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日报脱贫报道特色分析

2021-10-12曹梓元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针对此前脱贫攻坚报道进行研究发现,新疆日报实现了前三版直截了当地报道脱贫新闻,强化了宣传效果;注重将脱贫议题同新冠肺炎疫情等話题结合进行报道,拓宽了相关报道的视野和可读性;报道主体选取上越发注重关注基层,将贫困群众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作为发展传播理论的本土化实践,脱贫报道在新疆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发展传播;新疆日报;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194-03

一、引言

(一)背景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战中,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其“集中连片特困”的情况使其成了国家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中需要攻克的“硬骨头”。

作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新疆日报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一份党报。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紧跟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时传达中央的脱贫政策,反映基层脱贫的情况以及各族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新疆日报此前的脱贫攻坚报道,着重将视线对准了贫困程度最为严重的“南疆四地州”,报道主体则重点选取了农牧民、政府帮扶脱贫户、培训中心学员以及结对子干部等一系列人物。记者在走访基层过程中真实还原民众生活情况,报道采用刻画人物表情和动作、引用人物语言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呈现脱贫攻坚议题。

“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为其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1],在这一理念之下诞生的发展传播学,考察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将大众传播体系是否发达视作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从发展传播学逻辑出发开展的脱贫攻坚报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新闻实践。

在脱贫攻坚战中,脱贫攻坚报道遍地开花,不仅宣传和推进了脱贫攻坚工程,同时也以信息流动带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报道的大量出现,彰显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传声筒”和“瞭望塔”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二)研究意义

作为传播学分支学科,发展传播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大众传媒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一书的诞生为标志,这门学科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2]。发展传播理论范式初期追求纯粹的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会带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连环变革,引发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如今看来,发展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充斥着美国的“冷战思维”及“反华”意图。而美国“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也被不同程度地散播到了发展中国家,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后现代殖民主义”效果。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导致综合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抵御措施,造成了“和平演变”。这一现象也为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

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入侵危机外,发展传播学如今也面临发展不理想的状态。在如今平民被赋权导致参与式传播大行其道的局面下,传播效果难以预测,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也被质疑。此外,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3]。

如何对处于“十字路口”的发展传播学进行本土化改造,以及如何使发展传播学逻辑下的大众传播能够适应新时代新中国的宣传需求,是国内发展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因而,结合实际案例对脱贫攻坚报道展开的实证研究,是在我国传播土壤上对发展传播实践及发展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绝佳尝试。

新疆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疆乃至全国范围具有高度影响力和公信力。但相关报道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脱贫攻坚的报道叙事方法选取比较单一、多从宏观视角展开报道(微观角度、当事人角度出发的报道少)、缺乏深度报道等。因此,本文从发展传播学视野出发,对2020年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开展内容分析,总结出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特色,期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叙事视角、话语模式等。

二、研究设计

本文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抽取新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报道样本,采取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对报道的体裁、版面、议题、报道主体等要素进行分析。

新疆日报2020年脱贫攻坚相关报道共3030篇,将其作为样本总体。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先导假设: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多出现于前三版;政策宣讲议题和扶贫进程议题显著多于其他议题;脱贫地区人民作为主体的次数相对较多。

笔者从样本总体中进行“构造周”抽样,以保证样本科学性。以6月30日和12月31日为界限,4周为一周期,分别向前追溯抽样,在2020年上、下半年各抽选并构造出一周时间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2020年上半年中得到6月30日(周二)、6月1日(周一)、5月3日(周天)、4月11日(周六)、3月20日(周五)、2月20日(周四)、1月22日(周三)为构造周。下半年以12月31日(周四)、12月2日(周三)、11月3日(周二)、10月5日(周一)、9月6日(周天)、8月15日(周六)、7月17日(周五)为构造周,分别得到50篇和41篇脱贫攻坚报道样本。

三、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特色分析

(一)报道体裁:特稿为主、题材多样

传统的新闻体裁大致分为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副刊三种类型,本文在此基础上细化,将脱贫攻坚报道的体裁划分为客观新闻报道(包括消息等)、综合类特稿(专访、特写等)、评论、图片(摄影、漫画等)、其他五类。

经过统计发现,综合类特稿的数量最多,有53篇。这类体裁的报道主要分为贫困地区政策的落实推进情况的报道、贫困地区民众生活情况的报道、中央和各地对新疆贫困地区的帮扶报道、先进个人事迹的报道等。这类报道综合了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表现新疆脱贫致富的实际成效。客观新闻报道有26篇,居于其次。这类报道主要传达中央的脱贫政策,报道新疆脱贫工作会议相关内容、脱贫攻坚相关的经济和民生情况。图片类报道占比为7.7%,评论类和其他题材的报道占比都相对较少,体裁分布不均匀。

作为党报,新疆日报比较注重成就性报道和客观事实的反映,但在脱贫攻坚报道体裁和形式的选取上更应注重创新性,可以更多地尝试刊登评论性文章,加深新闻的思想深度,使得新闻报道更好体现“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的导向。同时,增加图片类报道也是大势所趋,新疆日报5月3日的A4专版刊登了《放松心情 欢度五一》系列图片报道,通过生动的图片展现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增添了阅读趣味。

(二)版面安排:靠前安排、强化议题

新疆日报版面安排惯例是将A1至A3版设置为要闻版,而脱贫攻坚作为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报道大多都集中在前三版,以凸显脱贫攻坚议题的重要性。样本中有29篇脱贫攻坚报道集中在了A1要闻版,占比为31.9%,A2版则安排了14篇报道,占比为15.4%,A3版有22篇报道,占比为24.2%, A5版有8篇报道。

根据笔者观察,新疆日报版面设置注重“机动性”。6月30日的A3版直接被设为脱贫攻坚专版,以整版4篇报道图文并茂地开展报道。脱贫攻坚专版以经济、民生类报道为主,强调“以人为本”、平民化叙事。专版的报道侧重于分享扶贫经验,以及描写社会大环境中普通群众的脱贫攻坚致富故事。在注重还原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这些报道兼顾了内容呈现方面的人文关怀精神,很好地讲述了新疆故事。

受報社版面机动设置方针的影响,新疆日报除头三版之外其他版面安排的随机性较强,报社可能根据现实情况在A6、A7、A8版开辟专题报道、图片专版或征稿活动。如6月1日就在A7版开辟理论学习专版,A8版开辟六一专版,刊登了新疆各地区小朋友们的投稿以及一些儿童相关的书籍和诗文等。但版面上仍注重安排民族团结、脱贫攻坚、共同致富等的相关报道,这一“牢固主旨、灵活调整”的方针值得其他党报借鉴。

(三)议题分布:重点分享经验、故事

本文将议题划分为政策及工作会报道和解读、扶贫进程及经验分析、领导行动、对口援疆、帮扶议题、先进个人事迹报道、整改情况通报等类型。

统计发现,扶贫进程及经验相关议题的报道最多,有43篇,占比为47.3%。这一议题主要是对贫困地区脱贫经验的报道,从地区、个人等案例出发,如合作社脱贫经验分享、电网建设带动脱贫、铺设公路实现脱贫、产业建设助力脱贫等报道内容。

帮扶议题报道有21篇,数量居于其次,占比为23.1%。这类主题的报道主要涉及对“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团队扶贫经历的还原,同时也有部分报道涉及银行等金融企业在经济层面扶贫工作的宣传,这类报道主要将视线聚焦“访惠聚”工作队、扶贫干部、结对子干部等主体,是从微观、中观层面进行的报道。

政策及会议解读议题的新闻报道并非如先导假设一般多于其他议题的数量。新疆日报仍较注重对脱贫攻坚的进展以及“访惠聚”工程事迹的报道,同时夹杂对政策、会议的解读以及个人事迹的报道,报道的议题相对集中但不失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2月20日A3版的《结对亲戚并肩抗疫》、6月1日A3版的《加把劲啃下硬骨头》、11月3日A3版的《扎根家乡卫生事业无怨无悔》等报道,将脱贫攻坚主题放置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对疫情中的结对扶贫、结对抗疫等事迹进行了综合性报道,这一点体现了新疆日报的强大社会责任感和对于主题的整合、切入能力。在面临多个重大主题时,这一操作方式值得国内众多媒体学习和借鉴。

新疆日报以往长期结合“扶贫”与“民族团结”展开报道,而2020年的脱贫攻坚报道更加强调契合时代主题和时代背景的报道,注重对人民关切的社会议题进行整合式报道,因此读者往往能在一篇脱贫攻坚报道中见到“脱贫攻坚”“抗疫”“民族团结”“经济复苏”“美好生活”等多种议题的结合。而专访、评论、图片报道等在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中的出现频率有了明显提升,各类体裁报道的出现丰富了各种议题的呈现形式,同时也有助于包括贫困地区人民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各种方式熟悉脱贫政策、了解脱贫攻坚现状,实现发展传播学理论突出强调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四)报道主体:平民为主、兼顾各种主体

本文将报道主体划分为六个维度:党政领导、贫困群众、“访惠聚”工作队及结对扶贫干部、先进个人、机构企业、其他(无明确主体)。

经过统计发现,在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中,以贫困群众作为报道主体的报道共36篇,数量上占据主导,占比为39.6%,因此先导假设得到证实。可以发现新疆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主体逐渐下移至群众侧,以普通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普通群众自己口述脱贫攻坚故事的报道正逐渐占据主导。传统意义上的“硬新闻”逐渐“软化”,口述新闻的形式使脱贫攻坚报道更富人情味。同时新疆日报还开辟专版刊登来自民众的投稿,这些文学类投稿丰富了新疆日报的文学、审美价值。

在实现传统说教类报道向平民主体和大众化视角的转向的同时,党政领导、“访惠聚”扶贫干部、机构企业等主体也仍然有着较高出场率,这也体现出新疆日报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主体,注重在报道中集合多重视角的趋向。而新疆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地区的选择上,也主要关注南疆地区。新疆地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四个地区下辖162万深度贫困人口,被划入我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中,成为新疆脱贫顽疾。新疆日报不仅在报纸端重点关注南疆地区,推出消息、专访、图片报道,同时也利用“石榴云”融媒体平台以及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优势,实现区域间联动,收集、共享南疆地区脱贫攻坚新闻资源,展开报网端的联动报道,达成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较于传统扶贫报道在报道主体上的广泛辐射,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在近两年的走向更趋精细化、精准化,往往是集中于某一群体甚至某一个体,并由微观视角以小见大。脱贫攻坚的真正要义在于“真扶贫”“扶真贫”,大众媒体将视线下移,让贫困群众、贫困地区成为主角,这才符合脱贫攻坚和发展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小结

基于发展传播学视野,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对脱贫攻坚工程展开的宣传,是助力中国走向城乡全面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脱贫报道有助于贫困群众全面认知国家政策、会议精神,帮助贫困百姓以及相应的机构和扶贫干部了解和应对贫困问题,同时也起着提振士气的重要作用。

新疆日报作为党报,决定其在新疆地区脱贫攻坚工程中的重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新疆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总体表现出几种特征:在版面分配上,新疆日报注重在前三版要闻板块直截了当地传递脱贫攻坚故事及信息,以最直接醒目的方式呈现内容,强化脱贫攻坚议题的影响力;在内容方面,新疆日报注重对扶贫进程的反映,以“瞭望塔”的角色将脱贫进展还原在受众面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新疆日报注重疫情和脱贫攻坚两大话题的并举,在部分报道中将两大主题融合,很好地履行了其作为报纸的社会责任;最后,在脱贫攻坚报道主体选取上越发关注普通贫困群众,将其作为报道中的首要主体,讲述基层人民脱贫故事,这一平民化转向值得各大媒体学习。

笔者认为,新疆日报今后可以加入更多的评论和图片报道元素,在增强相关报道的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报纸本身的思辨性特征。在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的情况下,要保持创新思维,不断完善涉贫、涉及乡村议题报道的内容呈现顺序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社会作用,保障脱贫攻坚成效,在此基础上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开展。国内各地党报也应在发展传播学本土化理论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参与式发展”理念,保证大众媒介成为人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力渠道[4]。

四、结语

我國的脱贫攻坚战虽已取得全面胜利,但仍要关注返贫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以党报为主的大众媒介的作用,延续脱贫攻坚报道的特色,通过各类体裁报道丰富信息的呈现形式,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最重要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视线集中在普通民众身上,使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助力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六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0.

[2] 刘锐. 2001-2010:中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与前景[J].国际新闻界,2011,33(06):52-57.

[3] 杨海涛.发展传播学的困境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思路[J].新闻界,2004(05):59-60,62.

[4] 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01):40-49,110.

作者简介:曹梓元(1997—),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