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重塑关爱行为的质性研究
2021-10-14李娅男易丽萍
李娅男 易丽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全球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病死率却呈下降趋势[1],患者带癌生存的状态引起关注。确诊后对疾病的恐惧、术后面对自我形象紊乱、性生活受影响、后续药物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睡眠障碍和激素分泌紊乱等因素[2]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长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更需要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关怀与爱护。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对关爱行为的重新认识,了解患者的关爱需求,以便提供更精准的心理支持与照护,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理论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杭州市中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经病理报告诊断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至少经历1次化疗;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明确自己的病理诊断,思维清晰,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自愿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伴有脑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沟通障碍、不能书写的患者;处于晚期,预期1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的患者。本研究访谈至17例患者时资料达到饱和状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受访者尽可能以自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先进行预访谈,对遇到的概念不清、表达歧义等问题做出调整,预访谈资料不纳入研究。访谈期间做录音和笔录,记录受访者的表情、肢体语言,访谈主要涉及治疗经历、疾病对自身日常行为活动的影响、患病后与家人的关系、患病后的社交情况、对疾病知识的了解途径、对关爱概念的理解等内容,访谈时间30~60 min/次。访谈时遇到拒绝录音的患者,需要适当放慢访谈节奏,延长访谈时间,做好详细的记录。
1.3 资料分析 每次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内容转为文字,并整理成笔记,于次日交于受访者阅读,对受访者认为不准确的信息加以更正。使用nvivo11软件采用三级登录的方式登入访谈资料,用持续性比较法分析资料,寻找并建立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核心类属。资料分析过程中,研究者记录有关编码、概念的相关信息,并撰写备忘录。
1.4 质量控制 研究者参与受访者从围手术期到化疗期的护理工作,长期的接触可使双方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使受访者愿意并真实的表达自己。访谈时间定于化疗1周后的傍晚,此时间段受访者完成治疗,有精力来配合访谈。访谈地点定于病区的示教室内,受访者对环境熟悉,且环境安静可免受打扰。整理好的访谈资料交于受访者确认,并征求受访者有关资料与结论的意见。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7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68岁。见表1。
表1 (续)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乳腺癌患者对关爱行为的重塑结构 见图1。
图1 乳腺癌患者对关爱行为的重塑结构
2.2.1 恰当的语言 (1)适当的安慰:安慰虽然提供不了解决方案,却能使人感到不再孤独,感到被关怀。本次研究有多例患者提及安慰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慰籍。(2)鼓励:鼓励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导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访谈中有受访者提及鼓励给自己带来了力量。(3)关心:关心可以带来温暖、获得存在感,可有效提升患者内心的舒适度。
2.2.2 时常陪伴 (1)倾听:疾病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重大的身体创伤,还让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倾听可以给倾述者心灵提供释放的空间,让生活充满爱与了解。(2)相守:根治术后以及化疗带来的自我形象紊乱,使大多数患者患有焦虑、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此时,家人特别是配偶的陪伴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4]。访谈中80%的受访者提及配偶的陪伴可以带来内心的宁静。
2.2.3 获得帮助 (1)工作上的帮助:乳腺癌的发病逐渐年轻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参与日常工作,此时来自工作单位领导、同事的帮助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会让患者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和遗忘,使之树立重新回归工作的信心。(2)生活上的帮助: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术后与术前的生活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乳房的缺失、带癌生存等,这些变化会影响她们的形象外观、思维方式和自我认同感等[5]。若家人与朋友能够在生活上细心照顾,有利于患者重新认识、接纳自我。
2.2.4 得到理解 (1)情感支持:访谈中发现,受访者的亲朋好友对其爱护有加,但自己仍感觉很孤独、无助,一些想法会被强行制止,忽略了他的感受。(2)同辈支持:是指患有相似疾病患者的支持。研究表明,通过同辈的经验分享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获得更加实用的知识[6]。访谈中62%的受访者认为同辈支持可以从经验分享的角度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可减轻自身的孤立感和羞耻感,对未来抱有希望,更加乐观。
3 讨论
3.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对关爱行为的新认识 本研究发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人群对关爱行为的重新认知可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有效的沟通与表达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主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时常的陪伴、获得帮助、得到理解4个方面来实现。关爱护理的内涵非常丰富,由5个要素所组成,即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表达对患者的关爱情感、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7]。本研究发现,“得到理解”实现情感上的互动从而获得帮助,是感受到关爱的主要途径。乳腺癌患者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常伴有多疑、敏感、偏执等情绪,安慰、鼓励、关心的话语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需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安慰。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更注重得到亲人,特别是配偶的理解,然而男性配偶容易忽略这一点,会使患者心理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同辈支持现象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尤为常见。同辈可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其处境,不仅能与患者交流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能从应对心态和方式上给与帮助,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树立开创新生活的信心,而普通的社会人群很难做到这一点。多数患者随着病情的控制与恢复,心理常态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护理人员及家属应避免对患者过多的同情与帮助,在治疗期和恢复期发挥协调作用,使其能尽快摆脱患者角色,积极面对生活。倾诉是内心焦虑与压力的一种释放,也能让倾听者更好的了解倾诉者的内心世界,进而理解倾诉者。访谈中87%的患者提及家人特别是配偶的倾听与陪伴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宁静与踏实。
3.2 构建关爱概念结构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关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模式,一种自然感情的表达方式[8]。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对关爱行为的新认识,可帮助护理人员充分理解关爱的内涵,通过具体措施满足乳腺癌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协助患者度过身心的脆弱期,更顺利、平稳、从容地适应术后新生活,改善带癌生存状态。
3.2.1 帮助患者维护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庭和睦是促进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减少负性情绪发生的重要因素[9]。护理工作者需要观察评估患者的人际关系状况,可利用健康宣教的机会,鼓励患者与家属多沟通,并向家属解释患者对关爱行为的新认识,指导家属正确有效的表达关爱,以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
3.2.2 积极拓宽健康教育方式 医护人员是患者最为信任的信息来源。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信息需求。通过知识讲座、搭建微信平台等多元化的方式,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3.2.3 实施关爱护理时注意适度原则 当患者完成系统的抗肿瘤治疗后,需要周围人恰到好处的关心与帮助,此时不要过分关注或干预,可将其视为正常人对待,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疏导心理紧张和压力。
4 小结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姑息治疗指南中强调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的患者,均应尽早接受身、心、社、灵全方位的关怀。近年来,将关爱融入护理工作在我国护理行业已基本达成共识。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对关爱行为的新认识,总结出四个维度,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带癌生存患者对关爱的理解,有效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关爱护理,为患者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