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短视频优化发展探思

2021-10-12李政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短视频

摘要:现阶段,电视媒体短视频在商业平台中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是商业平台中优质内容的主要来源,电视媒体在新闻短视频领域拥有属于自己品牌的一片天地,但是在垂直领域仍然属于稀缺的内容品牌。用户对电视媒体短视频有相对较高的评价,其中权威性和正能量方面的評价相对较多。对于电视内容来说,需要结合长短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由此可见,需要不断创新移动端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和形式,在短视频的发展方面需要对整体性的品牌融合保持高度重视,实现高度融合,利用不同内容的功能定位,不断对其管理和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创新和发展,进而实现短视频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短视频;电视媒体;优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152-03

随着现阶段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呈现出了爆发式的状态,并在移动互联网中得到了发展。在用户规模相对较大的今天,短视频平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因此短视频成了移动互联的一个主战场。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电视媒体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集中表现在地方电视台内部需要具备平台、技术以及资金等多个方面的优势条件,才能实现原创精品内容的有效产出和切入,进而实现对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短视频概述

(一)特征分析

短视频是在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的今天产生的在智能手机设备上运行的一种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视频时长大约在15秒到5分钟之间。短视频的出现,给现阶段用户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和阅读方式带来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现阶段的短视频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UGC(用户原创内容)、PGC(视频网站专业内容生产)、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或“专家生产内容”)。三种类型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生产者方面,UGC的生产者主要为普通用户,PGC的生产者主要为专业机构,PUGC的生产者主要为“网红”或者专业知识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短视频符合现代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当中。与此同时,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算法的作用下,可以对用户习惯进行抓取,将相关内容推送给用户,用户黏性较强,因此被称为“时间杀手”。短视频对电视媒体行业造成的冲击相对较大,在媒介生态系统中移动终端的短视频占据了较大份额[1]。

(二)冲击分析

如今,短视频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电视媒体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传播者和受众的概念属于模糊的状态,内容产生者的门槛相对较低。短视频的产生可以由一个人在一部手机的基础上完成,进行信息的传播和记录,相比于电视媒体来说,内容的数量相对庞大,且在内容记录方面具备现场性和新闻性,符合现代大众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其二,流量相对巨大。在技术和渠道的天然优势基础上,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手信息内容。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制作的严谨,视频的片段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其三,在资本的引入方面可以获取较大的吸引力。移动终端设备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短视频制作和获取成本不断降低,引诱了大量资本对其进行领域竞争。

二、电视媒体在短视频风口中的新定位和优势

(一)新定位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短视频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以此获取市场的有力竞争,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短视频逐渐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战场。互联网具备庞大的基础用户规模,在众多APP上实现了共享,比如快手、抖音等,移动短视频呈现出了井喷的发展,成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

第二,众多的组织结构进入了短视频领域,给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积极入驻短视频,争取各自的流量。在2019年的短视频平台中,据不完全统计,抖音用户规模达到了4.3亿人,快手用户也超过1亿。除此之外,字节跳动的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以及腾讯的微视、百度的全民小视频等都注重垂直吸粉,利用各自独特的受众定位对当前不同的人群用户进行吸引,短视频市场形成了“两超多强”的格局。除此之外,很多的传统媒体也进入了短视频战场。例如,2014年,央视等多家媒体就利用秒拍短视频报道了全国两会;2019年的《独家V观》系列短视频中的多条作品累计点击量破亿,成了现象级的融媒体作品。

第三,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形成了精细化的生产方式,这属于短视频的核心产业链。在生产方式方面,短视频的生产模式经历了草根自发到普通用户创作再到专业用户创作以及专业机构负责生产的过程。不同的模式产生了海量的短视频内容,流量争夺也变得更加激烈,平台在自身的机制算法基础上,使得优质内容的流量变得更为集中。而普通的内容信息很容易被淹没,因此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者需要利用优质的内容制作出优质的短视频。在现阶段的短视频平台当中,很多内容生产者都具备强大的团队,比如李子柒、办公室小野等,短视频的内容生产逐渐从草创时期跃升到精致化、系列化、团队化、专业化的制作时期,内容生产模式也变得更加成熟。

第四,盈利模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流量的吸引力成了商业平台中最受青睐的因素,流量最终需要实现变现。在内容载体方面,机构组织对于自身的短视频内容进行加工,加入贴片广告、流量广告、冠名广告或植入式广告。除此之外,还探索出了更多的盈利模式,比如抖音2019年上线的“11·11抖音好物发现节”,活动期间话题挑战赛的播放流量达到了百亿之多,创造出了独特的电商模式。再比如淘宝加入了“短视频+电商”模式,手机淘宝在商品页面进行了短视频信息的嵌入,使得商品展示的维度增加。在现阶段,短视频的内容变现、内容付费以及电商导流等成了其主要的盈利模式。

(二)优势

电视媒体具备优质的内容资源,主要以新闻内容作为起点,实现不断推进。在各大媒体中,央视广播电视台拥有50个账号,地方广播电视台媒体的账号累计达到了500个。在高传播力的账号分布情况中,短视频发展的优势大于广播,省级电视优于市级电视台[2]。另外,还需要认识到新闻媒体的优势,如在品牌创建方面具备的优势。电视媒体具备视频领域生产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让其成了短视频生产的主力军,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短视频账号。也就是说,新闻短视频在流量贡献方面发挥了中坚作用,占据了短视频流量的先锋位置,娱乐类短视频则需依托电视端,对受众进行吸引,获取粉丝的关注。除此之外,电视媒体还具备权威性和正能量,群众基础深厚。而电视媒体也借助了这一优势,在品牌效应、影响力方面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在电视媒介中,借助于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和内容资源,得到了短视频平台用户的高度认可。从2018年以来,短视频行业对于泛知识、泛资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有效的搭建和创新,但是在一定时间内,用户对其的内容评价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用户主要是以短视频的更新速度、吸引程度以及内容丰富程度为视角进行判断的。因此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弥补电视媒体短视频的不足之处,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有效提高短视频内容竞争力,从而保证短视频价值的有效提升[3]。

三、短视频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各种短视频借助各大平台吸引人们的关注,在发展中,短视频从最开始的流量追求逐渐转向追求价值,优质的短视频在当前非常稀缺。而电视媒体在资源有先天的优势,在电视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需对这一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在为商业平台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利润的同时,对其资源短缺的问题进行有效弥补,利用自身优势,深耕内容生产。而在探索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价值时,则要从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者逐渐转变为短视频玩家入手,对短视频行业、电视媒体行业中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升级,实现电视媒体短视频的长久发展。文章提出了以下五个发展策略。

第一,要规划整体布局,实现聚合发力。对于媒体融合来说,需要借助于整体的框架基础对短视频品牌进行打造,进而助力电视媒体在网络传播中影响力以及公信力的重塑,通过对视频内容的二次编辑、传播,实现电视传播内容价值的转换,从而完成电视媒体品牌在网络传播中的品牌构建。现阶段,很多广播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在短视频内容制作中也依托电视媒体的优势,内容丰富多样,但在短视频管理中,缺乏整体规划,因此在品牌方面相对分散,辨識度也相对较低,因此传播的聚合力也相对较小,出现了内容丰富多彩,能吸引受众,但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同时,部分短视频账号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对应的电视台,一些频道与栏目在叫法上也存在差异,或存在重新命名的情况,缺乏和电视台的关联,辨识度不高,导致电视台短视频在发展中出现了台网难以统一的情况,品牌建设也受到了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短视频在整体设计与规划中对其发展与定位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含了融媒体发展的功能和目标。现阶段,新媒体业务建设的关系和内容布局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此,相关工作者需要将栏目资源、频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短视频品牌的打造,如江苏广电选择以“荔枝”为品牌、北京台选择以“时间”为品牌,实现了短视频品牌的创建,对于媒体融合框架中的总体性规划实现了有效折射。

第二,优质内容的布局和差异化的功能定位。电视媒体可以在新闻传播和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如对大众化的短视频内容进行垂直细分,如影视、娱乐、新闻等内容的划分。可以对短视频内容布局进行优化,利用不同类型短视频内容,实现短视频栏目的差异化定位,有效创建移动端传播矩阵,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传播目标的融合。如在新闻类短视频中,可以对于新闻宣传的价值进行有效升级,不断创造优质的新闻内容,利用重大和突发事件发挥出移动传播的力量,以不断扩大短视频在新媒体领域当中的话语权。在垂直类的内容开发方面,要有效实现空间方向的探索。为促使短视频在垂直领域内的发展,需要利用付费、广告、电商等,实现流量变现,凸显垂直领域的营销价值。此外,电视媒体基本都有自制栏目,因此可以在受众用户的分类方面探索出与自身相对应的电视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在垂直细分领域中的传播力和变现能力。

第三,在短视频的管理方面,需要创建适应的制度,以提高内源性动力。当前,在电视媒体短视频的运营、生产中,栏目、频道的管理是主要方向,部分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机构、融媒体中心方面进行了探索,但目前多数广播电视台中并没有统一的管理以及评价机制,同时在备案以及统计方面也存在缺陷。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短视频和电视的内容只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仅仅对原本的生产框架和流程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很难保证短视频在发展当中的动力和竞争力可以得到持续发展。就流程再造与重构而言,可以利用制度实现动力的有效提高,最终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得短视频布局可以落地实现,最终实现电视台媒体的新发展布局。

第四,借助行业的风口实现内容的有效创新,依托热点实现用户和短视频内容的有效连接以及电视媒体的视频移动化传播领域中内容的深度创作。对于用户连接和短视频运营行业来说,需要对原创内容进行创作和更新,才能在碎片化的现状中赢得话语权。电视媒体需要借助于长视频的资源创新自身的思维惯性。短视频在创作过程当中需要打破传统的电视叙事原则,进行适应于网络表达的方式转化。例如,2018年,短视频持续占据市场风口,多个视频网站进行了形式方面的创新,创造出了很多微视频,利用短视频和传统形式的结合,实现了娱乐性和话题性以及空间选择方面的相对扩大[4]。对于短视频的创新,电视媒体已经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针对短视频市场的竞争,电视媒体方面需要进行内容的创新,实现专业内容的生产以及热点的创造。与此同时,还要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在网络视频当中,视频网站和巨头实现了双向布局,短视频在现代社会兴起,可以将其作为内容标配实现APP的推广和推出,实现实际布局的优化,实现对家庭和个人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和抢占。针对短视频生存链上的参与者,需要对移动端的市场进行竞争,也需要实现对智能视频应用的有效推广,这可以实现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管理,进而实现实践空间的创建。

第五,在短视频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需要实现自有平台的不断推进。在新媒体形式和新业务形式中,电视媒体需要借助既有力量,实现自身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同时,借助新媒体业务,传统媒体在自身业务方面可实现延伸和拓展,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用户自主性链接的有效盈利模式的发展,基于较大的用户基数实现平台的沉淀。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运营着的省级电视台APP中,月活跃用户上万的省级广电APP的活跃数量占比不到30%,这充分说明了用户数量对于客户端本身的运营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实现客户端的互联网竞争加深[5]。短视频需要改变现状,实现资源整合,有效补齐人才和技术方面存在的短板,对客户真实的需求进行有效观察,实现短视频行业领域的有效延展,从而在不断变化之中站在行业的潮头。此外,面对成长极其迅速的自媒体,短视频传播更是“百家争鸣”。不可否认,越是在这种“众声喧嚣”的情况下,越要有“定音鼓”的存在,而电视媒体短视频恰恰就是短视频领域中的“压舱石”,极具權威性,因此更应放大主流声音,引导社会价值观与舆论导向。

四、结语

随着媒体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呈现形式也不断变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网络短视频已成为全新的新闻载体,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在短视频迅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凭借其对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实现了信息碎片化的传递,并且交互性相对较强,蕴含着巨大的流量和资本,给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需要在短视频的语境下实现有效突围和逆增长,基于短视频本身的特点,对短视频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科学的融合,从而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凌.电视媒体在短视频风口中的新定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1):110-112.

[2] 武艳婷.平台革命:传统电视节目资源短视频化再开发策略[J].北方传媒研究,2020(05):49-53.

[3] 周亚楠.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0:63.

[4] 杜雨达.电视媒体在短视频冲击下如何突围[J].中国报业,2019(16):38-39.

[5] 张天莉.穿越透明墙:电视媒体加速入场短视频[J].视听界,2019(02):72-74.

作者简介:李政(1986—),男,河南开封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编导。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短视频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语文因它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