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0-14刘亚同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课程

刘亚同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背景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抢占文化阵地是各民族的普遍共识。如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把握住发展脉搏,适应时代潮流,是每一位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人民教师需要深思的重要命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源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获得感低、认可度差等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升。[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优势,开展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扎根中国大地、兴办中国教育、实现中国梦想,各门课程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背景下,各类意识形态不断交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命题。因此,全面深入地学习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出有觉悟、高素质、有责任、讲担当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

(二)课程思政的概念辨析与价值意蕴

课程思政是将党的理念与宗旨、精神与事迹等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所有课程中,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与思政课程协调同步,互相配合、联系和补充,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思政课程是指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专门课程,如表1所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都具有相同的课程目标和任务,就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在课程的表现形式上,思政课程以显性的方式主要通过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则通过潜隐性的方式挖掘各类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将社会主义的理念与价值“基因式”植入各类课程中。二者为实现共同的育人任务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表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概念辨析表

在概念界定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在理念发展方面,有学者认为,虽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等方面有所区别,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以及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是相契合的,所以二者应合作发力,破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张皮”的局面,挖掘课程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三全”育人思政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课程思政,要时刻将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探讨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图1。在高校课程思政课程设置格局下,应扩宽原有思政体系,融合各类课程,科学建立“三维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各专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依据各自的学科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地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1 “三维一体”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图

高等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挥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引领着青年学子在“拔节孕穗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类课程教师应利用好课堂主渠道,抓好课堂主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各类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协调同步,互相配合、联系、补充,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形成教育合力。而在高校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除了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和就业创业等课程之外,还包括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党史”“国史”学习、劳动教育、生命教育等,这就要求高校育人主体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拓宽思政空间,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育人基地,筑牢思想政治防线,实现精神涵育功能。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现状

信息化时代,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各国之间的重要竞争手段,各国都在竞相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文化的输出是大国崛起的标志,国外虽然没有“课程思政”这一专有名词,但其思想政治类课程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形式,通过各类课程以隐性的方式渗透民族价值观,通过实践项目、主题探究等形式间接进行思想教育。以美国为例,各类课程的德育目标都包括培养公民美国精神这一内容,并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体现文化价值取向。

自2004年以来,中央根据高校思政教育情况,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上海率先响应号召,开始了高等学校思想和政治理论教育(包括德育)和大学生课程改革的教育实践探索之路。2014年起北京、上海等高校开始实施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破解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孤岛”现象。上海在一系列实践与探索中,将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这种深化联系的过程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形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使高校中的思政教育不再是一座“孤岛”。在课程思政的特色形式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开展“课堂育人三分钟”特色活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有教师每堂课都要准备三分钟与教材无关的“育人”内容,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主题的教学,将价值引领融入每门课程中,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通过每节课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三分钟学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达99%;在课程思政的手段上,网络教学平台、移动设备、智慧教学软件等已经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开展课程思政必备的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在具体的思政方式上,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可以通过讨论计算机软件背后的人文问题、发掘计算机中的辩证思维和计算思维、明确计算机从业者职业道德、结合社会背景,如战“疫”故事、名人事迹等方面发掘思政元素,坚定同学们的信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法方面,谢幼如等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将“智能+”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持,设计出“基于项目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深度渗透以“抗疫精神” “家国情怀” “职业理想”等为主的思政要素,融合思政案例重构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果,但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活动开展不充分等短板问题,要破解现有难题必须以“爱国” “爱党” “爱社会主义”构筑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成效。[3]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挑战

(一)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薄弱

在当前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中,部分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过于生硬,无法有效地将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知识传授中,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实施不是“生搬硬套”,切忌“牵强附会”,否则易引起学生反感。如何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方案中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特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破除“千课一面”现象,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的功底。此外,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要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效,必须全面提升教师掌握课程的思政元素选择路径,有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载体,做到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4]

(二)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不足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源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深化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情感特点等的关照和研究。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是随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信息化素养相对较高,热衷尝试新事物,枯燥的专业课程和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触及学生内心,容易滋生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不高。由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与艺术的不足,容易使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够,目前整体上学生对课程思政实施的认同度和成效还不满意,相关工作获得的认同感不够好。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课程思政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应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着力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力量,上出“中国味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将学生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近年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推进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性体现仍不深入,存在“两张皮”的问题,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表现出“不会干、不敢干、不愿干”的现象,专业课教材与思政课教材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均暴露出学校层面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推进课程思政的相关保障措施。整体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不足,缺乏相应的课程思政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和职称晋升等专门性激励机制,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要破解以上问题,必须进行系统筹划,构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用、内容评价、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要素。学校应以课程思政为要素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试点、树立实践典型、建立共享学习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投入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

(四)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教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奖励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但现行教学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具体评价内容尚不完善,无法针对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行为进行具体监测,当前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完善。教务部门在制定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时,应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监测点,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组织等层面,全方位设置教学评价细则;同时根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细化教学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教学中以量化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适当转变为基于学生课堂教学反馈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对课堂教学当中的教学效果评价作为评价依据,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监管。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辨析

学校各级部门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各部门合力落实课程思政能够提升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的最终成效,其中教务部门担负着重要的、引领性的作用。[5]教务处应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一)重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

当前教师队伍中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价值引领”只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专业课程则专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视了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造成思政课与各门课程之间难以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机制。[6]课程思政主张德育教育人人有责,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通过教师引领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此,高校需要面向广大教职员工加大宣传、培训和引导课程思政,帮助大家树立起正确的育人理念,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培养教师自觉推行课程思政的意识

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思想道德引导,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需要依托于一支观念先进、素质过硬的高职教师人才队伍。教师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自觉意识,又要自觉学习课程思政的方法及技巧;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精神[7];自觉结合所教授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实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育关键点在于学校对教师队伍的把握与带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价值引领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聘请教育专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培训、教学实施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三)将课程思政纳入课程教学质量监测点

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质量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中,重点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考查点;在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指标;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时,要在学生评教、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同行评价、教研室评价、系部评价等环节中,设定“育人效果”的观测点。建立价值引领的监控体系,构建学业标准体系、素质教育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与调控体系,将课程思政纳入质量监控与考核监测点。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需要教师明确讲出自己所涉及的思政方面内容,以及所代表的价值观,从而进行考核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应立足时代发展,挖掘课程资源,发挥育人优势[1],建立课程思政保障体系,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教学当中,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赋能。高校要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监测点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制定课程思政管理办法,通过课程思政助推课程和教学质量评价,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图2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图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素养目标中,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组成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整体。同时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融合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并做好活动实施评价与反馈。

(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广大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收集学习思政育人案例,在实践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如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互联网空间和新媒体平台,在课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文化价值等主题元素,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把素质点通过合适的载体有机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中,切实把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交流机制

受知识领域的限制,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师应建立灵活有效的交流机制。对课程思政的案例、形式与载体进行把关和优化。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应突破学科思维束缚,把育人放在首位,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图3,建立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学科专业教学之间的交流机制,构建学业标准体系和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重视课程开发,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德育资源,形成包含知识、能力、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搭建课程合作交流平台,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效果。

图3 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教学交流图

(四)搭建“三维一体”素质培养体系

杨福家教授曾说:“一流大学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并且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加快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体系,可以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思政部等职能部门合作建立交流平台,切实推进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三维一体”素质培养体系,强化培训,重塑理念,让广大教师明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8]

(五)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工作渠道。新形势下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应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努力实现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等院校应发挥课程思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引领高校教师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课程思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大思政”格局,做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