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敷料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进展
2021-10-14王兰兰陈亚星
王兰兰 陈亚星
摘要:静脉治疗是目前医护人员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操作,主要是将各种治疗药物以及血液以静脉注入的方式,注入到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达到相应治疗目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可进一步提高输液效率,减少药液对机体组织的刺激,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敷料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不同敷料;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用进展
中心静脉导管在静脉输液治疗中具有以下使用优势。首先,穿刺静脉为中心静脉,此类静脉血管一般较为强壮,血流量相对较快,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发挥药物作用;第二,该类血管血流量大,可很快稀释注射用药,减少一部分刺激性较强或较为黏稠药液对患者血管壁的损伤,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1]。现阶段在临床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过程中,随着其使用率的增多,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提高。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在留置使用期间,留置位置、留置时间、敷料、患者自身活动等因素均会对导管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敷料,对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与治疗安全性均有积极作用。
1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症状诊断标准
依照《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版)标准要求:(1)对患者进行血样进行培养时,发现1套及以上样本均检测出致病菌阳性,且该致病菌与患者机体其他感染病灶致病菌无关;(2)患者在不同时段下进行抽血化验发现均能检查出常见共生菌;(3)患者至少有1种及1种以上症状表现(发热、寒战、低血压等);(4)患者症状表现与实验室阳性检查结果均与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感染病灶无关[2]。
2中心静脉导管常用敷料类型
2.1 透明敷料
透明敷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敷料类型,具有防水性能好、外观透明等使用优势,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患者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虽然现在一些透明敷料满足皮肤一般蒸发量,但当患者出汗较多等原因导致皮肤状态较湿,大部分水分凝集时,会降低敷料黏性而形成褶皱,使细菌可以接触到导管或对周围皮肤组织产生刺激,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由于敷料较大,难以移除,还会导致皮肤组织较敏感的患者出现红肿、破损等损伤,并增加管路黏胶清除难度,提高感染风险。
2.2 高潮气通透性敷料
该类敷料最大使用优势为透气性好,敷料边框设有无纺布黏胶,提高了辅料黏贴的稳固性,不易出现卷边等问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有效提高了治疗安全性。而且该类敷料保留时间较长,也相应减少了更换频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临床操作的便利性。
2.3 氯己定敷料
葡萄糖酸氯己定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生长,经ASTM方法检测,其抑菌时间可维持7日,与其他消毒剂相比,更有利于减少皮肤细菌定植数量。因此该类敷料具有透气性好、方便观察,可吸收渗液等多项优势。研究表明,相较于普通透明敷料,该类敷料可有效降低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依照国外APata等学者研究发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期间,采用氯己定浸渍透明敷料,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并代替黏性干纱布敷料在临床中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療安全性。有研究发现相关血流感染事件与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感染有关,而氯已定作为一种抗菌剂,对这两类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因此使用安全性更高。但该类敷料经济成本也相应高于其他敷料,目前尚未有研究能证明该类敷料的使用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院经济成本存在因果联系,因此其在临床适用度方面尚有争议。
3结束语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好的优势,在一些急重症病患治疗中,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可提供较为有效的输液通道,降低治疗风险。在临床使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敷料,以降低相关血流感染事件发生率,提高疾病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袁美娇,王春艳,蔡学联.我国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7):602-605,667.
[2]施国婵,马川寅,孔曼丽,等.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5):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