,从简单的几何形分解构成,再到具体图像的分解重组进行必要的主题训练。创作时要求学生确定一个核心概念,对一个主题相关的多条事件线进行分解;通过整体与分解、解构与重组、真实与虚构等手法去表现具象与意象相互混合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去讲述一个陌生且富有趣味的故事。通过把具体的绘画形象、图像或是意义不明的物品、图形、符号结合在一起,去构建一个全新的画面,创造一种用视觉表达的叙事路径,实现从“形”到“意”的叙事重构。
二、思维方式的转变
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变。抽象思维是将具体事物高度概括归纳,对具体案例总结提炼,提取出关键特征的思维。分解重构过程中的造型方法实质是培养抽象的思维方法,从打散、分解、组合等方式打破空间的固有性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因为了解本质比学会表象更重要,前者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拼贴的本质就是从“碎片化”的具象事物中挑选出与艺术主题最契合的元素,然后进行抽取、重组、再构成,使其具抽象性、有可观性的叙事。再者,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变是从“象”到“像”的升维转变,也是一个认知升维的过程。将抽象思维的训练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课程的基本功课,利用多重媒介的特质和材质语言的表现功能来训练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递进过程。“应该尝试揭示事物的本质,抽取事物对我们有用的元素,我们的设计应该具有剖析能力和整合能力。即不断‘做减法’和不断‘重组’,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模式。”
创意思维的现场教学实践。培养思维的创新力需要秉持现场教学的特点。经过前期对拼贴材料的研究,引导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发现和利用这些废弃材料的特性来创作作品。在课程内容上,从物与空间关系入手,要求每个学生采集现有的废弃物料运用结构形态与空间构图的方法对物与空间进行提取符号、形体变异、重构语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把废弃材料变成一件艺术作品的乐趣,从而完成从传统基础造型到创新性造型的转变过程,实现思维方式在教学现场的创新实践。这种拼贴手法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常物反思的创意思维的自我突破,还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艺术感知和独立思考,这也是在教学场景中应用的意义所在。
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艺术知之甚少,怎样才能把他们领进“门”,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创造者。为了实现这个跨度需要在造型基础课中总结出思维方式教学的一些规律和方法,提供“方便的法门”。探索思维方式是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将拼贴这种艺术形式融入思维方式训练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过,这依然需要在多变多元的教学互动实践中刻意训练及更新迭代,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学会构建系统和推理转译的方法,形成一套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品位,逐步探寻新兴艺术语言的可能性,为今后进一步构建创新思维模型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