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021-10-13肖卫国
肖卫国
摘 要:阅读习惯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好习惯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载体,语文学科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基于阅读之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借助教科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外知识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当好学生阅读的引路人,让学生不断地好读书、读好书,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为自己的人生积蓄更多的能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阅读习惯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有着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操,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涵养。这也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萌发的重要时期,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能够让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锻炼。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让学生不断树立对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多彩,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古今中外一直遵从的不变真理。当学生爱上阅读,他就会带着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会对学生的一生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有人曾对评为全国十佳少年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都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兴趣很大;也有人对一些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在总结经验时,都会将阅读纳入重要的能力范围之中。由此可见,阅读习惯的形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而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都在快读发展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培训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小积累坚实的阅读基础,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拓展语文核心思维能力。
(一)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
如果生活中沒有书,就会没有阳光;学生的成长若是没有书,就会像一只折翼的鸟。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理解和获取生活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佳方式。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课本知识,如果学生仅获得教科书的知识,则知识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单一、面窄。阅读有用的课外书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增长见识,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阅读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具有良好品格和丰富人性的书会震惊读者的脑海。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阅读能够让人的内心归于平静,在文字中探索人生的真谛,让心灵得到更多的慰藉和滋养;人的心灵浸润在知识海洋中,就会变得柔软和丰盈,对世界充满期待和美好的期盼。喜欢阅读的人会更加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因为有书作为坚强的后盾;喜欢阅读的人不会茫然面对人生,也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因为有书做伴。
(三)阅读能够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会凝聚起巨大的能力,让人在写作过程中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往往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都是平时爱阅读的,文章的内容也都充实,语句表达优美,还会引经据典,文章的内容大多也有更深的含义。因此,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吸收更多的知识,而且还会灵活运用课外知识去理解教学内容,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会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占有主导地位。
三、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师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上,为学生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都对学生进行教科书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而阅读能力的好差基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接触语文学科的开始,且涉及的知识广。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需求,从而进行全面的阅读指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存在问题。
(一)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度在不断深化,教师已经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了回应,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改变,但是教师教育的本质,即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存在。教师普遍认为教育应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获取,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形式也比较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够。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会失去对学习的积极兴趣和动力,更不要说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可以相对减少教师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教育的重点应逐步朝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有效发挥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因此,这些要求和任务不断地激励着语文教师创新和优化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时间,往往会对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进程压缩,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这会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