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风险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1-10-11巫小林
巫小林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进行融资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被激发,则会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就国有企业内部融资风险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并从中探究出一些创新渠道,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风险;创新路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发展同步,在新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使得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为以后的资金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经济活动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展开,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时期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国有企业融资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一、国有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新常态,各个产业和各个领域都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新局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国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逐步的显现出来。首先,基于新常态的大经济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脚步开始放慢,并且对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使得企业的成本不断提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考验和较大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利润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35%的企业经营者都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其次,国企的融资条件较为单一,具有约束性,融资路径也较窄,出现了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为其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使企业停滞不前。在以往的融资过程当中,首要选择就是银行,这就使得融资路径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再加上国家对金融行业的大力整顿,限制了私人投资进入融资市场的权利,使得融投资渠道变窄,投资方式也长期的处于单一状态。
二、国有企业融资风险
(一)负债规模较大
基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的融资情况和存在的风险系数来分析,企业的负债规模相对较大。在国有企业实际发展时,需要拥有充足的资金作为相关活动顺利展开的保障,因此,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要进行融资,与其他企业或是相关融资机构进行合作,进而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出现负债的情况,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我国国内的国有企业负债率超过了80%,致使其出现“小财政、大城建”的情况。
(二)治理结构不完善
治理结构不健全的情况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是较为常见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在大多数的企业内部都缺乏对相关融资管理体系的改革和整顿,在融资时没有专业性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出现,徇私舞弊更是屡见不鲜,结果就是企业在融资活动中作出与自身实际情况不符的判断和决定,加大了融资的风险,提高了风险系数。国有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融资的风险加大。少数的国有企业把融资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融资后并没有对主营业务进行发展扩大。所以,大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和优质的资产,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资金链断开,对企业后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融资方式和渠道较为单一
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现有的发展情况来看,资金的流向过分依赖决策者的判断,而决策者一般都会把企业大部分的资金投放在产品的研发当中。因此,在面临企业风险的时候,就会使得调动的资金严重不足。所以,就会导致企业投资形式结构较为单一。在市场竞争中或是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当中,不能采取有效的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向融资和借贷的渠道,导致企业的融资领域更加狭窄和单一化。
三、国有企业融资创新渠道
(一)引入新的融资方式和手段
政府、国有企业和其他的民營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的关系所形成新的融资方式称为PPP融资模式。基于这种模式之下,国有企业可以与民营企业进行充分的合作。在合作期间,双方共同承担融资风险和融资责任。这种方式可以对风险进行更好的管理,对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进行良好的分配,加强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营企业的不断进步,实现了二者的双赢。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把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交给民营企业管理,由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全权负责项目后期的运营与管理工作,项目所有的收益归民营企业所有,这种方式称为TOT模式。不但可以让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实现双赢,还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内部融资的风险系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一举两得。
(二)健全治理机构和风险预防机制
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若是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正常融资工作运作产生影响,也会大大提高融资管理人员在融资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的频率。所以,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融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进定期的考核,加大管理力度,定期为相关的管理员进行培训,使其对融资活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发判断失误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要提高对员工的管理强度,明确责任制度,促进其融资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保证企业可以引进与其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融资模式。另外,国有企业的内部也要积极聘请一些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的先进人才,提高管理者自身的融资能力,使其企业内部的融资更加的专业化,为融资工作的顺利展开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提高它的综合服务能力,这样才会从源头上防止融资风险的出现。
(三)提高资本的科技运作力度
一个企业在建设和发展时期,要不断充实自身的实力,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使得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可以协调发展,建立提高企业创造力的产品研发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者要树立全局观念,并站在科学的角度进行规范化观念,对科学技术对企业经济效益与融资风险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培养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研发奠定强大的人才支持。除此之外,企业自身还要对现存的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充分利用,进而形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风险的核心技术。
(四)拓宽和创新融资渠道
国有企业要不断地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可以是直接融资,也可以是间接融资。比如,融资租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银行信贷等途径,使融资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其中,企业把一部分的所有权进行出让,来获得一些新的发展资金的金融服务是股权融资,它有着股权利益分配灵活、风险易分散以及较好的稳定性的特点。企业的债券融资主要有项目债券、收益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以及定期债券等,发行主体不具有局限性,不只是局限于股份公司,而且,融资的成本较低,风险系数低,在使用上的约束性也少,在政策上的受限程度也较低。但是,它自身也有缺点,它有着固定的到期日并要进行定期的利息支付。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重股轻债”情况,这与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是相反的,基于这种情况下,要想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资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组成环节,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起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与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目前的国有企业融资情况来看,政府正在对融资平台进行不断地规划和完善,致力为国有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和陷阱,促进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红霞.国有企业融资风险与创新路径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12):39-40.
[2]陈洁.国有企业融资风险与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345.
[3]梁晓仙.国有企业融资风险与创新路径研究[J].消费导刊, 2019, 000(043):210.