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对策研究

2021-10-12李全赵琪苏耀华

航空财会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商业银行

李全 赵琪 苏耀华

摘要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事关商业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确定位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既借鉴先进国际经验,又重视我国国情和发展经验、制度优势,科学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此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符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遵循正确评价原则,选择科学评价指标,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指引我国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高质量发展

DOI: 10.19840/j.cnki.FA.2021.04.001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下称《办法》)已改革完善并已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新时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前,财政部出台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是包含银行、保险、证券、其他四类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曾于2011年、2016年两次修订,其中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包括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四类,这一评价办法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绩效为核心的稳健经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将由重总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全面转变,商业银行在积极吸收借鉴国际主流经验的同时,也要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将贯彻国家政策和重大发展战略落实到位,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此办法在修订中将考核指标调整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类。四类指标权重平均分配,既考虑了实体经济运行中金融的高效发展,又兼顾了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

实际上,纵观全球,主流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评价会由于评级主体、评价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评价体系。从监管者的角度,往往更注重资产充足率和资产安全性,从商业银行内部经济管理绩效评价的角度,往往用经济增加值(EVA)、股东价值增加值(SVA)、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这些指标体系以及平衡记分卡来实现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这些考核更注重拉长对商业银行长期绩效的测度,更加强调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更加强调其对经济体总体的贡献,也更加注重对风险的衡量和防范。我国此次对《办法》的修订,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一次国际趋同,既包括经济增加值、资本充足率等国际通行指标,又结合国情、突出中国特色,该修订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过程中,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跃升。

一、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根据评价主体分为:由政府主导的监管性评价、由第三方主导的社会中介结构评价和由银行自身主导的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1],这三者的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均有明显差异。

(一)监管性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控制风险和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以美国为例,其三大联邦银行监管部门统一使用“CAMELS评级体系”对美国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和整体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各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资产质量、内部管理水平、最终收益、流动性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等各个方面。该体系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更为重视资本充足性和资产安全性以提高整体金融体系的安全性,而对各个商业银行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的考核处于第二位。根据这一体系,对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指标通过平均或者加权的方式赋予不同权重进行评价,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后得到各个银行的绩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分为经营健全、经营比较健全、经营不太健全、经营有问题和经营不合格五级[1]。

(二)社会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主要是由社会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的评价,由于评价的目标不同,因此评价体系、所选择指标与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绩效评价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作为独立性较强的第三方机构,其服务的对象和利润的来源是通过为投资者提供关于商业银行资信等级评估等信息,从而帮助投资者购买银行股票、银行债券等金融产品或者选择存款机构。而资信等级评估的核心在于风险评估,其实质是评估购买该银行股票或者债券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即投资可能承受的损失大小。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7月都会公布全球1000家商业银行的简要评估报告以及排名情况,这个排名是按照以一级资本为核心的一系列指标计算后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一级资本大小衡量的实力、以总资产衡量的规模、以银行资本/资产的比值衡量的稳固性、以税前盈利和真实盈利增长率衡量的盈利、以股权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衡量的业绩以及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等。穆迪、标准普尔、菲奇等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国际银行业定期进行信用评级,他们使用的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虽然有一定区别,但评价的主要内容都离不开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等[2]。相比较之下,穆迪公司的资信评级表现更为突出,该公司的信用评级体系结合各商业银行所处经营环境、所有制结构和管理架构、特许权价值、盈利能力、风险战略、资本状况和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等方面,评价各商业银行的长短期信用和财务实力等级,其评价指标设置更加契合银行经营实际情况,评价结果更便于投资者了解商业银行信用状况。

(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商业银行根据其经营目标,使用一系列指标对其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3],这既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借鑒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以成本绩效考评为主,以成本最小化为激励目标,以逐渐向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净资产利润率为核心,其它财务指标为补充的财务绩效考评体系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价值管理理论全面引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全面绩效考评体系逐渐建立并成为商业银行绩效考评的主要体系。

目前,从总体上看,国外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是以建立在经济资本基础上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以平衡记分卡技术实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但以盈利能力和利润增长作为考核的核心问题,按照考核目标将指标逐级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员工。例如,美洲银行就是按照地区、产品和部门(或者成本中心)对分支机构进行考核;花旗银行主要按照地区线条、区分前线和后勤这样不同的组织结构来逐级考核各分支机构;巴克莱银行最初的平衡计分卡从“客户、员工、公民、行为、公司”的多维度视角来考核其八项承诺的实现程度,进而调整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加拿大帝国银行在实施平衡记分卡时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发展特许权和管辖权五个方面考评分支机构和员工的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劳埃德对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以财务考核为主,该银行将各机构区分为“利润中心”或者“成本中心”,然后根据业务或者产品线将考核指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

可以看出,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基于不同的评价目标,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标构成不同的评价体系,差异比较明显。银行监管者关注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此更为注重的是资本状况、资产质量指标;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资信评级更重要的是识别风险,在其评价指标中更为重视资产质量指标,其次是盈利性指标;而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绩效评价重视短期利润和长期发展相结合,重视激励相容,因此其考核核心是盈利能力,既包括当期马上能够反映出来的财务盈利能力、各产品盈利能力,也包括虽然无法直接反映盈利能力但长期对商业银行盈利至关重要的一些指标,例如客户满意度以及能够反映行业与市场发展状况的一些指标。金融行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也与国际主流考评方法最为接近,尤其是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绩效考核,各主要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了以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记分卡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但我们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尤其是监管者考核体系。

二、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的演变

中国银行业70多年来历经曲折磨难,总体上经历了从追求规模扩张、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重视平衡风险与利润、注重监管与创新、强调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相应的其绩效评价模式也在主动吸收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理念和方法的过程中,经历了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相对单一考核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核模式[4]。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主体是以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因此其使命中必然要包括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积极追求高质量发展,这些要求都需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既要重视风险控制、稳定金融、经营效益的目标,更要重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的以及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从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来看,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颁布了第一个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4年,银监会颁布《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2005年,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操作指引(试行)》;2009年,财政部出台《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2011年5月,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2016年再次对该办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办法中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包括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和偿付能力四大类指标。而从各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办法来看,其基于内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存在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其绩效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也会各有侧重。监管主体会更加注重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而商业银行的绩效考评体系则以财务指标为主。

伴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基本都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VA)、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等价值核心指标,将经济资本纳入绩效考核,同时更加重视非财务性指标,但这些非财务指标更多的是战略执行力评价、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同时由于信息管理水平的限制,非财务性指标在执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现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重微观财务指标、轻宏观战略发展指标”的问题[5],没有非常好的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配合,没有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这和我国国情和国家赋予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期望是不符的,也不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宝贵传统。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金融工作“三位一体”任务;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6-7],而构建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心在构建现代银行体系,這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依据国家发展战略、依据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仍然过于注重各条线业务收入与利润贡献,往往忽略部门之间的赋能,进而忽略了银行整体发展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重视不够。原有的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办法中也只是将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作为加分项,无法体现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根本职能。这一点需要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加以纠正和引导。

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

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引,不管是从监管层面还是商业银行企业层面,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同时又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符合国际规范。原有的绩效评价办法更多的从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监管者的角度,重视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重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重视合规性和防范风险,因此评价指标上分为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等四个方面。而此次出台的《办法》在保留吸收原有办法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维度包括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等四个方面”[5],更为全面和完善,能够更好地指导商业银行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要务,既要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更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特色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将第一目标设定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的一个历史经验是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量快速扩张,银行业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金融泡沫化严重,银行业本身获取了超额收益的同时,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趋弱,这不符合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制度要求。究其原因,既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在不断国际化过程中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和疏漏,也有绩效评价体系和指标上的导向错误。

这就要在指标方面有清晰的设计,考核商业银行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将其作为商业银行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商业银行把自身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银行商业体系。因此,《办法》提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维度要包括“服務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并提出评价重点要放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情况”,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设置了“服务生态文明战略情况、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完成情况、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控完成情况4个指标”[8],既考察商业银行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力度和效能,也考察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微观主体的效果。十九大以来,党的重要会议和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服务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商业银行应该综合利用利率、创新等各种手段引导资金流向,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四个考核指标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完成情况,权重占比13%,占了该考核方面的一半以上,这反映了监管方要考核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降、面扩”的国家政策执行情况的要求,这也是服务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制造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目标的必然要求;服务生态文明战略情况要求要增加绿色产业信贷投放;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则是考虑商业银行通过不同渠道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情况[5]。这方面指标的设置适当提高了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鼓励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有助于更好实现普惠金融这一宗旨[5]。

(二)发展质量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焦点

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关系到长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经历了规模约束、盈利约束、资本约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基本按照商业银行规模大小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在第二个阶段开始向盈利约束下的增长方式转变,以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指标进行考核,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第三个阶段开始向资本约束下的增长方式转变,重视经济资本成本,注重价值创造[5]。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要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应涵盖全过程经营管理,过去单纯注重结果的考核是不够的,应从商业银行的综合发展质量入手,来进行系统考核。因此,从考核指标上,用“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利税”来衡量人均贡献,而不是仅仅用总量指标来反应资产管理水平;用经济增加值而不是经济利润率来衡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情况,这与国际商业银行评价体系更为趋同。

从中长期来看,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需要打破商业银行的相对垄断经营,在银行业重塑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帮助其实现商业银行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需要主动变革运营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推进体制变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主动对接中小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消费新业态形成,在普惠金融机具投放、网点布局、信贷产品创新等方面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当然,发展质量还取决于团队和业务的综合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健全人力资源发展体系,并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动态优化调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规避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系统误区修补困难等问题,推动业务综合发展。

(三)风险防控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底线

风险防控始终是商业银行监管的重要主题,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是我国银行业的根本底线。从2003年中国银监会挂牌成立后,对各商业银行加强了规范性建设,涉及流程再造、技术、数据和信息公开、法治等各个方面,对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银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6-7];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金融风险列为2018—2020年的三大攻坚战首位[6-7],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防控金融风险的政策和措施。因此,风险防控也是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底线,这一点不管是国内商业银行还是国外商业银行都是相似的,此次出台的办法从五个方面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与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MPA的考核要求互相补充,提高了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同性。

(四)经营效益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重心

经营效益的考核也是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办法》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分红上缴比例3个指标进行评价,突出了作为出资人的职责,强调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负担的责任,强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始终是财政部门考核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点和底线要求,这样更有利于做优做强国有金融资本。在新发展格局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来源要转向创新,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要落脚到经营效益上、以经营效益为考核重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5G技术、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货币等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传统金融业务将被颠覆式重塑,金融科技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尽快转型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应对挑战,过程中通过绩效考核推动其创新发展是财政部门需要积极推动的重要管理手段。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同时,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在开拓新市场、带来展业方式革新、节约内外部沟通协调成本和中介费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人力资本、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的变革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和经营绩效。因此,对于出资人而言,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渠道创新都应该以提升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目标,这一点也应该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AFA

参考文献

[1]孙婧.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 2009(3):50-55.

[2]李建军.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J].金融论坛,2004(1):37-43.

[3]韩明,谢赤.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9(3):106-118.

[4]丁芳伟.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博士论文,2013.

[5]黄亦炫.强化服务国家宏观战略导向突出高质量发展理念[N].中国财经报,2021-01-19(05).

[6]王国刚.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J].管理世界,2009(7):15-25.

[7]王国刚.中国金融70年::简要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7):4-28.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EB/OL].(2020-12-15)[2020-12-15].http://jrs.mof.gov.cn/gongzuo‐tongzhi/202101/t20210104_3638904.htm.

(审稿:王秋红编辑:冯金玉)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商业银行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