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21-10-12王静
王静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不仅包含了抽象的计算、知识的理解运用,还蕴含着数学逻辑与思维。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挖掘教材,不仅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以逻辑思维解决,为其将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是学生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学生正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逐渐形成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对思維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小学学生的特点,加强思维能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素养发展。本文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基础,针对小学高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备课:把握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对一节课的把控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预判教学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好多种预案。
二、授课: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在随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
(一)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最能够迅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环节。首先,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既需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晰明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也需要学会倾听,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学生还需要明确个人思考结果与他人思考结果的异同。最重要的是,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并发散思维,积极探索所学知识,产生思维的碰撞。比起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彼此讨论、取长补短,更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度思考,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简化问题
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换一个角度思考,转换看待问题的方式。小学数学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题目问什么就求什么,学生在长期的解题过程中,形成了正向思维的模式,不进行多样的思考和转弯。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已相对丰富,教师要利用所学内容展开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能通过逆向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给学生出题:“甲乙两个杯子中的水一共是500毫升,将甲杯里的水分给乙杯50毫升之后,两个杯子的水量相同,问,在倒水之前,两个杯子里分别有多少水?”。按照学生思维,会设置甲杯里x毫升,乙杯里400-x毫升,再列方程求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既然目前两个杯子里水量相同,那应该均为250毫升。直接将乙杯里的水倒50毫升回甲杯,即为两个杯子最初水量。运用逆向思维,解题更快更准确。
(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小学数学逐步明确几何和代数两部分概念数形结合思想是几何与代数之间的桥梁,对数学综合学习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学习代数、利用代数学习几何。在相对抽象的代数知识部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数学符号和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信息;在涉及图形、图表等相关部分时,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等式关系,便于后续运算。
三、课后:注重思维能力的巩固与运用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学生自制力不强,一味进行题海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心理,教师可以适当创新,以新形式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计图彼此转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一张统计图。通过随机交换的方式让学生拿到其他学生的统计图,作业就是将这张统计图转换为其他统计图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拿到的是同学的统计图,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提升了完成作业的兴趣;又能够在转换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挖掘,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对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当把握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及小学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上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有的放矢、合理运用,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打造有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20,(4):88.
[2]刘利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0,(2):76.
[3]刘金萍.谈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小学数学基础教育[J].才智,20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