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麦积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021-10-12高琳珍
高琳珍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在2020年全面脱贫以后,着力破解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乡风文明,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天水市麦积区为例,分析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6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1]。
1 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1.1 加强农民思想意识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推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不再是单一依靠农作物种植,而是逐渐转变为复合型的经济模式,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也使得人们在思想意识、道德层面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在加强农民文化知识和科技教育的同时,培养农民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使广大农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精神面貌,塑造文明乡风。
1.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农村普遍出现了乡村文化失序、传统文化遗失的现象。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激活其中蕴含的活跃因子,通过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滋养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甘肃省天水市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伏羲推演八卦、麦积山石窟文化、大地湾文明遗址、先秦故里及三国历史等传统文化要素,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1.3 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再加之网络的普及,农民接触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娱乐休闲要求逐渐增加,家庭消费比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理念的变化,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乡风进步的同时,部分农民的消费观念产生扭曲。因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养成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参与健康的休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有利于形成健康、质朴的乡风。
1.4 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村村干净、户户干净,打造优美的乡村环境。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转变思想,使人们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不仅要改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还要做好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做到“美丽庭院、干净人家”。不断营造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2 天水市麦积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2.1 “十大文明行动”助力文明乡风
2020年,天水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深入推动“窗明几净”行动,净化美化家居环境;深入推动“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深入推动“垃圾不落地”行动,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深入推动“化解纠纷、和睦家庭”行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动“拒绝高价彩礼”行动,大力培育文明新风;深入推动“公筷公勺”,倡导践行文明餐桌;深入推动“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推动“礼让斑马线”行动,提高文明交通意识;深入推动“天水好网民”行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深入推动“今天我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等“十大文明行动”,掀起了“做文明有礼天水人”的热潮,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增强了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2 开展培育文明乡风营造脱贫氛围主题活动
2019年1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合力攻坚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振奋村民精神、改善农村面貌,大力营造扶贫必先扶志强智的良好氛围,天水市委、市政府以“培育文明乡风、营造脱贫氛围”为主题,以提振精神面貌、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户容户貌、丰富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真正帮助农民树立“想致富、会致富”的信心,推动贫困户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为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开展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现农村精神风貌好、乡风民风好、村容村貌好、庭院環境好,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3 形成麦积区乡风文明建设典型示范
2.3.1 风正、村美、民富的曹石村
近年来,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制定了曹石村美化绿化规划,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植树造林,消灭荒山秃岭,逐步将曹石村建设成一个生态文明村,曹石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争当“好孝子、好媳妇、好家庭”更是群众争相追赶的时髦。中组部更是将电教片《曹石村纪事》选入《向党的十七大献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百部电视教材》,献礼十七大,在全国播放,宣传风正、村美、民富的曹石村。
2.3.2 乡风文明浸润美丽乡村中滩镇蒲甸村
秦腔文化根植于三阳大地,深入到蒲甸村民的心中。为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麦积区中滩镇蒲甸村以党建做引领,革除陈规陋习,改造乡村舞台、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等措施,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推进文化融合,培育时代文明新风气,丰富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内涵,使整个村庄洋溢在一派和谐欢乐的氛围里,营造“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社会风气,真正把蒲甸村建设成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干劲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3.3 胡大村美丽风景如画
麦积区新阳镇胡大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2014年、2017年更被评选为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等。近年来,胡大村凝心聚力,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机遇,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通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逐步走上传统村落的可持续道路。
3 天水市麦积区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
3.1 确立新时代农民的思想观念
乡风文明如何建设,使农民正确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的思想观念是关键。要强化教育力量,在重视传统、普通教育的同时,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不断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农民人才,使其成为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加强法制教育,让更多农民学法、懂法,增强农民的法律观念。
3.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要实现文明乡风,前提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2]。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影响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只有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有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一方面,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有效链接,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农村就业环境,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3.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天水市历史悠久,已有
2 700多年的建城史和3 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是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天水市又是一个农业城市,农耕文化深厚,建设乡风文明应盘活天水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天水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多元化的发展之路[3]。
3.4 弘扬传统美德
改变教育理念,重视家庭教育,加强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摒弃恶习,让农民认识到改掉恶习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积极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深入开展如“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农民主人翁的意思,以创建文明村鎮为载体,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整治活动,让老百姓认识到村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居住地,更是心灵上的栖息地,只有将自己作为美丽乡村的建造者,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4]。
3.5 提高乡村生活质量
美丽乡村,重在建设,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体育健身运动设施建设等,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富有时代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积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不同节庆文化展演活动,用艺术形式陶冶农民情操。组织乡村艺术团体自娱自乐,营造出美丽乡村的新气象[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3-09(1).
[2] 刘保庆,陈雨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0(10):52-54.
[3] 高铭.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7):263-265.
[4] 张鑫,吕福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现实作用及实施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7):289-290.
[5] 任晓红,魏旺拴.城镇化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7):222-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