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方法与实践
2021-10-12王丽娟刘宁邓星吴陈
王丽娟 刘宁 邓星 吴陈
[摘 要]课题组针对专业英语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形式进行全方面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该教学改革方法实践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专业英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137-04
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由于其专业性强,基本上都是由相关专业的教师而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英语教学层面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1]。目前课堂上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延续了大学英语课堂的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1],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且缺乏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2]。另外,考核的方式同样单一,比较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文章的阅读和翻译,通常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听、说以及运用能力[2]。同时,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有不少学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清晰,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专业英语教材的学习内容往往是滞后于时代的。以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通常为计算机各个领域的知识概述,内容更新根本无法赶上行业的发展速度,无法涉及顶尖科技与产品[3]。
因此,为了实现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上这门课程的获得感,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创新和启发能力发展受限[3]。本次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整体上采用研究型教学与分组学习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20个学习主题,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领取该组的主题学习任务。
在课前,学生需要查找大量的英文文献并汇总整理成体系;在课堂上,面对本专业所有同学进行汇报,内容不但包括该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还包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汇报结束后进行互动和交流,最后由教师集中解答;在课后,每个小组还将对本组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将所学的知识、所分享的内容都固化下来,变成最大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通过阅读英文文献自主收集资料,自己看懂以后和组内成员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采用英文对精选的内容撰写多媒体课件,再回到课堂上用英文进行讲解与展示。该分组模式,提高了每位成员对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4],对学生思维、表达、自学、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次改革采用美国的全英文教材Computing Essentials,该系列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比较快,而且跳过了国内学者再翻译的阶段,内容相对更能紧跟时代。我们将该教材的章节内容细分成第1~10组主题,这些内容都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介绍,范围相对集中,是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学习的专业知识的英文版本,这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只需建立起内容之间的中英文联系,构建出英文的专业体系就好。每一个组都设置一名组长,由组长根据组员的学习兴趣分配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翻译是将英文课文翻译成中文,重点是将每组学习任务中的专业术语或词汇进行重点翻译,并将这部分翻译内容分享给全班同学,这部分的工作十分有助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其他教学内容的顺序也由教师团队多次讨论后进行了调整。其中,第1组的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本来这部分内容只是教材的附录,但是教师团队经过讨论,觉得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所以将这部分内容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分组学习内容,并且作为第1个学习内容。教材中第2章的内容为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第8章介绍的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内容。为了保持这两个章节内容学习的连贯性,将第2章设置为第8组的学习内容,第8章设置为第9组的学习内容。
第11~20组为扩展的学习内容。计算机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学习的热点,内容涵盖了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方方面面。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新更全面的内容,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团队在集体讨论后,在教材的内容之外,又精心挑选设置了10个热点问题,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云计算、物联网、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智能制造、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这些热点问题既有领域方向的,也有具体的技术的,还有行业发展的,可以充分覆盖到不同学生的专业兴趣。比如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这一组的学习内容,重点应该设置为对人工智能这一知识领域和应用现状的介紹,而机器学习是当前实现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法,这一组的学习应该以当前流行的具体机器学习方法和技术为主。
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为32学时,共有学生110人。分组学习模式和各组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采用组长负责制,每个学生固定到相应的分组中,同时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性格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在第1~10组教材内容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5],我们设置了课文内容翻译、重点词汇翻译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并讲授三类不同任务,前两个任务以文字工作为主,适合于英语水平较弱或者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每组最多设置3名学生;后一个任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可根据学习内容,设置4~8名学生。在第11~20组热点问题分组学习阶段,全部设置为多媒体课件制作并讲授任务,每组根据内容的多少设置2~4名学生。
三、考核形式的改革
为了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从第一堂课开始到学期末,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目标设立与达成、对团队的贡献度等各方面。
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过程性考评占50%,采取组内评分、组间评分和教师评分,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分组学习的任务,以及对其他主题内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其中,组内评分占35%,如表2所示,充分评价学生对于分组学习的贡献,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将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的完成度和对小组的贡献度这三方面进行评价;组间评分占35%,如表3所示,由各小组讨论决定每个组的综合得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将从各组对于主题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汇报展示以及对于其他组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帮助程度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分只占30%,尽量弱化教师对于分数的控制权,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重點考核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团队合作的紧密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三个方面,最高分仍然为5分,最低分为1分。
二是总结性考核,形式为纸质的期末考卷,占总成绩的50%。考卷内容涵盖了专业英语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来源于分组学习的20个主题学习成果,除了考核学生对本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外,还考核其对他组学习内容的掌握。这部分的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组汇报展示的参与度。题型包含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和翻译这五大题型,全面、综合地对学生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与评价。
四、改革效果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实践于4届学生,教学模式逐渐成熟,教学内容日趋完善,考核形式也更合理。
教师对于第1次课的准备非常重要。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知晓本门课程的总体安排,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学生最关心的考核方式,并根据20个主题内容,由学生自荐并确定20名组长,随后组长选定组员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组长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随后的分组学习阶段(第2~15次课),教师的任务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每次课程的介绍由相应的小组完成。从翻译内容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讲授过程中的效果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引导。同时,对于坐在下面的听众也提出问题,考核听课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分组学习中,因为每个人的任务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承担起自己这部分的职责。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收集、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并且要制作出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完全用英语脱稿在全专业同学面前讲解出来,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都表示收获巨大。
最后一次课上,进行书面考核。这个考核是对知识的基本考核,是基于能力的过程性考核的补充。学生不但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对于专业术语、基本知识也能充分掌握。
五、结语
此次专业英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连续4年学生评教,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都在整个学院中领先。课题组以计算机专业英语为例进行了教学改革,其他学科的专业英语课程也可以按照该模式进行改革,其可推广性较强。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强,吴朝霞.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2):120-122.
[2] 张弛,黄雪华.高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8):111-112.
[3] 崔海飞.“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英语翻译教学创新模式研究:评《农业专业英语》[J].中国食用菌,2019(11):40-41.
[4] 马常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20(3):111-114.
[5] 冯超,邰燕芳,李宗群,等.关于化学专业英语基础教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广东化工,2018(13):267-268.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20-06-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工程、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型《离散数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和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离散数学》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1-),女,江苏江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