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四方竹韵”壶蕴含的竹文化与造型审美艺术

2021-10-12张万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竹韵竹节竹叶

张万敏

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都酷爱竹,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竹子的聚集性非常强,像宜兴水域丰富,土地肥沃潮湿,海拔不高,所以山上生长的大片植物都是竹子,大片的竹子给人带来清凉,净化空气;到了冬天,大学压枝,竹枝顽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竹子一般都生长在土壤之中,土中有时怪石嶙峋,竹子顽强的性格可以将石块捅破,破石而出,可见竹的冲击力与顽强的性格,处处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今文人与百姓都喜欢把竹拟人化,把竹称之为“君子”,竹丝毫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质给人启发;竹的造型形态也可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瘦骨嶙峋的清风之感,这些都是人们向往、不断追求的美好品质,都一一出现在竹的身上,由此人们就特爱用竹来比拟,希望人们都可以拥有如此美好的人格和品质,这也是竹文化这么多年来受到人们推崇和喜爱的原因,也真是竹文化的核心。

竹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在创作上都喜欢用竹这一主题来进行创作,古代有许多文人都喜爱以竹入文,写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词歌赋,来抒发心中对竹的崇敬,直至如今也是如此,关于竹元素的紫砂或工艺品也层出不穷。宜兴不仅是竹的海洋,也是陶的古都,紫砂文化与竹文化的互相结合显得特别顺理成章,紫砂匠人在用心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又非常巧妙地以竹入壶,互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关于竹的紫砂壶。紫砂“四方竹韵”壶从取名就能看出这是一件结合了竹文化的一把紫砂器,这把壶以竹入壶,以艺术的审美去塑造成型,将竹文化表达得更独具匠心。

这件紫砂“四方竹韵”壶整器上窄下宽的四方型,中间用竹节线条作为风格,就仿佛是形如腰线,方器的壶型让这把壶更显挺拔与硬朗,壶嘴是用了四段竹节的湾流设计,线条流畅,方中带圆与整体的壶型做出了呼应;壶把与壶嘴遥相呼应,同样也是利用四段竹节做成了线条修长纤细的耳形壶把,与壶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粗一细,更有视觉的冲击感;这件作品的壶钮是采用了一个四方形的立体壶钮矗立在微微鼓起的壶盖之上,口盖内嵌严丝合缝,整器的上半部分方中带圆,线条圆润饱满,把竹节与竹的形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感。壶中的腰线上用了竹叶作为点缀,泥色与整器的颜色也大有不同,也是为了能够突出竹叶的点缀,形成对比,注重主次的同时也不让这竹叶暗淡,竹叶的贴花装饰把竹叶的灵动飘逸表现得非常生动,紫砂匠人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这把壶打造得更加有韵味,一边品茗,一边赏壶的同时也可以品竹玩味,把竹子的艺术文化也品味其中。这把紫砂“四方竹韵”壶给人一种简洁有力,端庄沉稳、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展现出了文人气息,把整件作品塑造得挺拔有力,大气端庄,壶身的几片竹叶装饰可以说是整器的点睛之笔,搭配自然和谐,灵动生气,把竹子这种优美怡然之感展现得更加有神韵,也将竹的美好寓意展现得一览无遗。

紫砂文化的艺术风格虽然传统,但是强烈鲜明,这样的艺术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塑造出来的,是代代紫砂匠人技艺与创意的积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紫砂艺术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想要将紫砂艺术发展得更加独具一格,也是我们每一位紫砂匠人要不断进步与探索的,我们不仅要加强与进步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要求,同时也要不断吸收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经典,互相融合加入新的创意,与时俱进,才能让紫砂文化与紫砂艺术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竹韵竹节竹叶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蜀南竹海竹韵天下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竹节人”中说“趣味”
Outpatient telephonic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mproves survival in cirrhotic patients
转过心里的那道弯
山居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