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党建工作浸润家国情怀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2021-10-12方国东
突发公共事件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党务工作运行机制失灵、大学生理想信念遭受冲击、学生组织教育管理举措薄弱的挑战。应将家国情怀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将家国情怀教育前移至突发公共事件之前的常规教育工作中,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时无缝连接党建工作,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具体可通过搭建“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构建家国情怀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一岗双责”育人模式等途径来实现。
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别。[1]政府和人民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高度重视、紧急处理和妥善善后,否则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将学生党建工作合理安排、有序组织、高效推进,将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次“大考”。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党建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掌舵手,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党员的战略基地。在常规时期,党建工作处于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党委、专职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长期狠抓党建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然而,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和破坏性特征会使高校党建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具体可导致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党务工作运行机制失灵
部分突发公共事件会导致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线下党务工作(如各类党支部会议、发展党员工作等)均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目前基层党支部的各类会议记录依然采用传统的书面记录形式,发展党员工作全流程均要求面对面操作且各项过程性材料未能实现无纸化存档,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这些制约将是党务工作制度上的盲点。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致使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异常的背景下,线下党务工作运行机制将会失灵,对党建工作的制度、技术、人员三方联动的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遭受冲击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应对机制的滞后性、负面舆论的传播、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综合因素会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制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可预知性,政府的应对机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代互联网环境下,多中心的媒体环境会产生“信息海啸”,大量负面信息或网络谣言会淹没主流渠道的信息传播。此外,部分突发公共事件会加剧我国巨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只注重个体发展和短期利益的部分应届毕业生对国家发展前景的不自信。上述综合因素会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塔西佗陷阱”,即对于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危机,进而会冲击甚至动摇这部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人才培养和工作成效造成困境。
(三)学生组织教育管理举措薄弱
影响高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突发公共事件会连带导致学生组织职能瘫痪,进而使高校对学生组织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组织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活跃度较高,因此学生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导致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突发公共事件,会造成学生组织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线下活动基本全面停滞,无法正常发挥学生组织的职能。在此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早期,高校往往会缺乏对学生组织的工作指导和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引导,凸显了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党建工作在学生组织教育管理举措上的薄弱性。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党建工作
浸润家国情怀的价值意蕴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三个基本的内涵特征。家国情怀是把“家”与“国”的关系看成是一个整体观念,使得个人意识服从社会意识、服务于共同体利益。[2]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将家国情怀融入进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强化集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最终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更是从育人工作的角度深刻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高校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育人实践过程中,以家国情怀教育为抓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坚定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对中外政治体制的有效检验,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强大组织力和高效执行力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诠释了“家”与“国”的紧密联系和内在逻辑——“家国同构”,没有集体强大的“国”就没有个体温馨的“家”。高校将“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教育贯穿于党建工作中,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坚定大学生对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為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内源性保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即构建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十一类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3]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树立“共同体意识”——个人意识服从社会意识、服务于共同体利益,亦即集体意识和公民意识。我国政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正确指导下,以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反观西方国家,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人民往往会将个人主义、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凌驾于“总体国家安全”之上,以惨痛的代价验证了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三)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文化基础
民族凝聚力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部力量,更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发动人民群众力量战胜困境的重要“催化剂”和强大“引擎”。高校党建工作向大学生传递和输出的“仁爱之情”这一家国情怀的重要内涵,是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础。仁爱之情是超越个体利益的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爱之情,是家国情怀的内在驱动力。[4]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号召学生党员捐款援助救灾一线,发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群体和家庭成员中宣传救灾和自救知识,积极报道救灾一线的学生党员和志愿者先进事迹,能够充分教育引导和宣传展示大学生的仁爱之情,可以有效凝聚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理、社会的和谐稳定、学生的健康安全、党员的信念教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党建
工作浸润家国情怀的路径
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开展应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特点,善用网络平台、学生课堂、学生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将家国情怀教育前移至突发公共事件之前的常规教育工作中,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时无缝连接党建工作,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
(一)搭建“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应逐渐将线下党务工作转移至“线上”,开发高校党建工作APP,搭建浸润家国情怀教育的“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基于“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开展线上党支部大会、支委会、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传统的线下党务工作,并配套开发家国情怀视频讲座、党的理论知识在线学习及阶段性考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直播、党支部工作阶段性反馈评价等有利于党支部发展和党员综合能力提升的线上功能。对于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入党申请人谈话、入党积极分子季度谈话、思想汇报、党员群众座谈会等均可在线上开展并做会议记录,防止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党务工作运行机制失灵所导致的发展党员工作中断。“云党建”智能工作平台的线上会议记录和谈话记录等重要资料应授权支部委员会(支部书记)及时下载并打印存档,防止因网络或系统故障而丢失相关重要资料,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党支部工作新模式。
(二)构建家国情怀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纲领,根据家国情怀的三个基本内涵特征——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基于四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构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家国情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批判性思维、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该课程体系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党校课堂中均发挥实效作用,课程密度和知识深度应在上述三类课堂中逐渐递增。尤其在党校课堂中,要以党员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生涯贯穿式的家国情怀教育和实践锻炼。
(三)创建“一岗双责”育人模式
高校应以学生组织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将家国情怀深度融入学生组织文化中,扎根大学生群体全方位部署和开展党建工作。根据不同学生组织文化的特点,细化家国情怀的同义表达,设计、组织并开展基于家国情怀的学生组织品牌活动,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国情怀教育。重点培养和关注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党员,创建“一岗双责”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党员的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双肩挑”。内部责任要求学生党员自身要有坚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政治立场,外部责任强调学生党员要负责学生组织成员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高校应引导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勇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组织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外,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以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鼓励和宣传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各学生组织中树立先进典型,讲好学生身边的故事,以榜样引领和朋辈教育的形式开展好高校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兴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4]杨清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兵团党校学报,2016(03):60-66.
[3]熊光清.为什么要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J].人民論坛,2017(21):38-40.
作者简介
方国东 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