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疗效研究

2021-10-12肖都盼陈立永边旭朝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神经元

肖都盼, 陈立永, 边旭朝

定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二科,河北 定州 073000

多数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伴有较剧烈的疼痛、频繁呕吐、多汗、体温异常以及意识障碍的症状[1-2]。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常出现神经认知障碍,并有较高的病死率[3]。作为三维重建技术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能有效监测颅内动脉瘤变化[4]。有研究报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用于动脉瘤血管内手术治疗,可极大的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5]。本研究旨在探讨DSA监视下行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54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n=27)与观察组(n=27)。纳入标准:经磁共振造影、CT血管成像或DAS检查确诊为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均为首次发作,且发病时间未超过72 h。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者;合并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者;合并夹层动脉瘤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终末期疾病者;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常规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58.5±8.6)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8.2±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纤溶(止血芳酸)、脱水(20%甘露醇)、防治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DSA监视下行GDC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给予全身肝素化治疗。置入6F导管鞘插入5F造影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DSA,观察动脉瘤部位、形状、大小、瘤顶指向、瘤颈状态及载瘤动脉位置。于患者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更换6F引导管,选择适宜微导管在微导丝引导下置于动脉瘤腔内近1/2~1/3处。根据瘤体大小,选择适宜直径、长度的GDC,通过GDC控制系统,将GDC逐个推送进动脉瘤内并通电解脱至完全栓塞。栓塞置入成功后,拔除导管鞘,穿刺点采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中定时补充肝素,术后不中和肝素。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若无活动出血则不需止血治疗;常规腰穿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给予尼莫地平、罂粟碱等解痉挛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14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和仪器操作进行。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6]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总分为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当NIHSS评分>15分为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治疗14 d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7]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患者实际能力为依据,不以患者可能具有能力为依据,分数越低日常功能缺陷越严重。治疗后半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8]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GOS评分≥4分为预后良好,并计算预后优良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脑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预后优良率=预后良好患者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MP-9、NSE水平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MMP-9、NS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MP-9、NSE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NIHSS、MBI评分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MB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MBI评分比较评分/分)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92.6%(25/2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5.6%(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各1例,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各2例;观察组发生脑积水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脉瘤破裂前,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一旦动脉瘤出现破裂,治疗风险增加且预后差。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多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较为重要。GDC栓塞治疗凭借安全、微创、有效等特点,对降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独特意义,但GDC栓塞治疗需辅助适宜工具,帮助定位动脉瘤位置[9-10]。DSA检查可准确定位急性破裂性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11]。GDC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弹簧圈填塞的致密性,若出现弹簧圈填塞不致密,造成瘤内血栓脱落,会导致正常脑血管栓塞。

MMP-9是脑组织损伤中敏感度较高的指标,在动脉瘤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12]。NSE为细胞内蛋白质,常在神经分泌细胞以及神经细胞中分泌。当脑组织受到损伤时,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使神经元NSE分泌到脑脊液以及外周血中[13]。NSE表达水平与神经元受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4]。有研究报道,TNF-α、IL-6的异常表达可导致患者血管炎症反应加重。TNF-α能引发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IL-6能调节免疫应答,促进患者炎症反应[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DAS监视下行GDC栓塞治疗的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MMP-9、NSE、TNF-α、IL-6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常规内科治疗患者,而MBI评分高于常规内科治疗患者,表明GDC栓塞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蔓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DSA监视下的GDC栓塞对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脑组织、神经元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日常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神经元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