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转化思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10-11陈彩琴
陈彩琴
摘 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巧妙运用转化思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更巧妙的解决数学问题,本文对如何巧妙运用转化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转化思想;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转化思想就是用一种学习方法潜移到另一个问题中解决问题,使难懂的问题转化简单的问题,进而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利用一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更为灵活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出相应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在运用转化思维进行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对学生掌握转化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小明的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5.6元,问小明的妈妈需要付多少钱?借助这样的情境,小学生再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可以列出算式5.6×5。虽然学生们初次接触这类的问题,但是在生活情境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们想到几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有的学生列出5.6+5.6+5.6+5.6+5.6=28;有的学生则通过拆分的方式,把5.6分成5+0.6之后再分别与5相乘,最后算出结果;还有的学生直接把5.6化成整数乘以5,算出结果后再除10。在学生运用各种方式算出结果后,学生们能初步感悟到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刻地探索小数乘法与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关系,结合现实情景可以将5.6元乘以5转化成56角乘以5,结果等于280角也就是28元。并借助竖式计算观察发现,先把5.6看成56相当于把5.6乘以10那么要使原来的积不变,就要把结果除以10,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分析数学知识,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引领学生发现总结方法,得出解决新知识方法,借力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渗透知识迁移,提升数学能力
通过对当前的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数学知识中的每个知识点之间有着较大的关系,新的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进行解决。在数学教学中,当需要解决一些难度相对比较大的问题或者逻辑性的很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转化,通过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就可以解决新的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巧妙地使用转化思想可以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节数学知识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首先是借助格子图,让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说说在数格子的过程中是怎样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方法?之后问学生如果没有格子可以数面积时你该怎么办?你是否可以借助刚才数格子的经验,动手操作,借助拼接、移动和剪裁的方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观察他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学过的图形长方形,[1]之后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关系,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存在等价关系,这样就可以顺利的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中运用转化思想能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但可以让学生迅速的掌握到新知识,还巩固了学过的旧知识。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懂得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联系,利用学过的知识,顺利的解答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转化复杂为简略,转变解题方式
解答数学问题是小学生学习中最难问题,随着当今课程不断改革和发展,这也为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些数学题目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但是在实际的解答中,即便命题复杂,也是建立在数学知识的范围内。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不知道怎样思考,是因为他们缺乏靈活的数学思维,读题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看到难以解答的问题会选择逃避,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解题中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题意,进而帮助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巧妙利用转化思想把题目中重要的信息进行转化,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很好的找到解题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就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解答,在[2]学习异分母的的加法和减法,并且在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将新知和旧知识进行转化,提高学生的转化思维和推导能力。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中,大部分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计算方式能够掌握,然而对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的不能深刻地理解,就导致学生们在解答关键问题中产生混淆,有的学生会出现将题目中的不同分母的分数之间相加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借助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那么当他们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我们已经懂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能否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呢?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知识间的转化,提高学生转化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化抽象为直观,提升数学思维
大部分小学生在碰到数学典型例题时,会受到其中许多知识的困扰,致使在解题中出现混乱,理不清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降低解题的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动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图,使数学题目变得更为简单,如此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转化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的数学知识中,要想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巧妙使用转化方法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小红的妈妈购买了5个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几个?小红妈妈购买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几个?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经常不容易理解,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的直观图。比如让学生画出5个或10个苹果,而每人分得是5个或10个中的1份,由此可以让学生正确的理解的意义。这样就是让学生将较难理解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转化思想是最为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化抽象问题为直观形象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振静.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4}(04):93.
[2]董鑫.转化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4}(01):16.
[3]张运梅.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试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4}(14):91.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中心开放课题:《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KCX20200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