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丑”视角下的“美”
2021-10-14沈提花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1年10期
沈提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德育讲师团成员,湖州市吴兴区中小学文科研究小组组长、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新课程试验工作指导学科组成员。曾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湖州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湖州市优秀班主任,湖州市吴兴区首批“享受教育特殊津贴学科教学人才”,湖州市吴兴区第一批名教师等称号。
德国学者鲍姆嘉通在《美学》一书中说过:“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一种美的方式去想。”一个丑的对象,我们可以用美的方式去想象、去表现,从而使人兴味盎然,情不自禁地叫道:“丑得如此精美!”
就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文中的小桃树在作者笔下是病态的。作者在用“丑”词描写小桃树的同时,投射以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如文中多次称呼小桃树为“我的小桃樹”。卑微中蓄积的梦想更为难得,弱小者的坚强更加可贵,饱经磨难后的执着更令人动容。作者的“审丑”,让小桃树在激烈的冲突中彰显一种崇高的壮美。现代丑学开创人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作者用“审丑”这一写作视角,使寻常的“一棵小桃树”由外形的审丑走向内质的审美,拥有了别样的审美冲击力。
审丑视角下的“丑”不是作者为了“美”而故意用的“抑”笔。就内容而言,直面“丑”而带来的不和谐感、厌恶感,在你了解并接纳“丑”以后,怀着欣赏和理解时,便不再有畏惧和反感,这时“丑”转化为“美”,最后转化为一种真正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