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杭大运河对明清小曲传播的影响及作用
2021-10-13李倩
李 倩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一、“京杭大运河”及其历史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道之一。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 年始凿,至公元1293 年全线通航。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该运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全长约1797 公里。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该条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分段如下:
(一)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二)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三)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四)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五)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六)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七)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大运河的开凿不仅给上述地区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多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历史文化变迁。
二、明清小曲及其特点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音乐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组成部分的明清时期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如下部分:一、传统民歌;二、说唱音乐;三、歌舞音乐;四、戏曲音乐;五、器乐艺术;六、音乐理论。在传统民歌中又可细分为:小曲、山歌、田歌、牧歌、渔歌等。
“小曲”又被称为“时调”,是明清时期各地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类似于流行歌曲的形式,流行于南北各地。小曲作为时调以农村地区的传统民歌为雏形,后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中来城市做工的农民增多,小曲渐渐在城镇间广泛流传,最终成了时尚,成为城镇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明清市民文艺生活的重要成分。
一种文化的发展必将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小曲的发展也符合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城市和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是内外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小曲作品也大量地反映了市民阶层与统治阶层的矛盾,以及农民与地主间的矛盾、民族间的矛盾,使小曲具有了思想性和战斗性,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民间歌曲的现实主义传统,真挚地抒发了人民的情感,表现了人民的现实生活,形成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突出特点。
三、京杭大运河与明清小曲的传播变迁
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漕运运输路径,同时它也肩负着在各地码头驿站的客运工作,由此我们便能感受到它的价值。码头历来客流量极大,集各类文化精粹于一身,是民间各类艺人行艺的重要场所,是各地移民迁移、艺人采风的必经之地。那么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其中的码头更是不胜枚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京杭大运河蕴含着一部文化传播史。
(一)民间音乐艺人与京杭大运河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民间艺人对传统音乐的传播作了非常大的贡献。其中大部分表现音乐的方式是外出流动行艺,也称为流浪艺人。四处卖艺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客观上也起到了音乐传播的作用。此处的音乐传播过程可用下列音乐图式表示:
在上述图式中,我用了双向箭头,表明了音乐的传播属于双向传播,艺人将音乐从甲地带到乙地,在乙地卖艺的过程中,既传播了具有甲地特色的小曲,同时也在吸收乙地小曲的长处,然后再重新组合、改编,形成新的小曲曲牌及曲调。
这种传播现象最终导致了音乐的“同宗”现象,“同宗”一词是由冯光钰先生提出的,他指出:“在各种类型、体裁的歌剧、乐种、曲种中表现形式虽各不相同,但由某一基本调(母体)或音乐形态派生演变出若干变体(子体)的特征却是相似的。”其实这句话虽说的是“同宗音乐”,但也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在音乐传播过程中传统音乐经历的散布、吸收、融合、再散布的流程,这同样也是明清小曲的传播途径。
民间艺人除了四处流浪行艺外,还有一些选择在茶楼、妓院(多为女性,卖艺不卖身)等公共娱乐场所行艺,这类有音乐技术的艺人称为歌伎。歌伎对本地音乐的传播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她们的移动没有流浪艺人那么频繁,但并不意味着她们对小曲没有创编,她们更多的是对所处的生活的感悟,如陈圆圆、柳如是、卞玉京等八大名伎,她们个个才华横溢,诗词歌舞样样精通,当时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都尤为钦佩,与之切磋,从客观角度来说,该举动推动了文艺的发展与传播。
(二)宫廷参与下明清小曲音乐的传播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从秦汉开始,乐府就以政府的形式参与了民间音乐的收集工作,时至明清这一习俗仍在延续。清代的宫廷音乐组织——南府,负责音乐的收集编排等,它对这一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交流。此时,明清小曲自然被列为收集的对象之一。宫廷音乐的传播另一重要途径便是宫廷演戏,过年过节演戏,皇帝、皇后生日也要演戏,而且往往一演就是十几天。艺人们把自己的民间音乐带到了宫廷,同时艺人们也有幸接触到了宫廷音乐,经过他们的吸收、融合,最终出宫后又带到了民间,为民间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养料。明清小曲带有明显的宫廷色彩,便是这种融合所致。
京杭大运河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为两种音乐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艺人们在运河各码头流动,他们在各地演出自己的作品,必然将宫廷音乐的种子撒在了大江南北,人们也将这种流传在外的宫廷音乐称为“宫曲”。运河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同时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传播。
(三)仪式音乐中的明清小曲的传播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宫廷音乐中有仪式音乐,主要是用于祭祀、礼乐、朝会;民间音乐中也有仪式音乐,它的用途与宫廷音乐相似,只在于重要程度不同。民间的仪式音乐中最为常见的是:婚、丧、朝会乐。宫廷的仪式音乐种类就更多了,有:清乐(是在皇帝举行册尊典礼以及宴会中进馔,除夕、元夜张灯等活动中使用的器乐)、仪仗乐(是皇帝乘舆出行时使用的礼乐)、卤簿乐(是皇帝出驾时扈从的仪仗队乐)等。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猜想,民间仪式音乐的前身是宫廷仪式音乐呢?如果是这样,又是什么让宫廷音乐流传在外的呢?我们在上文中介绍了宫廷音乐的传播,提到民间艺人进京献艺,他们在“献”的同时也在“吸”,他们参与了宴会或典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势必会接触到宫廷仪式音乐,他们出宫后,这部分仪式音乐便通过不同地方的艺人在各口岸、城市流传,再加入有地方特点的改编,渐渐地就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仪式音乐。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纵向地吸收、融合了各地的音乐特色,它承担着客流运输的重任,艺人们在运河上的各口岸驻足、停留、卖艺后,又踏上新的目的地,就在这样不断的往返间,仪式音乐不断吸收着不同地域的音乐素材养料,渐渐地脱离宫廷音乐的和声织体等音乐形态,加入了具有地方特点的音乐成分,如:当地的语言、音乐思维、风俗习惯等,这些人文因素是在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文化背景中自然形成的,就这样,具有各地风俗特征的仪式音乐诞生了。
明清小曲对后来曲艺、戏曲音乐的影响便着重体现为仪式音乐,各种曲牌灵活多变地运用于曲艺、戏曲唱腔中,既体现了民间音乐的特性,又将其仪式化。
(四)文人音乐对明清小曲的传播所起的作用
文人音乐说的是由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音乐。文人音乐的共同特征是创作过程的个体性、创作表达方式的书面性、音乐曲调的相对稳定性。在明清小曲方面,文人根据旧曲即兴填词的创作模式较为多见,他们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的地点、所具备的心情即兴表达自己的情感。
文人喜爱四处周游,观天下美景,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交通工具便是在各城镇间都设有码头能随时靠岸的船。京杭大运河沿线文化丰富,各种类型的音乐形态多样,有的文人在兴致来临时,借着当地的小曲随兴改编填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由此,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文人对于小曲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后来曲牌形式的音乐小曲发展和传播兴盛的原因之一。
四、总结
关于明清小曲的形成和传播,在我国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作为连接南北的枢纽,京杭大运河从开凿之日起便承担着商品、人员的运输功能,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渠道,同时它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明清小曲作为音乐文化的一种,不可避免地在这条文化之河上流传、发扬。明清以来,小曲主要在运河沿岸及河中船舶上传唱。本文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分别从流浪艺人、歌伎对小曲的传播、传承;宫廷参与下明清小曲音乐的传播;仪式音乐中的明清小曲的传播;文人音乐对明清小曲的传播所起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出发,论述了京杭大运河对明清小曲起到的散布、吸收、融合、再散布的影响及作用,客观上表明了京杭大运河对于明清小曲这一音乐体裁发挥了广泛传播的作用。
注释:
①张友茂《大运河申遗国学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