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人才“高能低就”现象探析

2021-10-13庄玉琳

人民论坛 2021年27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高等教育

庄玉琳

【关键词】“高能低就” 人才浪费 高等教育 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近期,《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的发布引发了网友热议,因其“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拟聘用人员中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的名校本科生。有记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查,在被“一线生产操作岗”录取的135人中,还有41人拥有硕士学历,占比超过了30%。这不禁让人感慨,现在卷烟厂已经这么“卷”了么?

“高能低就”的现象及其解析

一直以来,类似的新闻似乎在每年高校毕业季时都会出现。从2000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到2015年四川大学保卫处招聘管理人员需要博士学历,所谓的“高能低就”现象一直触发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高能低就”现象受到社会持续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高能低就”现象有悖于大众的固有思维。在大众的心中,名牌大学毕业生、高学历人才应该从事一些“高大上”的工作,如果他们从事一些即便没有这么高的学历也可以做的工作,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挤压其他非高学历人才的就业空间、生存空间,形成所谓的“内卷效应”。另一方面,“高能低就”冲击了大众对于“教育改变命运”的期待。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在古代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入朝為官”,而且做官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当代考名校、获取高学历则意味着能够开阔眼界,从而充分地施展自身才华,作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贡献,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一定程度上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新闻报道中的“高能低就”现象,无疑会使人们产生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怀疑,会不会十几年寒窗苦读后,仍然还在原地踏步,甚至不进而退。

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楚现象成因和背后逻辑。否则,大众可能会断章取义,加深对高等教育的误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读书无用论”,背离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高能低就”现象的原因和逻辑解析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学生就业从包分配逐步过渡到了自主择业。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过去某个阶段,“高学历”在就业市场就代表着高能力,因为当时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实属凤毛麟角。但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和青年群体特征的改变,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以“高学历”为定义的“高能低就”现象越来越明显。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显著增多。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为3611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该项数据为8930人;到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5467人,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全国约2.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而这些都是在短短20年发生的变化,这种高速增长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成果,保障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人口红利”的重要体现。另外,受高等教育的公民数量增多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环境,使全人类受益。但是,就业市场中的职位数量无法完全消化数量如此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职位需求也与毕业生的能力存在结构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弱,无奈选择“低就”。

经济发展、政策改革、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求职市场需求变化。在高等教育扩招的20多年中,中国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从经济发展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种环境下“蓝领”的需求要显著高于“白领”和“金领”,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因为更高的劳动力价格并没有过多的竞争力,这就让大学文凭看起来没有那么“值钱”。从政策变化上看,中国的政府机构、国企央企等长期占据主要劳动力市场,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从业的主战场。而在近20年里,政府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在选人用人上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之前的直接选拔变成了“逢进必考”。这一变化营造了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和竞争环境,但同时也使得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困难,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得不被迫选择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产业结构变化上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也出现了一大批新兴职业,例如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游戏解说等。这些新职业目前暂时被划分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这些职业往往被认为“缺乏社会地位”,进而被归入“低就”的行列。

青年在择业时自主意识变得更强。“Z世代”青年(即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已经逐渐成为应届毕业生求职市场中的主力。他们身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新的群体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就业择业行为。一方面,物质生活较为充裕,使其不再需要把吃饱穿暖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生存的压力对于“Z世代”青年而言是生活质量的压力,而不是生存的压力。活得舒服可能远比挣得多更重要,而活得舒服的标准不仅包括社会地位、工资收入等,还包括居住环境、通勤时间、社交圈子等,内涵更为丰富广阔。而这些在非一线城市,在离父母朋友、出生地更近的地方更容易实现,也成为了年轻人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增强迫使大家主动选择“逃避压力”。由于物质生活的富足、独生子女家庭出身、海量信息的涌入等,“Z世代”青年从小经历的压力确实较前人变得更大,例如当下的“鸡娃”现象。对他们而言,过度的压力反而会使人产生回避心理,即使个人有能力也可能主动去选择更能驾驭的环境和工作,产生个体主动选择“低就”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说确实存在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选择去竞争压力更小、更容易驾驭的地区、岗位工作,但这并不一定就是人才的浪费。因为只有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高等教育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