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和挑战中不断完善的国家制度体系
2021-10-13马拥军
马拥军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何以不可逆转?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设计是根本保障。制度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在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我们有必要重温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守住人民的心”的制度设计
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个纲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这一制度得到了体现,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究竟走向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突出的究竟是“社会”还是“资本”。“社会”的本意是联合、团结、凝聚,“资本”的本意是能够获得剩余价值的价值,因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民中心主义,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利润至上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民众大联合”的口号,这显然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口号,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大联合”的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这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方向和性质,即其属于共产主义道路的一个阶段,而不属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更不属于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以整个社会分解为“原子式个人”为特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人权”是市民社会中的个人权利。市民社会是以人与人的分割和对立为基础而不得不通过分工和协作捆绑在一起的社会,所谓“人权”保护的只是人与人分隔、分离和对立的权利,而不是人与人联合、团结和凝聚的权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是目的,集体不过是个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存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只存在个人的私利。局部的共同私利把一盘散沙的个人捆绑在一起,形成政党。因此,每个政党代表的是不同派别的共同私利,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建立所谓的“民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没有政党代表整个社会或全民族的利益。“原子式个人”的相互斗争必然导致有钱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由此形成的民主制度必然由资本主导。
第二,“人民”与“选民”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选民当家作主?正如在市民社会中个人不过是特定的经济角色即“经济人”一样,在政治国家中个人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角色即“政治人”。在经济上,个人要么凭借利润生活,是资本家;要么凭借出卖劳动力为生,是工人。在政治上,个人要么是选民,要么是不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只有纳税人才有政治权利,国家被视为类似股份公司,只属于股东,不属于全体人民。穷人无钱纳税,因而也不享有政治权利。当时西方国家的民主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民主。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人开展宪章运动要求政治权利,但遭镇压。英、法、德等国家的工人阶级到19世纪下半叶才获得政治权利,美国黑人在内战后才获得名义上的政治权利,美国妇女直到20世纪才获得政治权利,印第安人则更晚。即使今天,表面上所有选民都有政治权利,但只要他们仍是相互竞争的原子式个人,穷人就必然受富人摆布,富人就能凭借手中的货币和资本勾结起来,而自相竞争的穷人一无所有,只是一盘散沙,导致自己的选票几乎不起作用。
任何政党要想夺取政权都离不开财政支持,而资产阶级恰恰更能够提供这种支持。比如美国,两个较大的政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原子式个人”各有意志,每个党都拆对方的台,于是美国政治成了选票政治,谁损害了选民的利益,哪怕是为了长期利益牺牲短期利益、为了整体利益牺牲局部利益,也会立即陷入“社会性死亡”,导致发展道路由占优势地位的资本利益集团拉着选民决定,走到哪算哪,没有方向。
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不代表利益群体或特殊阶层、特权等级。作为先锋队,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不同,其代表的不仅仅是选民,而是全体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主义的方向确定当前社会所处的阶段,然后制定诸如三步走之类的战略,同时制定五年计划(后称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这样,中国共产党就能够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一张蓝图干到底。如果不是一个代表整体利益的政党,这是无法想象的。
由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重申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而且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决定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从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既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