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
2021-10-14夏鸣
夏鸣
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间叶性肿瘤。通常来说,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人群主要为男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多发的部位主要是胃和小肠,由于这些部位对放疗和化疗缺乏敏感性,因此,治疗主要运用手术切除的手段。但是从生物学行为来看,肿瘤有良性,也有恶性,对肿瘤的预后进行准确的判断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使得病理学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胃肠道间质瘤免疫表型检查有着较多的优点,比如,有着更为方便的检测,更为便利的量化等。危险度分级,在对预后判断和对分子生物靶向治疗指导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通过基因检测能够对其进一步分析。
1胃腸道间质瘤的起源
在1941年Golden等研究者在小肠处发现一组肿瘤,对其进行了组织学特征分析,结果发现这组肿瘤与平滑肌组织学特征有相似之处。研究者认为该肿瘤来源于平滑肌,将其描述为“平滑肌瘤”这一名称。1983年,Mazur等研究者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这一概念。在不断深入研究下,2011年,Bozzi等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研究指出,形成的胃肠道间质瘤,可能依赖于kit癌基因的原始细胞克隆性增殖。从中得出,对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来说,间充质干细胞有造成影响的可能。
2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2.1 胃肠道间质瘤大体病理学特征
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会发生胃肠道间质瘤,在胃部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大概占到65%,小肠发生的可能性大概能够占到25%,而在结直肠发生的概率大概是5%~10%,在食管发生的概率大约小于5%。相关研究显示,胃肠道间质瘤还可能发生在网膜、肠系膜、膀胱、胆囊等处,但是这些地方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大部分情况下,肿瘤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无包膜,与周围组织有着比较明显的界限,结节状突起,其剖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韧,可出现出血、坏死、黏液变、囊性变,能够炎性粘连周围组织,或者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如果有着很高的恶性程度,包块会更大。
2.2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病理学特征
绝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形态是梭形、上皮样形。其中,大部分梭形瘤细胞是没有什么明确界限的,胞质会表现出轻、中度的嗜伊红,核端空泡状,呈交叉束状、漩涡状排列。而一些上皮样瘤细胞的界限比较清晰,胞质较丰富,轻度嗜伊红,一些肿瘤形态可能同时有囊性变、透明变性等,少数肿瘤可观察到间质有“丝团样纤维”。
2.3 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特征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起源,基本上认为是胃肠道的间充质干细胞-Cajal细胞,其虽然不是神经细胞,但与神经功能有着紧密的关联。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与C-kit基因突变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其编码的蛋白CD 117可能过度表达于细胞水平的发生。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中,C-kit的阳性率能够达到85%~94%。因此,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来说,将CD 117认为是其特征性的标志物。最新研究指出,胃肠道间质瘤还有一个特异性标志物,也就是DOG-1,114×103蛋白是其基因的编码产物。这种蛋白有八个穿膜的功能区,由于跨膜区域的数目比较高,认为是一种钙调控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在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过程中,将蛋白CD 117联合DOG-1一起应用,使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当中,CD 34有着比较高的表达率,阳性率大概为70%~80%。再加上CD 34有着独特的分子特征,提示胃肠道间质瘤的来源与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未定向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也显示肿瘤有着不断增强的生长侵袭能力。CD 34分子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组成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胞外区,另一部分是跨膜区,还有一部分是胞浆区。分子之所以发挥其作用,主要运用受体与配体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当中发挥作用,且也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病理反应,比如发生炎症、免疫应答等过程。在临床当中,Ki-67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不是由于其是一种标志物,而是由于其作为标志物能够对细胞分裂、活性增殖起到有效的反映。此外,Ki-67的表达有着比较高的水平,这与不良病理学特征有着较大的关联性。胃肠道间质瘤还能对神经源性标志S-100进行表达,还可以表达肌源性标志SMA等。
在分子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不断成熟,在临床上虽然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比如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预后、耐药情况等,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