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度一体”理念下艺术学科“大视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10-15

大众文艺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大视野一体理念

王 巧 李 正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在2011年教育部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从而独立出来,包括艺术学原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及实践能力,要求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实现文史哲促人修身铸魂、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美人化人的最终目的。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2021年鲁晓波教授提出“大美育人人更美,以美为媒促大同”。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把美术、艺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升到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令美术界、设计界备受鼓舞,成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上述背景下,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了全新的进展与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三度一体”育人理念,发挥跨学科导师团队优势,实现“大视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

一、“三度一体”理念

以新材料出现、物联网、5G科技、智能化、人类生存新模式等为时代特色的新技术革命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多领域协同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需要。艺术作为拥有引领时代意识形态载体的属性更需要横向合作、纵向贯通,高校艺术学科需要明确培养有大视野的复合型、专业型艺术人才。我国只有培养出规模化的具有“大视野”的艺术人才方能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的艺术及设计话语权。“三度一体”育人理念主要是指从科学的、哲学、宗教学的角度搭建新时代的艺术载体,进行跨学科、复合式人才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桥梁作用。

“三度一体”理念主要源起于以下三方面:

1.近年来国内许多艺术高校或艺术院系的国际交流较为频繁,但是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研究生教学模式研究仍存在发展空间。

2.艺术高校偏重形式与纯专业性问题研究,囿于对传统艺术学科的认知,不利于对大视角、大视野艺术人才的培养。

3.如何充分地进行“三度”混合与平衡,建构出研究生教育的艺术交流与研究平台,发挥导师团队作用,用艺术的载体弘扬中华文化、占据世界艺术巅峰、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艺术研究团队携手共创辉煌。

二、“三度一体”理念下艺术学科“大视野”人才培养路径

1.借由“新艺科”建设趋势,夯实“三度一体”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从战略层面看,全面构筑“新艺科”,推动艺术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同时,这也对新时代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因此,艺术学科立足于交叉融合、技术驱动背景下,针对传统艺术已发生质的变化,“三度一体”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三度一体”分别是从科学的、哲学的、宗教学三维融合与交叉的角度进行艺术学科人才培养。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学科偏向感性,缺少科学的理性思维。而“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出现了数字传媒、科技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形态,这就要求艺术学科人才培养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纺织工程学科、材料学科等进行跨界融合。就如中国文创产业催生着文创类专业的出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模式、思维等,“数字文创数据库”“数字虚拟博物馆”等都需要艺术学科人才走出专业壁垒,借由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及传播,满足时代消费者消费需求。其次,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学某种程度来说是对其进行感性诠释的一门学科,英国哲学教授库珀曾阐释“哲学艺术”的概念,哲学与艺术表达的是感性与理性的塑造,具有不同的表达优势,艺术学科在研究中需吸收哲学的文献考古、演绎归纳、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最后,从宗教学角度来看,本文中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宗教观。我国的宗教史和宗教学概论是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优秀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中国特色,是可以引领世界宗教学潮流的先进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艺术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政治立场,为用立学、学以致用,探索艺术本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艺术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以“大视野”人才培养作为专业理论研究体系的一部分,建立国际艺术培养合作研究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立足艺术学科发展史的深厚积淀,挖掘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及教学案例,从学科史、专业史的角度形成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档案库。“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树立专业自信,国内外多方位调研,以国家化、新时代视野升级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面向新时代文化产业、艺术产业升级转型的专门人才。

同时,立足“大视野”国际化人才培养视域,构建“海外交流、国际访学、国际论坛、国际名师教学”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欧美、日韩等艺术类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展演及设计交流活动。在优势互补之中,遵循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特色,提升艺术学科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以“视野”促“能力”提升。

3.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复合型、专业型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从培养拔尖艺术人才思维着手,深化学生理论知识体系构建,融合哲学、宗教学、美学、设计学、历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多领域知识,将专业发展史、学科建设史、知识变迁史、艺术流行史等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活动之中,重构课程体系,革新教师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维维度,出版系列化专业教材,夯实专业教学根基。

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非物质遗产研究基地、艺术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时尚产业协调创新中心、创意工作坊等,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国-省-市-校”四级实践平台支持;组织学生赴知名企业参观交流、顶岗实习,深入艺术、设计与生产一线,解决传统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问题,拓展艺术学科第二课堂培养空间;开展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以项目制教学提升学生“全流程化、全过程化”艺术展演及设计实践能力。

最后,借助本校学科齐全的资源优势,助推学生艺术思维培养、艺术审美及与设计能力提升、艺术及设计作品传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还可以通过跨学院跨专业选修课、跨学科讲座及课程学分置换等路径,广闻博识而后在艺术创作中“增其需、删其余”,提升艺术人才培养新格局。

4.以艺术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发挥跨学科导师团队作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强化导师队伍,构建跨学科导师组工作室,建立导师组协同培养机制。组织与聘请世界著名艺术教育家、世界一流艺术家、资深教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为核心,构建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具有强大特色的一流导师团队,建立跨学科团队联合招生与共同指导的协同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研究生人才在国家艺术乡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再造、艺术教育扶贫、设计扶贫等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人才培养层面则是通过知识线、文化线双线驱动,实施情怀化、实物化、系统化教学方法,将文化传承内容融入艺术学科“课程链”改革,推动“点”的突破、“线”的联动、“面”的覆盖,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中国优秀艺术文化融入“课程链”。艺术设计教育坚持国家站位,建立留学攻读学位、国际交换、国际论坛、项目合作等多渠道培养方式,探索和完善了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提升了中国艺术表达及设计国际话语权、中国文化软实力。

三、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思考

“新艺科”建设需要着眼于社会文化变迁,重视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助力文化自信的提升,建成文化强国。“三度一体”理念下的大视野人才培养应及时识变、应变、求变,调整原有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导向、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在跨界融合、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基于“大视野”要求,一方面辩证地思考“洋为中用”,另一方面树立宣传阵地,提升中外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交流与互鉴,最终实现艺术学美人化人、转变为社会财富的培养目的。

与此同时,在“三度一体”理念下的大视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则是围绕“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目标,培养具有自主性、自豪感、自信心的时代新人。在艺术领域,这些专业人才应立足世界,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声音的发布者、中国理论的实践者。因此,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是其毕竟途径,不仅培养国家需要的“艺术家”,更培养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自国家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以来,要求把美育融合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度一体”艺术学科大视野人才培养正是践行这一理念,从显性及隐性层面注入德育基因,成为“美育养性、德育化人”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结语

艺术不仅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三度一体”理念下的艺术学科“大视野”人才培养聚焦于研究生层次,在国家艺术乡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再造、艺术教育扶贫、设计扶贫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它不仅在精神层面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发展趋势与要求,更转化为一种现实生产力。

猜你喜欢

大视野一体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看待现代诗词入史问题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结构化教学,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平民眼中的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