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合作社改造设计研究*
——以莒县大柏林村为例

2021-10-15史圣荣于丽伟

大众文艺 2021年18期
关键词:纹样空间特色

史圣荣 于丽伟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一、助力乡村振兴时代背景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把乡村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文化是乡村衍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受关注度不断上升,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力量,各地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场所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对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增强基层公共文化功能,不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彰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自信和时代魅力。乡村文化空间承载着乡村发展的记忆和公共伦理,使家族礼仪,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具有文化价值内涵及深厚的意义,对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合作社改造设计方案措施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大柏林村是一个生态保护村,大柏林村合作社,属于本村原有的公共房屋设施,它完全开放,具备一定的对外展示功能内设有过门笺博物馆,非遗工坊,大柏林村史馆,党员会议室,多功能使用的活动室等,是村支部书记日常工作的地方。近年来村里响应时代号召,推动乡村振兴,建造了过门笺博物馆,虽然规模较小,但藏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其目的是想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展示农村文化,振兴乡村发展。这个合作社大院也是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地方,不少大学生实践团队代表前往这个合作社大院,过门笺博物馆参观研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大柏林村不断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影响力,保护推动当地非遗文化的发展,激活乡村活力。

(二)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分析

莒县大柏林村,“过门笺”的手工制作,既是一种风俗文化,也是一种历史传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产品,过门笺是伴随春联共生的艺术。明朝末年,过门笺已经有据可查。随着岁月更迭,雕刻过门笺的手艺代代发展,并继承、改良、传承下来。

在造型方面,过门笺外部轮廓呈现简单的长方形,虽然外形简单,但是整体构图结构丰富,和谐美观,纸面上有表达主题的主纹样,主纹样周围是各式丰富的负纹样。中间刻有镂空的文字或图案,镂空部分的周围都有可以保护其造型的边框结构,过门笺底部有穗子,也有象征丰收的寓意。

在色彩方面,过门笺的用色鲜艳、明快,也是为营造过年的热烈喜庆氛围。过门笺把制作过门笺的五色定为大红、粉红、黄、绿和紫,从西往东贴,张贴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粉、五紫(取“五子登科”“紫气东来”等意)。

过门笺形式多样,纹样通常带有吉祥的寓意,比较常见的装饰纹样有万字纹、水波纹、孔钱纹、菱形纹、网格纹、花瓣纹等。文字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万事如意”“万象更新”“恭喜发财”“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

(三)空间优化功能整合和嵌入

合作社改造的核心目的是打造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乡村综合体”,应不同空间、功能和形态的需要重新组织结构,可以供村民娱乐集会活动,村委会办公,村民娱乐学习以及展示本村庄历史文化的公共展示空间。将当地过门笺特色文化提炼到物质空间形态,振兴乡村文化。

打破了原先简单的房间排列布局,重新规划功能分区,为获取更多的使用面积以及开展活动的整体性,将庭院与室内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建立起空间整体的联系,以一条“活动路线轴”为主线,活动场景以此轴展开。

从东侧进门,经过导向形文化走廊,先进入的空间是博物馆。过门笺民俗博物馆是公共性的活动展示空间,能展示当地过门笺民俗文化风情,同时肩负着让参观者感受享受过门笺美感的重要使命。室内装修整体格调为中式简约风,装饰设计上融入过门笺文化民间传统艺术图案元素,给人以美的感受。展厅进行交互串通,注重展示的互动性,流动性,增添在展示过程中体验感,把当地的过门笺特色文化予以充分的表达,让参观者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特色文化资源。

合作社原来的房间功能单一,把过门笺非遗手工作坊(活动空间)和大柏林村村史馆(展示空间)有机结合,重新规划设计,打破展览馆只有展柜,展品,展板的形式,可以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拉近游客与展品的距离。[非遗体验馆是一种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形式,我们设计的过门笺非遗手工作坊更侧重于体验者的亲身经历,强调切身实地的情感体验,在房间中间布置乡村原木木桩为案,以及老式板凳,成聚散式布局,方便体验者交流讨论。围绕手工作坊实践场地,在房间周围进行村史物件展览,这里的物件,都记录了时代的发展,承载着乡情与乡愁。在室内布置村展览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过门笺制作工具的展示,先参观过门笺制作的古老工具,然后坐在案桌上,亲手制作过门笺,体验工具的使用技巧与方法,方便体验者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注重参与者与展示空间的交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展示设计中重视参观者在整体的参观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过道铺装设计融入过门笺文化元素,与外界环境进行呼应。在整体景观方面,根据整体过门笺文化氛围,对地面铺装,建筑外围,景观树木,文化走廊,休闲座椅等符合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等方面进行设计改造,打造极富过门笺特色的合作社。

(四)元素提取及其应用

大柏林村合作社作为对外展示非遗文化过门笺的窗口,它应该是集文化历史、主题创意、空间艺术应用和美工技巧的有机统一,能够让人增长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的一个公共展示场所。

原来的建筑外形上,是传统的白墙红瓦,建筑外立面是单色墙面涂料和单色墙绘,地面是水泥地。室内也是简单的白墙,设计元素少,缺乏空间设计美感,缺少文化艺术气息。

从符合现代审美和时代价值观的角度,考虑整体空间风格的基础上,在室内设计装饰上融入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再发展。天花吊顶可以使用当地草帽,或者簸箕等草制编织品进行悬挂装饰。壁灯,吊灯等运用“竹篮”“竹筐”制作灯罩,即可营造氛围感灯光又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在新式绿色环保材料上融合,营造一种奇特的意境,既能保留传统景观的韵味,又给人新颖的观赏感。

装饰纹样作为过门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环境设计空间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如何把当地特色过门笺及剪纸纹样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空间环境中我们进行了探讨。选取有代表性的纹样运用到空间设计当中去,丰富建筑的内涵。打破传统纹样的排版结构布局及构成方式,重新拼接组合,产生新的审美纹样。例如,在建筑外立面装饰上增添“过门笺”特色墙绘,浮雕,等立体装饰,增加设计美感。在门框,窗框上融入提取出的“万字纹”,“喜字纹”等纹样,这些纹样既能打破生冷载体,又能体现跨越时代的美感,体现文化内涵。地面采用铜钱纹样或者其他纹样的石砖铺装,也可以改造设计过门笺纹样形成平面迷宫铺设在地面,也是别有一番趣味,更能调动参观者的观赏趣味。

三、项目改造设计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

合作社的优化改造,旨在大力繁荣发展农村特色非遗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合作社的改造,赋予农村合作社新的生命意义,拓宽新的体验方式。也是对特色非遗乡土文化的一种更好地保护传承方式,也满足了当代城市游客重视文化个性化、体验化的市场需求。用环境设计来传达乡村的淳朴人情和特色非遗文化。

(一)促进乡风村风文明

新的“乡村综合体”,村民可以在合作社集会表演,开展一些日常的文明宣讲活动,用新形式,宣传“新乡风”,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乡村整体文化素质。利用当地特有非遗特色文化,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

(二)维护乡村文化传承

合作社的创新性改造更有利于大柏林村文化记忆传承下去。非遗手工作坊体验馆及博物馆,村史馆充分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魅力,非遗手工作坊让参与者体验真实的现场手工活动,合作社的每一处空间设计都能更好地展现与传承过门笺非遗文化。

(三)发展文化特色旅游,开发文创产品

大柏林村拥有极具地方特色的过门笺非遗文化资源,可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品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开展过门笺制作体验活动,举办过门笺创意大赛等项目,在专业的指导下,引导游客体验特色文化,在非遗手工作坊里,制作心仪的过门笺作品,红色文化字帖,剪纸等。非遗小卖店可以制作销售其他小工艺品,如竹艺编制,木作,藤编,草编等传统民俗文创饰品。

四、结语

合作社改造的形象设计与其创新性发展是激发乡村特色非遗文化活力的有效方式。本项目选择了莒县大柏林村,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性改造,避免美丽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问题。希望通过此文章,引起更多学者对于山东省合作社改造发展的更多思考和研究。希望合作社发扬光大,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带动莒南,临沂等地的合作社建设发展,开发本村的旅游文化,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此项目,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倡树良好乡风,以文化振兴乡村。

猜你喜欢

纹样空间特色
空间是什么?
拯救“濒危”花纹
创享空间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