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经验的幼儿园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2021-10-14李昀轩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经验儿童

李昀轩

(河南开放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主题课程又称“核心课程”,是指围绕生活中的某个主题设计的课程,即以儿童生活中的主题为轴心(中心、核心)设计的课程。[1]主题课程是当前多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而一些幼儿园并没有抓住主题课程的内核,“流于形式化”“缺乏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而真正的主题课程应是基于儿童的经验,从儿童对生活的直接感知、体验入手的一种核心课程,它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功能,是以教育内容的整合为追求的。

一、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

根据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3],将展开以下论述。

(一)课程目标

1.以国家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为导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连接学期教育目的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桥梁,使幼儿园教育的特定价值观能在课程中得以体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使幼儿园课程编制的方向得以明确,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以及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与课程目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X班的主题课程目标的依据是该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同时,该幼儿园课程目标又受到《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影响。教育目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和主题课程目标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从一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关系。

2.以儿童的经验为根基

主题目标的确立,除了与教育目的与幼儿园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以外,还建立在班级对幼儿发展有整体的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之上,并且就主题目标整理出儿童的关键经验(见表1)。主题目标是主题活动拟达成的效果;关键经验则是为了达到主题目标,幼儿需具备的经验和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为主题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方向,儿童的经验又为主题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根基(见图1)。

表1 目标与关键经验对应表

图1 各级目标关系图

(二)经验的选择

经验的选择与组织决定着课程目标能否达成。[4]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是以儿童感兴趣的生活世界为基点来选择课程内容的。

1.内容的选择关切儿童的兴趣

儿童的兴趣是主题来源的重要因素,只有体现儿童兴趣与需要的主题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主题的经验与生活相联系,从而学有所感、学有所用,这样的主题对于幼儿才是有意义的。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孩子的兴趣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教师选择将“好邻居”作为开学第一个活动的主题,并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孩子们的经验进展安排相应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儿童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因此,课程内容应由儿童自己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支配。教师会因时因地因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活动内容,使计划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保持较强的灵活性,以激发孩子不断生发出来的创造性。

2.课程资源的利用贴近儿童的生活

丰富的资源是促进儿童经验增长的重要依托物。而当视线越深入到儿童的生活,就越能找到丰富的资源。幼儿园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过程中既考虑到幼儿学习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主题需要和幼儿园实际情况。教师们非常注重利用“儿童的生活”这个资源,这是离孩子最近也最能引起孩子们兴趣的资源,并且是获取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当主题确定后,对主题需要并且能利用的资源进行整理,以保证主题的顺利进展,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以某幼儿园中班“好邻居”主题为例,教师选择了离孩子生活最近的“菜市场”“超市”“父母的职业”,并且加入了一些孩子们贴近于儿童生活的绘本和歌曲内容,促进了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具体见表2。

表2 直接与间接资源来源

(三)经验的组织

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儿童的经验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1.横向——多样中的平衡

依据《纲要》和《指南》的精神,要重视儿童的一日生活,减小集体活动的比重,这些都要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路径中体现出来。主题活动的路径是多元的,集体活动、日常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家园联系都是实施的重要途径。

教师减少了全班的集体性教学,每天以一个教学活动为主,让幼儿有较多的自由活动、自选活动时间,以确保让每个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通过与主题目标的关联性,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集体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小组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由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并且非常注重日常生活游戏的价值。在中班“好邻居”主题中,如表3所示,主题活动的实施路径,包括了从主题目标出发到完成主题活动时幼儿和教师所要经历的整个过程,讨论“新店开张”、投票筹备小组、参观机构等这些与主题目标密切相关的活动放在了集体活动中;将制作店铺货品的筹备工作放在区域活动中;将照片的分享、参观的体验分享放在日常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了各个活动的特征和孩子们活动的特点,整个活动路径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并且缺一不可。

表3 主题活动实施路径

2.纵向——基于儿童经验的生长

杜威曾说:“一切真正的教育来自于儿童的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着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5]儿童的学习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每一个经验都是建立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之上,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正是基于这种方式把课程推向深入的,表4是笔者在观察儿童的活动和表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主题活动的每个阶段之前,X班的教师都会先了解幼儿们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经验水平和兴趣点,再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主题进入方式,实现幼儿经验与主题经验的联结,让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提供经验基础,后一个活动又为前一个活动提升经验,从而实现经验的螺旋式上升。

表4 经验建构

(四)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以及对幼儿的评价,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总结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的评价。

1.贯穿始末的课程方案评价

对课程方案的评价贯穿课程的始末,每一个阶段的评价都会对下一个阶段的课程进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主题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实施者面对不同的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评价课程文本,从原来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去反思将要进行的课程应该如何调整,以确保课程的基本方向,使课程符合幼儿的发展现状,具有适宜性。

2.师幼结合的形成性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质是活动,幼儿在园发生的一切活动,构成了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实施承载着课程方案的评价付诸教育实践中的职责,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6]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通过教师的观察、活动记录、反思来保证教师关注幼儿已有经验的发展,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激发幼儿发现并积极探索与周围生活相关联的事与物,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收集幼儿的作品、照片,以及活动中的视频,为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提供依据。例如,在“冰淇淋店”小分组中,就自己研究的主题,幼儿画上图表,然后回家进行了调查和主题准备,为第二天的小组活动做准备。在活动中,有的幼儿迫不及待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有的幼儿带来了相关的视频给大家播放,还有的幼儿带来了家长帮助制作的PPT。教师用手机拍了过程中相应的视频、图片,记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状态以及语言、动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判断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活动对不同幼儿的吸引程度,这为教师评价课程的适宜性、目标的达成度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师对幼儿各个方面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3.幼儿发展评价与“成长记录册”

“成长记录册”是主题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将评价变成一个生动又详实的过程。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成长记录册”不仅是记录幼儿在多个领域发展的一种新的评估方式,“成长记录册”也是一个载体,将教育评价与幼儿的教育、幼儿的发展协调为一个统一和谐的过程,把终结性的评价变为形成性的评价,将统一、定期、量化的评价变为个人化、发展性的评价,促使教师将关注的视角从关注结果转到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同时也符合每个人记录回顾童年的情感诉求。

二、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开发的主要建议

班级主题课程可以充分地基于儿童的经验,而让课程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让儿童的需求成为课程建构的驱动力和选择力,使课程的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让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逻辑,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更加过程化、弹性化、多元化。

(一)课程应关注并反映儿童的生活

主题是整个活动围绕的核心。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应珍视生活的价值,幼儿的现实生活、感兴趣的生活既是综合课程整合的起点,也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和实施路径;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引导幼儿在感性的、直观的、生动的、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周围世界的经验。[7]只有让幼儿享有美好的童年生活,才能促进幼儿生命的和谐健康成长。

(二)课程应具有适宜性和生长性

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珍视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适宜幼儿通过直接经验、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完整经验的方式,促进幼儿在与课题交互作用中获得自身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螺旋式上升。同时,关注幼儿经验生长的连续性,让教育活动成为一个“了解自己已有经验—扩展经验—获得新经验”的完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儿童的需要将课程内容灵活调整。

(三)课程应具有整体性

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课程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关注全领域的发展,关注各种教育途径的价值,关注家、园、社区三方面的合力,强调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出发,思考教育效果的整体性,从而整体地思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使幼儿教育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经验儿童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